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方法:将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给予不同的干预因素,术后第7天,行双侧下肢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了解DVT形成情况及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中DVT阳性例数分别为3例、7例和12例。近端DVT的发生率分别为3%、12%、28%,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低分子量肝素结合足底和下肢静脉泵法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腿/血液供给 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环跳穴联合康复训练改善社区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社区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每组患者均给予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针刺环跳穴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8周分别运用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进行肌痉挛评定和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进行下肢运动功能评定。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8周后,改良Ashworth评分和Fugl-Meyer评分为(2.45±1.18)和(27.54±6.04),与对照组患者治疗8周后(3.06±0.63)和(23.27±5.87)相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治疗8周与治疗4周比较,改良Ashworth评分和Fugl-Meyer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下肢运动功能康复,针刺环跳穴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且康复效果与治疗时间呈正比。

  • 标签: 社区脑卒中患者 环跳穴 康复训练 下肢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腰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下肢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下肢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腰硬联合麻醉,实验组采取连续腰麻。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麻醉前与麻醉后(5分钟)的SBP、DBP、HR。结果两组患者的多项手术情况均基本相同,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整体麻醉效果均较为理想,麻醉后5分钟时,常规组患者的SBP、DBP、HR波动较大,同时和实验组相比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腰麻更加适用于老年人下肢手术中,临床效果更加理想,同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连续腰麻 腰硬联合麻醉 老年人下肢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苷肌肽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与1日-2015年5月31日我院收治的54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为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为对照组27例患者予以常规治疗,为治疗组27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脑苷肌肽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经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8%(22/2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9%(25/27)。结论采用脑苷肌肽治疗脑血管疾病能够获得较好临床疗效,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苷肌肽 常规治疗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缩血管药物在产科麻醉中的研究进展。方法针对孕产妇低血压的出现原因与缩血管药物的应用方式展开论述。结果蛛网膜下腔麻醉很容易让产妇出现低血压,而缩血管药物是缓解低血压的可靠方法。结论将缩血管药物应用于产科麻醉中,应将循证证据作为应用基础,保证合理、安全用药,为母婴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 标签: 缩血管药物 产科 麻醉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肌内血管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15例手术及病理确诊为肌内血管瘤的患者,将病理结果与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这15例病例中,8例超声诊断为肌内血管瘤与病理诊断相符,其中2例超声误诊为淋巴瘤,5例误诊为脂肪瘤,误诊率达46.7%。结论肌内血管瘤超声检查中易被误诊,总结肌内血管瘤在超声检查中的特殊声像图,同时结合CT、MRI等其他辅助检查,分析病史和临床表现,能提高超声对肌内血管瘤的诊断水平,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价值。

  • 标签: 超声 肌内血管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管外科介入术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出我院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收治的72例血管外科介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循证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3.5±6.8)min,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51例术后未留置溶栓导管,3d出院,21例术后留置溶栓导管,7d出院;护理满意度高达95.8%。结论血管外科介入术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行。

  • 标签: 血管外科 介入术 循证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应用CT与MR影像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确诊为小脑血管母细胞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的CT与MR影像资料,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MR的准确性97.50%、灵敏度95.00%均高于CT,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MR特异性66.67%高于CT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与MR在小脑血管细胞瘤诊断中均具有一定的诊断应用价值,但相比之下MR检查诊断的灵敏度高、漏诊率相对较低,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小脑血管母细胞瘤 CT MR 影像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脊髓动静脉性血管病变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脊髓动静脉性血管病变患者的资料.结果:66例脊髓动静脉性血管病变中,脊髓动静脉畸形36例,硬脊膜动静脉瘘21例,髓周动静脉瘘9例.经磁共振成像检查后仍有44例次发生过误诊或诊断混淆,其中曾被误诊过的疾病主要有椎管内肿瘤19例,脊髓积水症6例,椎间盘突出5例,急性脊髓炎5例,另有4例硬脊膜动静脉瘘和3例髓周动静脉瘘被误诊为脊髓动静脉畸形.结论:诊断脊髓动静脉性血管病变时,需注意与上述疾病鉴别;行磁共振成像检查,发现血管流空影和作脊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是正确诊断的关键.

