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綦江区泌尿结石成分分析及预防指导。方法从2017年7月—201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泌尿结石132例患者,是綦江区居住5年以上的泌尿系结石症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并对据取结石标本采用红外光谱法进行成份分析,分析结石形成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并选取132例正常人作为对照,通过对患者的结石分析、血液分析和尿液分析,可全面的判断患者泌尿结石成分,对其精确的进行预防指导。结果通过对患者的结石分析、血液分析和尿液分析以及采用红外光谱法进行成份分析的治疗方法,可清楚的判断患者泌尿结石成分,对患者以后的预防具有针对性的作用。其这132例患者预防性很高,预防满意度达到100%;其对照组复发率为0%。结论这种提取患者结石标本采用红外光谱法进行成份分析的方法,可针对性的分析出泌尿结石成分,对泌尿结石患者进行有效的预防,该方法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简介:背景与目的:颅内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神经系统肿瘤,其中功能区胶质瘤占胶质瘤总数的30%-50%.临床上关于脑功能区胶质瘤预后因素的研究不多,本研究试图通过对脑功能区胶质瘤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9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脑功能区胶质瘤的病例,根据病理级别分为低级别组和高级别组,分析临床各因素构成差异;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选取与预后相关的临床因素,对其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年龄、KPS评分及平均生存时间在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组中的构成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术前KPs评分、切除程度、病理级别和放化疗等因素与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病理级别、术后放化疗是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对于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术前KPS较高及病理级别较低提示生存时间较长;术后放化疗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单侧儿童葡萄膜炎(PU)患眼及对侧健康眼黄斑区微血管结构变化。方法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单侧炎症安静期PU患者21例21只眼(PU组)纳入研究。将PU患者未受累对侧眼作为对侧眼组;选取同期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1名21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仪对受检眼黄斑区6 mm×6 mm范围进行扫描,测量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SCP)、深层毛细血管丛(DCP)血管密度以及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采用设备自带软件测量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直径分别为1.0、1.5、3.0 mm环形区域的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CCD),分别记录为CCD-1.0、CCD-1.5、CCD-3.0。三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若三组数据方差不齐则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CCD的潜在相关因素。结果与对侧眼组、NC组比较,PU组SCP(H=-13.857、-25.500,P=0.043、P<0.001)、DCP(H=-15.333、-31.595、P=0.007、P<0.001)血管密度和CCD-1.0(H=-14.000、-16.214,P=0.040、0.012)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U组、NC组CRT、FAZ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55,P=1.000、0.661)。与NC组比较,对侧眼组SCP、DCP血管密度均降低,其中DCP血管密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6.262,P=0.004);两组受检眼CC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与NC组比较,PU组SFCT更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52,P=0.004);与对侧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5.552,P=0.27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CD-1.0、CCD-1.5、CCD-3.0与FAZ面积(β=-0.494、-0.527、-0.566,P=0.015、0.009、0.010)、CRT(β=-0.322、-0.466、-0.342,P=0.026、0.002、0.028)呈线性相关;CCD-1.0、CCD-1.5与DCP血管密度(β=0.277、0.275,P=0.047、0.045)呈线性相关。结论安静期PU患眼的视网膜和脉络膜微血管结构均存在异常;未受累对侧眼可能存在黄斑循环障碍。
