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7 个结果
  • 简介:《壮学丛书》自1999年在壮学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倡议,2000年开始实施,到今天在这里举行首批重点项目首发式,仅经历了4年多的时间,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这一成果是在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取得的,它体现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推进三个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

  • 标签: 民族文化 重点项目 首发式 壮学 民族繁荣 丛书
  • 简介:法语中存在一部分位移动词,其后可直接加动词不定式,中间无须任何介词。本文将其命名为"准连动",那么此结构具有哪些句法语义特征呢?本文主要探讨该结构中各个动词、地点状语及其它成分的特征,以及所受的限制,并将其与VP1+pour+VP2结构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发现准连动用于表达目的,但受到诸多句法语义限制,且并非是通过省略介词pour得来的结构。

  • 标签: 准连动式 位移动词 目的
  • 简介:<正>楚帛书是现已发现最古老的数术书。这种书让现在的人读起来当然莫名其妙,但在古代却是流行读物。它与地下出土的大批日书是同一类。后者虽然现在只有睡虎地秦简《日书》发表,但将来陆续公布,势必会形成一种专题研究。那时我们将会看得很清楚,楚帛书的研究是它的开端。过去我对楚帛书做过一点研究:1980年写成《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中华书局1985年,下简称《子弹库》),1988年写成《〈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补正》(中国

  • 标签: 帛书 睡虎地秦简 弹库 专题研究 数术 日书
  • 简介:400年前,"中国游圣"徐霞客在他60万字的鸿篇巨著《徐霞客游记》开篇写道:"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癸丑之三月晦",正是公元1613年5月19日。徐霞客就是从这一天开始,从宁海西门出发,历时20余年,开始了他一生壮行天下的旅程。400年后,《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已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日",中国成为全球少数设立国家旅游日的国家之一。这对中国的旅游业而言应该是个里程碑事件,它是大众旅游时代到来的真正标杆,旅游将不再是少数人的专享。通过在旅游日的宣传、引导,人们逐渐意识到旅游是丰富业余生活,增长见识、

  • 标签: 徐霞客游记 大众旅游 旅行 中国旅游 海明威 阅读
  • 简介:保存于《南宋馆阁录》中的南宋秘书省"校雠",是今天可以见到的最早的一份古代国家藏书机构有关书籍校点的工作细则.近年,随着学术界对宋代馆阁典籍收藏整理工作重视程度的增加,"校雠"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相关研究中,往往被看作是"我国古代文献学史上最早确定的较为完整的校勘条例"、"宋代校勘学向理论发展的重要体现",甚至"标志着中国古典校勘学到宋代已成专门之学".

  • 标签: “校雠式” 南宋 秘书省 藏书机构 工作细则 书籍校点
  • 简介:瑶族葬述议玉时阶(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丧葬方式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任何一个民族的丧葬方式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本民族的特点。对丧葬方式进行考察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各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及其文化面貌,而且对移风易俗,建设社会主义新风...

  • 标签: 葬式 二次葬 民族研究 《广西通志》 瑶族先民 丧葬礼仪
  • 简介:中国有着悠久的陶器制造史。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利用天然物质,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彩陶是制陶工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彩陶文化又是原始农业、畜牧业生活的产物.是原始先民对大自然长期观察的结果。他们把自己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等活动逐步反映在陶体上,陶器便有最初的现实需要逐步往精神方面的诉求发展.也就有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彩陶。

  • 标签: 陶器 赏析 彩陶文化 生产生活 天然物质 文明发展
  • 简介:《早期佛教初传中国南方之路》京都中日学术讨论会综述何志国,李凡1993年11月23至29日,《早期佛教初传中国南方之路》中日学术讨论会在日本京都龙谷大学举行。中国方面应邀出席的有:南京博物院梁白泉院长、唐云俊副研究员,《东南文化》编辑部主任束有春,南...

