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邓小平改善民生的逻辑包括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从理论逻辑上看,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基本要求;从现实逻辑上看,改善民生是立足我国社会基本国情的必然选择。为改善民生,邓小平认为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公共服务体制,为改善民生提供可靠的物质、制度和政策支撑。邓小平改善民生的理论与实践中蕴含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统一;坚持重点突出与统筹兼顾辩证统一;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主体地位辩证统一。这些思想方法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民生事业、更好地实现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简介:在人类实践过程中,空间发生着由自然向社会、由物理向人文的让渡与转换,这要求我们在实践基础上揭示空间社会化和社会空间化的相互生成机制。马克思是依据生产方式的历史变迁,从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给空间之双重再生产的分析出发,从而进行空间社会化重构现象之解析的,他极其关注人类社会的不同时期、物质实践的不同状态对生存空间带来的不同的生产、构建和形塑,以致我们可以从生存空间的形态去判定历史发展的分期。就整个世界历史进程而言,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实质上就是资本逻辑通过全球性市场经济的刚性力量,将生产实践和活动空间都纳入资本运行的轨道,遂使率先发达起来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世界霸权。
简介:科学阐释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是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旨的关键。传统学界对从《巴黎手稿》(简称《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简称《形态》)的马克思分工理论演化逻辑的解读,在深化了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区。笔者认为,《手稿》和《形态》的分工理论均存在人本主义哲学话语与实证的经济科学话语这两重论说语境,但前者更多的是在人本主义异化哲学的解释框架下对分工进行阐释,后者则更偏重于在现实的历史的逻辑及经济科学语境中对分工进行剖析。从《手稿》到《形态》,分工理论的逻辑范式呈现出渐进式发展的过程,社会关系视角以及现实的人、物质生产、生产力、实践等范畴的引入,使得马克思恩格斯分工理论的主导阐释逻辑逐渐发生了转变,《形态》中更具有历史唯物主义底蕴的分工理论,是对《手稿》中更具有人本主义思辨哲学意味的分工理论的超越。
简介:开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史无前例、举世瞩目,卓有成效的改革需要对改革规律进行整体把握。改革规律与解放思想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解放思想是把握改革规律的前提条件,改革规律是不断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能力的结果。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也进入全面深化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转变,改革开放形成新格局,主体利益诉求更加多元化,改革创新的方式方法发生新变化,这就对新时代探索改革规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新成就,必须深入探索改革规律,加强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为此,需要进一步大力解放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实事求是为基础,增强改革的自觉性,凝聚改革共识,建立“容错、试错、纠错”的改革评价机制,同时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新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