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对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现象特征研究,探讨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对器质性心脏病患临床意义。方法对经超声心动图及冠脉造影确诊为器质性心脏病患者82(试验组)及健康对照组55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心率震荡两个量化指标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比较两组间TO、TS均值。将试验组分为HRT异常亚组和HRT正常亚组,比较其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器质性心脏病组TO值明显升高[(0.74±1.66)ms比(-1.04±1.38)ms,P〈0.01)],TS值明显降低[(6.73±6.68)ms/RRI比(12.20±10.64)ms/RRI,P〈0.05)]。对器质性心脏病患进行随访(6-42个月),发现HRT异常亚组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HRT正常亚组(34.5%比18.2%,P〈0.05)。结论器质性心脏病患窦性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减低,对于预测器质性心脏病患复合心脏事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器质性心脏病 窦性心率震荡
  • 简介:目的总结和分析导致老年心内科疾病患发生心源性猝死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25发生心源性猝死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患者所出现吸烟、饮酒情况、情绪激动情况、激烈运动情况和是否患有心脏类疾病情等进行调查和分析,并从中找出可能导致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危险因素。结果过度吸烟饮酒、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和患者患有心脏类疾病是导致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上患者出现过度吸烟饮酒、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和患者患有心脏类疾病可能会引发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医护人员在对患者治疗时需要引起重视,降低患者死亡率。

  • 标签: 老年患者 心内科 心源性猝死 危险因素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自细胞介素(IL)-1β、IL--6水平对冠心病发病和严重度预测作用。方法:70冠心病患,按临床诊断分为2组:急性冠脉综合症组32和稳定型心绞痛组38,另有对照组患者30。ELISA检测各组患者血清IL--1β、IL--6水平,并比较各组间差异。冠脉造影术对冠脉病变进行Gensini评分,并了解其与血清IL-1β、IL--6水平相关性。结果:冠心病患血清IL-1β、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O.05);冠心病组内,急性冠脉综合症组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0.05)。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与血清IL-6水平呈正相关(r=0.358,P〈0.05)。结论:IL-1β、IL-6可能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过程,其血清水平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个炎性标志。

  • 标签: 白细胞介素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糖尿病是中年妇女重要健康问题,目前糖尿病患病率逐渐升高,且伴随人口老龄化加速,女性糖尿病就诊率也逐年上升。中年以后因雌激素减少,使得胰岛素抵抗明显,血糖不易控制,长期高血糖状态可诱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身体健康。

  • 标签: 糖尿病 围绝经期 抑郁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心率变异性(HRV)。方法77老年高血压病患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成两组,单纯高血压病组(n=49)及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组(n=28),采用动态心电图(DCG)观察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缺血性ST-T改变及HRV情况,分析两组患者代谢及HRV指标特点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患者体质指数、血尿素氮、血尿酸、收缩压及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心率、夜间心率、HRV时域参数及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心动过速及缺血性ST-T改变检出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HRV明显减低,且易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

  • 标签: 老年 高血压 糖尿病 心率变异性 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对88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24h动态心电图进行临床研究与探讨。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住院治疗中老年心血管病患88,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年龄方面的差异将其划分成为中年组与老年组,以高美仪Net12.0版十二导联动态心电监测系统为主要监测仪器,对88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实施24h动态心电图方式进行监测,以不同时间段患者平均心率、心律失常情况、心率变异、心肌缺血实际变化情况以及缺血时间等作为监测对象,并对监测结果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对比。结果给予88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实施24h动态心电图检测之后发现,老年组患者在心律失常等方面的发生率要明显比中年组患者高,且心肌缺血时间大多分布于凌晨(0:00)到上午(8:00)这一时间段之内。结论伴随着人们年龄不断增长,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等临床疾病发病率也呈现出不断上涨趋势,临床24h动态心电图相关检测技术普及与应用,能使患者尽早发现其心肌病变,并在此基础上作为反映,予以早期干预,从而使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总体发病率得以有效控制和降低,并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生活质量,促使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能够早日康复,具有显著临床意义,值得各大医疗机构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老年 心血管疾病 24H动态心电图 临床 研究
  • 简介:目的探析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104冠心病患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2。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患者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心肌缺血阳性率为92.31%,与对照组71.15%相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阳性检出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进行早期检查和诊断,可提高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阳性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诊断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川告床效果
  • 简介:目的对应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影响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58高血压患者,均为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9。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年随访,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一年后生活质量评分、精神症状和康复状态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一年后两组患者之间生活质量评分、精神症状和康复状态都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28(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22(75.86%),P〈O.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症患者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可以很好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和康复状态,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高血压 个体化延续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恶性心律失常是心肌病患猝死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1hsCRP)和QT间期离散度(QTd)植入ICD恶性心律失常心肌病患预后评估作用。方法入选2006-2009年,我院因室性心动过速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进行二级预防心肌病患16,男14,女2,年龄(51±12)岁,其中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6,扩张性心肌病8,肥厚性心肌病2。术前心电图记录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QTd是用不同导联最长QT间期(QTmax)减去最短QT间期(QTmin)得。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BNP水平,用ELISA法测hsCRP水平。随访12个月,检测BNP、hsCRP及QTd同时程控ICD观察恶性心律失常发作及ICD放电次数。结果16患者术后均服用倍他乐克等药物治疗,术后12个月随访,ICD程控随访,结果显示9(56%)发生室性心动过速至少2次,ICD放电或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成功终止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其余7患者无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组与未发作组相比,血浆BNP[(1684.45±320.17)ng/mLvs(1017.28±238.06)ng/mL,P<0.05],hsCRP[(7.98±1.15)mg/Lvs(6.01±1.06)mg/L,P>0.05],QTd[(75±14)msvs(53±11)ms,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前BNP与术后室速发作次数(r=0.68,P<0.05),术前QTd与术后室速发作次数(r=0.79,P<0.05),术前hsCRP与与术后室速发作次数(r=0.32,P>0.05)。结论BNP和QTd是预测心肌病患ICD植入术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有效指标,但hsCRP不是有效预测因子。