  • 标签: 脊髓动静脉畸形 硬脊膜动静脉瘘 髓周动静脉瘘 误诊 脊髓髓内肿瘤 脊髓积水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出本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病患,都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按照用药的差异把病患分成治疗组A与治疗组B各42例,对比两组病患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A的总有效率是76.2%,治疗组B是92.9%,治疗组B比治疗组A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B病患的平均血小板聚集率及平均血小板反应指数降低幅度均比治疗组A低,对比差异显著义(P<0.05);治疗组A的不良反应诱发率是9.5%,治疗组B是2.4%,治疗组B比治疗组A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理想,可明显降低平均血小板聚集率及平均血小板反应指数,且不良反应诱发率低,具有临床可行性。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抗血小板药物 氯吡格雷 普拉格雷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对心血管内科的护理风险进行相应评估。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运用护理风险的评估,提高风险管理,实施有效防范措施,降低护理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护理结束后,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后,护理效果优良率为96.3%;对照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后,优良率为84.3%。观察组护理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提升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质量。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重症病人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见心血管急症患者的急救措施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心血管急症患者选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8月,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总结患者急救治疗效果。结果80例患者中,有效76例,占有比率为95.00%;无效3例,占有比率为3.75%;死亡1例,占有比率为1.25%。结论在临床中,应根据心血管急症类型予以合理救治,以此提高治疗效果,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心血管急症 急救措施 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血管病人偏瘫的康复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从2013年4月到2014年7月所收治的85例脑血管偏瘫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康复护理,对其临床护理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组的85例脑血管偏瘫患者中,通过给予患者康复护理,其中显效患者37例,所占的比例是43.5%,有效患者31例,所占的比例是36.5%,无效的患者17例,所占的比例是20%,总有效率是80%。结论对脑血管偏瘫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可以有效促使患者语言功能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血管 偏瘫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心血管内科的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因素、患者的因素以及管理制度因素等,严重影响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本文从心内科护理特点出发,分析了心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风险因素,并从安全防范措施上展开论述。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风险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脑动脉瘤采取血管内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实施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的136例脑动脉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高于对照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动脉瘤采取血管内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可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恢复,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评价。方法对以往接收过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我院从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共入院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86例,这86例患者均符合心血管疾病相关标准,针对这86例患者需要进行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其中8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有男性52例,女性36例,整体年龄小于40岁为20例,40-50岁之间为35例,大于50岁为31例患者。整体平均年龄在(45.8±4.3)岁,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技术治疗,通过一个疗程治疗后进行比较患者在年龄、身高、体重、性别上均有可比性。根据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观察。结果接收过8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分析后,根据动态心电图进行病人检测,其中检测率为87.95%(73/83),而复合性心律失常为38例、心律失常为35例。结论通过对接收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分析后得知,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技术对心血管疾病检查有很好疗效,同时可以降低患者费用和治疗时间。而不良反应几乎没有,所以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技术可以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效治疗,并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技术 心血管疾病 疗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2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临床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其中62例患者(对照组),余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为期3个月治疗。依据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对照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1(ET-1)与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1%明显高于对照组71.0%(X2=9.107,P<0.05)。观察组治疗后ET-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4.516,t=3.874,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瑞舒伐他汀的配合应用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起到良好改善作用,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血管性痴呆 血管内皮功能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本院确诊的86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共计86个甲状腺微小结节,对其超声造影影像学表现等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造影表现显示,有62例患者结节内不存在血流信号,24例患者呈现出点状血流信号。病灶与正常腺体间在始增时间及达峰时间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病灶峰值强度为60.33±18.13,明显低于正常腺体的123.95±48.22(P<0.05)。结论超声造影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具备应用可行性。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诊断 超声造影 影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诊断不稳定性心绞痛中运用冠脉造影和心电图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冠脉造影和心电图对其进行检查,并对两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100例患者中,心电图检查结果和冠脉造影的检查结果一致。结论在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检查中,采用心电图检查和冠脉造影检查的结果一致,但是心电图检查具有出结果快速、费用低、操作方便等优点,在对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中,采用心电图检查同样可以提供准确的信息,可以在临床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 冠脉造影 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磁共振平扫(MRI)与磁共振关节造影(MRA)对于诊断肩袖撕裂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3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42名肩关节损伤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常规的磁共振平扫检查之后,需接受磁共振关节造影检查,观察并记录这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检查的准确性。结果磁共振关节造影的诊断准确性以及敏感度都远高于磁共振平扫,差异进行比较,P<0.05,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关节造影对于肩袖撕裂的准确度和敏感度更高,在临床诊断中值得被推广。

  • 标签: 磁共振平扫 磁共振关节造影 诊断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