  • 标签: 早期佛教 中国南方 学术讨论会 四川早期佛像 佛教传播 佛教造像
  • 简介:一、问题缘起州作为一种正式的行政区划单位,应确立於东汉後期。不过,起於汉武帝时期而具有监察区性质的刺史州,在某种意义上说来也当具有一定的区划功能。诚如童书业先生所言:

  • 标签: 体制变迁 刺史 体系 考论 汉武帝时期 行政区划
  • 简介:2018年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ISAC-2018),将于2018年11月6~9日在上海举行。大会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主办,上海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会承办。会议将邀请国内外古陶瓷研究领域著名专家学者,青年科技工作者,以及相关文物保护领域的科技人员参加。会议以大会邀请报告、一般学术报告的形式,总结交流近年来在古陶瓷科学技术、工艺、原料、测试方法、窑炉、考古、仿制、保护与修复及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在古陶瓷科学研究及其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标签: 科学技术研究 国际讨论会 古陶瓷 青年科技工作者 文物保护 中国科学院
  • 简介:<正>根据《武汉大学与法国合作会谈纪要》,武汉大学法语系、法国问题研究所于1983年10月27日至29日在武汉举办了法国诗人维·瑟加兰(VictorSegalen,1878—1919)和圣-琼·佩斯(Saint-JohnPerse,1887—1975)学术讨论会。应邀与会者,中国方面有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语言学院、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外语学院、西安外语学院和四川外语学院等单位的十八位法国文学研究界的老、中、青学者;法国方面有专程来汉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法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 我国古代 象征 中国文化
  • 简介:<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广西大学、广东省汕头史学会、云南大学八个单位联合发起的第三届国际汉民族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1月1日至4日在云南大学举行。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82人,分别来自国内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国家。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是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之一。有的专家指出,民族精神具有意识整体性、文化认同性、相对稳定性、强大凝聚性和长期延续性,汉民族的民族精神归根结底是四个字:自强不息。有的学者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汉民族心理的显著变化为:1、价值观的历史性转变——从小农经济局限下个性心理常态转变,悟出个人在国家、社会与民族中的地位及所能作出的贡献。2、消费心理显著换位——从但求温饱、知足常乐转到一种不断追求物质与精神生活高水平的不满足感,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汉民族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民族精神 民族研究 中心议题
  • 简介:本文从关于古代瓷器相关问题的讨论、由古瓷窑址的发现而引发的研究、其它的专题研究与讨论三个视角出发,以专题形式对20世纪中国古瓷器以及古瓷窑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问题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梳理出清晰的脉络,以期为中国古陶瓷的深入研究做出自己的努力.

  • 标签: 古代瓷器 瓷窑址 专题研究 20世纪 文物考古研究
  • 简介:<正>1987年10月20日至23日,两湖(湖北、湖南)楚史研究会在沙市市联合召开了一九八七年度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由两省楚史研究会与沙市市会联、市文化局共同举办,到会代表九十多人。除两省楚史研究会部分会员和其他方面代表外,还有来自河南、上海、云南、北京、山东、安徽等省、市的专

  • 标签: 楚史 两湖 民族关系 楚国 少数民族 学术讨论会
  • 简介:8月9日~11日,由内蒙古考古研究所、中科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科技考古学会(筹)主办的全国第十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玉泉园区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8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盛会,大会接收论文约百篇。此外,会议还特别邀请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美国布莱恩特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德国马普学会进化人类学研究所、英国诺丁汉大学等海外学者参与。

  • 标签: 科技考古 学术讨论会 威斯康星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英国诺丁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
  • 简介:尊敬的各位专家:大家好!今天,我们迎来了由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美国耶鲁大学东亚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佛教的世俗化——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召开。在这里,我谨代表兰州大学向前来参加本次会议的国内外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

  • 标签: 国际学术讨论会 理论与实践 世俗化 敦煌学 佛教 致辞
  • 简介:<正>由中国史学会、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和山东大学主办的“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0月7日至11日在济南举行,来自国内各省市和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匈牙利、南朝鲜的130余名学者专家参加了会议。现将有关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 标签: 义和团运动 近代中国社会 国际学术讨论会 中国史学会 义和拳 综述
  • 简介:有清一代,伴随着中华世界秩序的崩溃和满族统治者对“中国”认同的加强,东北地方在清朝的疆域构造中经历了由中心到边缘的变化;近代以降,西方列强的入侵从内部、外部两个层面侵蚀着中国传统国家认同,传统国家认同趋于瓦解.为达到统合东北边疆、重建民众国家认同的目的,清王朝采取了变革东北地方政制的办法,其中包括变革官制,实行地方自治,变革财政、教育体系等内容.综合来看,东北政制变革是清朝重新建构或修补自己的以民族为界的多元型帝国构造、确认主权领域范围的重要举措,是清朝再次界定旗人与民人的关系、抛弃以往让各族群互相牵制的政治体制和统治策略、彻底放弃“满洲”民族政权性质的标志,最能够体现清王朝再建国家认同、强化疆域统合的意图.

  • 标签: 地方政制 国家认同 疆域统合 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