  • 标签: 室性心动过速 恶性心律失常 肥厚性心肌病 患者 发作 术前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冠心病患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影响。方法:选择83社区冠心病患,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8,接受冠心病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组(45,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冠心病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西雅图心绞痛问卷调查(SAQ)评分、治疗依从性及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干预健康教育组SAQ各项评分和总分[(54.3±7.2)分比(65.4±7.5)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治疗依从性也显著升高(优良率,52.6%比77.8%),P〈0.05。随访6个月,健康教育组MACE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8.9%比26.3%),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社区冠心病患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冠心病 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服药依从性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2型DM(糖尿病)病人在降血糖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3年1我院接受降血糖治疗患有2型DM病人80,把药物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病人作为实验组,没有出现低血糖病人作为对照组,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相关临床资料,检查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空腹血糖等相关指标,对发生低血糖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在年龄、血清肌酐、体重指数以及病程方面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引发低血糖危险原因有体重指数以及年龄,当中体重指数是2型DM出现低血糖保护性原因,和低血糖出现呈负相关,年龄原因呈正相关。结论2型DM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避免出现低血糖重点在于降低危险原因和及时对治疗模式进行调整,同时病人要明确了解其特点以及处理措施,进而使发生低血糖几率明显减少。

  • 标签: 2型DM 降糖治疗 低血糖
  • 简介: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2型糖尿病患左室舒张功能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1~12月解放军105医院就诊302型糖尿病(2-DM)患者及年龄、性别构成比、体重、身高匹配健康志愿者31应用超声诊断仪测量常规参数指标,获得高质量二维图像,测量左室局部纵向舒张早期、晚期峰值应变率(LsSRe、LsSRa),圆周局部舒张早期、晚期应变率(CsSRe、CsSRa),并计算出整体舒张早期应变率LgSRe、CgSRe及舒张晚期应变率LgSRa、CgSRa,计算LgSRe/LgSRa、CgSRe/CgSRa、E/LgSRe、E/CgSRe值。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左室LsSRe明显减低(P〈0.05),LgSRe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88±0.17比1.30±0.22,P〈0.05);LgSRe/LgSRa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减低且比值〈1(0.91±0.19比1.20±0.39,P〈0.05),E/LgSRe较对照组增高(0.92±0.16比0.67±0.22,P〈0.05)。③左室圆周应变率各项参数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D—STI能够客观评价2型糖尿病患左心室舒张功能。

