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道德对人的行为是一种“软约束”,缺乏强制性,要解决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只靠道德主体的自律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法律的约束。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对他们进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教育,培养其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让他们把环境保护理念带进未来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是高校法律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
简介:在"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民族问题解决必须走法治化道路,而宪法规范层面的回应则是法治化的核心。"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解决的宪法规范回应必须以相应民族问题解决的宪法原则为基础,并结合宪法规范的结构对相关的宪法原则进行具体化,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实践的民族问题解决的宪法规范体系。
简介:民办高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公办高校部分领导可打破行政职级,教育规划也具有法律效力……这些创新做法不是哪位领导心血来潮的大胆尝试,而是将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具有强制性和延续性。
简介: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育体制改革,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领导体制,即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而这一领导体制的确立和贯彻执行有它的政策依据和法律依据。
简介:本文认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党政关系,应实行党政分开。党的政治领导权是权利而不是权力;党与国家机关的关系实质上是党通过国家机关,依法将党的主张转化成国家意志并由后者执行的关系;党政不分有悖法理。要实行党政分开,根本的途径是立法规范党与国家机关的具体关系。文章还从立法应遵循的原则、应确立的基本制度及立法途径三个方面,对规范党与国家机关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构想。
简介:本刊围绕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大学章程建设”,专访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黄兴胜同志。黄兴胜说,国家全面推动大学章程建设,一是落实党的十八大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教育法律法规的需要。二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需要。三是转变政府职能、落实高校依法独立办学地位和办学自主权的需要。
加强环境保护法规教育是高校法律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
论“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解决的宪法规范回应机制
即将实施国内首部地方性高等教育法规 上海立法促进高等教育发展
从两个纲领性文件法规看中国高等教育的领导体制
立法规范党与国家机关的具体关系是解决党政不分的根本途径
大学章程与大学治理现代化——专访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黄兴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