简介:(浙江宁波市鄞州区鄞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宁波315151)摘要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采用交锁髓内针固定进行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男59例,女34例,年龄分布为37.5±12.7岁。闭合性骨折为57例,开放性骨折为36例。受伤后至手术时间为7.1±3.7d,分布为8h到16d。交通伤为64例,高处坠落伤为16,运动致伤为10例,摔伤为3例。结果随访时间为8~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3.4±6.7月,骨性愈合为87例,3例为延期愈合,3例为骨不连,优为51例,良为37例,中为4例,差为1例。优良率为94.62%。3例延期愈合的患者二期清理骨折端软组织和进行自体植骨后半年均愈合。骨不连患者经把针后再采用扩髓闭合穿针治疗后8个月均痊愈。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较好,应加强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时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髓内固定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期间因股骨粗隆间骨折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有80例纳入本次研究。将其随机编号均分2组,对照组在治疗中采取股骨近端锁定板内固定术,研究组在治疗中采取PFNA髓内固定术,重点比较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研究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较高,X²=4.5006,P<0.05。结论: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施以PFNA髓内固定术治疗可有效改善其髋关节功能,建议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手术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5月至 2018年 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7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其分成髓内固定组(观察组)与髓外固定组(参照组),每组 35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 Harris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对软组织的损伤、住院时间相等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 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通过两组的数据对比,髓内固定治疗疗效相对好于髓外国定治疗,具有良好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髓外固定股骨近端接骨板(PFP)及锁定加压接骨板(LCP)辅助双植骨头钉孔道内松质骨、异体骨混合打压植骨及骨不连断端结构植骨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髓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下肢病区收治且完整随访的21例股骨转子下骨折髓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资料。男15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52.3岁(27~65岁)。骨不连类型:萎缩型18例,缺血型3例。患者骨不连手术与骨折初次手术的时间间隔平均为10.3个月(9~13个月),骨折手术均采用髓内固定(PFNA):闭合复位10例,切开复位11例(其中钢丝捆扎8例)。骨不连均采用髓外固定(PFP+LCP)辅助双植骨(头钉孔道内松质骨、异体骨混合打压植骨+骨不连断端结构植骨)治疗。术后12个月采用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21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1.4个月(10~1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术后骨不连均获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2个月(4~6个月)。1例患者术后出现皮下血肿,再次行清创术。术后12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为85.7分(84~92分)。结论PFP接骨板能够有效纠正内翻畸形并坚强固定,LCP接骨板+皮质骨结构植骨能够提供内侧力学支撑,松质骨+异体骨混合打压植骨能够有效增加头钉孔道内骨量,增加近端螺钉的把持力。该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骨折愈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能获得较好的髋关节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PFNA与DHS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3年0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组给予髓内固定系统与髓外固定系统治疗,统计各组患者手术耗时、出血量以及术后治疗时间、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通过临床Harrris法评估各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耗时、出血量以及住院天数、骨骼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髓内组患者术后有7例出现静脉血栓、髓内翻以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17.9%)显著高于髓外组(0.0%),且Harrris评分为(83.4±12.1)分,明显低于髓外组(91.1±9.6)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髓内、髓外固定系统均能较好的固定骨折部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髓外固定系统可以较好地降低并控制术后并发症情况。
简介:摘要:探讨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实施偏心固定或者髓内固定治疗的方法,临床成效的对比。方法:本项目实验课题拟以本院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为整体研究对象,选择2022年5月-2023年2月住院的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病人30例,对照组病人30例,对照组给予偏心固定治疗,实验组给予髓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对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了不同治疗干预后,通过对实验组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住院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实施髓内固定治疗,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当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半髋关节置换术、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治疗的患者40名为对照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40名患者为观察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疗效和各种指标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短,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或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为PFNA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2组对比差异较小P>0.05,失血量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引流量、负重活动时间观察组少于/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2.94%、11.76%,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价值高于PFNA,前者的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率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效果。