  • 标签: 糖尿病 左室舒张功能 二维斑点追踪
  • 简介:目的;观察高脂蛋白血患者血浆P-选择素表达及普伐他汀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1高脂蛋白血患者服用普伐他汀前后血浆P-选择素水平,并与35血脂正常者对照。结果;高脂蛋白血症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浆P-选择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普伐他汀治疗后血浆P-选择素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高脂蛋白血患者血浆P-选择素表达异常可能参与高脂蛋白血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 标签: P选择素 普伐他汀 酶联免疫吸附法 高脂蛋白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患血糖控制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变化。方法60糖尿病肾病患给予胰岛素及叶酸、维生素B12治疗3个月。基线和治疗3个月抽取空腹血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尿素氮(BUN)、肌酐(Cr)、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留24h尿测尿微量白蛋白(UAE)。结果所有患者经3个月治疗,FBG、PBG、HbA1c、Hcy、UAE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随着血糖控制及叶酸、维生素B12治疗,血浆Hcy水平也明显下降。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DN) 同型半胱氨酸(Hcy)
  • 简介:目的探讨青年女性冠心病患临床危险因素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1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我院冠脉造影术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并成功PCI治疗青年女性(年龄〈45岁)患者31(心绞痛18,急性心肌梗死13),选取同期住院冠脉造影检查除外冠心病诊断青年女性22为对照组,并选取同期住院诊断为冠心病青年男性患者52为性别对照组,选取老年女性冠心病患50为年龄对照组。观察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血脂、白细胞、血红蛋白、胆红素、尿酸等与冠心病发病关系。观察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及PCI治疗效果。结果①与青年女性对照组相比,女性冠心病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比例明显增高(P〈O.05),总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性别对照组相比,女性高血压比例高于男性患者(JP〈0.05),吸烟比例低于男性患者(P〈O.05),两组间平均发病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女性患者甘油三酯水平高于男性患者(P〈0.05)。③女性患者冠脉造影检查提示单支病变20,双支病变9,三支病变2。所有患者定期随访,无严重出血、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支架内再狭窄及死亡。结论高血压、糖尿病是青年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青年女性冠心病患多以单支病变为主,PCI治疗预后良好。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青年女性 危险因素 预防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背向散射积分(IBS)技术是超声确定不同组织成分一个重要方法,本研究目的是探讨是否可运用此技术通过判断颈动脉斑块性质来预测冠心病患危险程度分级评价提供一种新检测手段。方法60冠心病患,其中合并高血压者20,合并糖尿病者20,20同时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结果各组C-IBS值测定显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者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者无明显区别,而这俩组与冠心病同时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者相差显著(P<0.05)。结论运用IBS技术通过判断脂质病变多少,可以区分没有明显斑块形成时单危险因素、双危险因素冠心病患危险程度作出正确评价。

  • 标签: 冠心病患者 高血压 背向散射积分 合并糖尿病 评价 技术
  • 简介: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方法:选择CHD患者78,测定其血浆Hcy,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此外选非冠心病患29测定血浆Hcy作为对照。结果:CHD患者血浆Hcy水平较非冠心病者血浆Hcy水平明显升高[(14.56±6.15)μmol/L:(9.89±3.98)μmol/L.P〈0.01]。急性心肌梗塞(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浆Hcy水平皆较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明显升高[(16.69±7.20)μmol/L、(14.70±5.21)μmol/Lvs.(11.59±4.81)μmol/L,P分别〈0.01、0.05].AMI患者与UAP患者血浆Hcy水平无差异(P〉0.05)。3支血管病变较1支、2支血管病变患者血浆Hcy明显升高[(18.14±7.14)μmol/Lvs.(il.14±4.99)μmol/L、(i3.43±3.51)μmol/L.P皆〈0.01]。2支血管病变与i支血管病变患血浆Hcy无明显差别(P〉0.05)。血浆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呈轻度正相关(r=0.375.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越高,提示其冠状动脉病变越重、病变范围越广。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半胱氨酸 冠状血管造影术
  • 简介:心血管病是糖尿病(DM)最常见并发症,现已明确Ⅱ型糖尿病患患冠状动脉疾病可能性是一般人群2.4倍,死亡率高^[1]。颈动脉作为许多大规模心血管临床试验一个替代终点,已成为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一个“窗口”^[2]。

  • 标签: 糖尿病 颈动脉病变 彩色多普勒
  • 简介:CCU(冠心病监护病房)主要收治重症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等疾病患者患者病情较重,变化较快。通常在CCU床旁无法完成所有检查和治疗,需将患者转运至相关辅助科室。由于患者病情及转运途中各种条件限制,转运过程存在较高风险。为了降低转运风险,减少意外,保证患者安全,我科制订了一系列预防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 标签: CCU患者 转运护理 冠心病监护病房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力衰竭 恶性心律失常
  • 简介:本文报道高血压病患一过性U波倒置正常化4个病例,其中一与间歇性左束支阻滞有关;其他3都与室性早搏有关,分别出现于插入性室性早搏之后、室性早搏长代偿间期之后,还有一就是室性早搏U波。高血压病患出现一过性U波倒置正常化,认为可能与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有关,但其确切机制及临床意义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高血压病 心电图 U波倒置 室性早搏 间歇性左束支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