简介:摘要鼻咽癌的生物学行为决定了其靶区范围大且极度不规则,并被周围众多危及器官包绕。调强放疗技术能够满足肿瘤靶区肿瘤体积高剂量覆盖的同时,对周边正常组织进行很好的保护。以调强放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使得鼻咽癌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鼻咽癌靶区的准确定义和优良的计划设计是保证鼻咽癌调强放疗疗效的基础。为推动鼻咽癌调强放疗在中国的普及和同质化应用,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组织国内大放疗中心编写了鼻咽癌靶区勾画和计划设计指南。本指南以已发布的国内外相关标准为依据,涵盖鼻咽癌诊疗常规,靶区定义、靶区勾画图谱和治疗计划设计等方面,旨在为国内各医疗单位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的一致性提供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大鼠皮肤热损伤模型,并探究热损伤对大鼠皮肤choke血管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1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应用100 ℃沸水对位于大鼠背部的三血管体穿支区皮肤按实验分组接受10、15或20 s烫伤,每组38只。烫后应用激光散斑灌注成像技术监测皮肤血液灌注变化,采用明胶-氧化铅灌注观察皮肤血管网的密度变化,通过组织学验证各组的热损伤深度并观察其对皮肤choke血管的影响和血管再生情况。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组织学染色验证了100 ℃沸水接触皮肤10、15、20 s分别对大鼠背部皮肤造成了浅Ⅱ度、深Ⅱ度和Ⅲ度的热损伤。激光散斑灌注成像显示,在烫后第7天,热损伤10 s组的血流灌注量恢复至烫前水平[皮肤血流散斑流速指数(SFI):143.25±30.40 vs. 140.28±26.35,P=0.828],热损伤15 s组SFI较烫前略有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6.20±10.30 vs. 119.31±9.66, P=0.072),而热损伤20 s组SFI较烫前明显减低(67.49±19.93 vs. 136.37±18.96, P=0.001)。明胶-氧化铅灌注显示,在烫后第14天,热损伤10 s组血管密度恢复至烫前;热损伤15 s组血管密度略高于烫前水平;热损伤20 s组血管密度明显低于烫前水平。组织学染色显示,在烫后第7天,热损伤10 s组微血管密度[(29.16±2.38) 条/mm2 vs. (27.74±3.66) 条/mm2, P=0.696]和管径[(35.61±2.49) μm vs. (41.74±3.31) μm, P=0.938]较烫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热损伤15 s组微血管密度高于烫前[(36.68±4.65) 条/mm2 vs. (27.74±3.66) 条/mm2, P=0.027],而管径较烫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88±4.97) μm vs. (41.74±3.31) μm, P=0.058];热损伤20 s组与烫前相比微血管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80±2.27) 条/mm2 vs. (27.74±3.66) 条/mm2, P=0.407],管径小于烫前[(37.57±5.33) μm vs. (41.74±3.31) μm, P=0.001]。结论浅Ⅱ度热损伤对choke区血管无明显影响;深Ⅱ度热损伤刺激choke区血管新生,三血管体穿支区皮肤的血液灌注可恢复至近似正常水平;Ⅲ度热损伤严重损伤choke区血管,三血管体穿支区皮肤血液灌注无法恢复。
简介:目的探讨鞍区Rathke囊肿的术前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对2000年3月至2007年6月我院收治的21例经手术及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Rathke囊肿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此21例中。8例男性,13例女性;入院后21例病人均行了头颅CT和MRI检查。鞍区Ratllke囊肿患者临床表现包括头痛、视野缺损及内分泌功能紊乱等。15例经鼻-蝶窦入路,6例经右侧额下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病变。结果术前正确诊断为Rathke囊肿11例。其余10例均被误诊。术后随访3个月至5年,患者头痛症状和视力、视野障碍均有改善,术前有内分泌功能障碍者术后63.6%(7/11)得到改善,无复发病例。结论鞍区Rathke囊肿术前较难明确诊断。MRI检查有助于其鉴别诊断。经蝶窦显微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简介:【目的】了解急进高原对武警战士的影响,为探讨新兵高原习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60名新兵,收集进入高原前后高原反应评分、心肺功能指标、氧化应激及血气分析。【结果】(1)与平原比较,新兵急进高原后肺活量、屏气指数、高原适应指数、SaO2、pH、PaO2下降(P〈0.05),而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lveolar-arterialoxygendifference,A-aDO)升高(2P〈0.01)。(2)与平原比较,急进高原后新兵收缩压和心功能指数升高,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较高原前降低(P〈0.05),CK、CAT、H2O2、LA则增高(P〈0.05)。(3)进入高原后,存在明显高原反应症状的战士与无明显高原反应的战士相比,其肺活量、SaO2、PaO2较低,而PaCO2、心功能指数则较高,【结论】云南藏区新兵急进高原后心肺功能及抗氧化应激能力下降。
简介:目的保健社工是藏区学校日常医疗保健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该研究目的在于调查青海玉树藏区学校医疗社工的医疗健康素养水平及医学继续教育需求,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方法发放问卷对来自青海省玉树州的调查组18名保健社工和对照组15名普通授课教师进行调查。问卷采用自制量表和中国健康素养监测问卷(2012)。调查结果利用Excel2016和SPSS21.0软件进行汇总及统计分析。结果社工群体的医疗健康素养得分较低,远低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但与普通授课教师群体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其中经受经常性固定医疗培训的社工得分高于未经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继续教育方面,社工群体对常见病基础理论和传染病防控的学习需求较强。另外基金会等机构举办的短期医疗知识培训是接受度最高的教育形式。结论青海玉树藏区学校的保健社工群体医疗健康素养较低,可能与其年轻化、女性多、学历低的从业特点相关。开展经常性短期医疗知识培训符合主观需求,是行之有效的主要途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民族聚集区引产相关问题现状。方法分析了2010年与2011年两个年度内本地区7家县级医疗单位调查到的32w以上无非意愿性引产病例81例的相关资料。结果2010年36例引产中汉民族18例、少数民族18例;第一次妊娠引产17例、第二次及以上妊娠引产19例。19例中汉民族8例,其中2例是畸形儿引产、1例未婚、1例慢性乙肝,其他4例引产中有3例为女婴1例男婴。2011年45例引产中汉民族14例、少数民族31例;第一次妊娠引产25例、第二次及以后妊娠引产20例。20例中汉民族7例,其中5例畸形儿、2例因婚姻变故引产。结论调查中未发现选择性性别引产问题;出生缺陷在本次调查的引产中占有不少的份额;两个年度中是第一次妊娠引产的合计占到51.85%,女青年生殖健康问题还需社会各界加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