方法:挑选本院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内临床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以就诊资料为研究主体共计68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成两组,常规组纳入34例,实验组纳入34例。常规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实验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Harris评分。结果:相较常规组,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但无明显差异,P>0.05。相较常规组,实验组Harris评分更高,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安全性均较理想,后者更能加强关节功能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浅谈松牙固定术。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牙齿松动是牙周炎的常见症状之一,轻度松动的牙齿在进行系统牙周治疗后可恢复稳固,而重度松动的牙齿就需用牙周夹板固定,将松动牙与稳固的邻牙连接起来,形成新的咀嚼单位,充分调动基牙的牙周组织潜力,使其类似于多根牙平均分配咀嚼力量,来抗衡相对合力过大,以利于牙周组织的愈合;还可利用根管—骨内种植术固定松动牙,将特制的金属桩钉通过根管植入牙槽骨内6~10mm,相对延长牙根,改善根、冠比例,达到固定松牙的目的。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临床股骨干骨折(A、B型)行急诊与择期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30例股骨干骨折并进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依据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择期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则急诊进行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隐性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临床择期予以股骨干骨折患者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急诊进行治疗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的效果,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骨折复位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7例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4~9岁,平均6.2岁。左侧4例,右侧3例。SeinsheimerⅡA型1例,ⅡB型3例,ⅡC型1例,ⅢA型2例。7例患儿均应用股骨骨折复位器行闭合复位后,使用弹性髓内钉固定。观察闭合复位成功率,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4周根据Beaty影像学标准评定早期疗效;末次随访时依据Flynn评分标准评价术后患肢功能。结果本组7例患儿应用股骨骨折复位器闭合复位均获得满意效果,并顺利置入弹性髓内钉,骨折固定稳定。手术时间28~55 min,平均36 min;术中出血量5~15 mL,平均8 mL;住院时间3~5 d ,平均4 d。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22个月。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0周,平均7.2周。术后4周根据Beaty影像学标准评定早期疗效:7例患儿均为满意。末次随访时按Flynn评分标准评价患肢功能:优6例,良1例。结论股骨骨折复位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操作简便,闭合复位成功率和复位质量高,内固定稳定且可有效维持骨折对位,并可减少术者放射暴露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髓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下肢骨折的效果观察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应用髓外钉板固定术治疗,实验组给予髓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14.92±3.57)d、骨折愈合时间(7.89±1.53)d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出血量(96.38±4.39)ml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心理情绪(9.12±0.82)分、活动能力(8.99±0.63)分、自理能力(8.26±0.42)分、社交能力(8.11±0.8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应用髓内固定术治疗可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降低出血量,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胫骨髓内钉联合腓骨钢板治疗同平面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术中优先复位固定腓骨与胫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58例同平面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资料。男38例,女20例;年龄20~65岁,平均40岁。左侧30例,右侧28例。骨折AO分型:42-A型27例,42-B型18例,42-C型13例。根据术中采用的不同复位固定顺序,将患者分为2组:腓骨组33例(腓骨优先复位固定),胫骨组25例(胫骨优先复位固定)。胫骨骨折采用髓内钉固定,腓骨骨折采用钢板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胫骨闭合复位率、髓内钉动力化率、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7.2个月)随访。腓骨组手术时间为(96±15)min,较胫骨组(116±19)min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胫骨闭合复位率腓骨组为84.8%(28/33),胫骨组为60.0%(1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髓内钉动力化率、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髓内钉联合腓骨钢板治疗同平面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效果良好,当骨折线位于胫骨非狭窄段时,术中先行腓骨复位固定有助于胫骨的复位和置钉,能提高手术效率,但并不增加骨折愈合时间,较先行胫骨复位固定更有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羟考酮联合静吸复合麻醉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并择期行PFNA内固定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静吸复合麻醉,43例)和联合组(羟考酮+静吸复合麻醉,43例)。对比2组患者麻醉药物使用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苏醒时间;及2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麻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麻醉药物使用量、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麻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羟考酮联合静吸复合麻醉能够缩短苏醒时间,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且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