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日,《口腔颌面一头颈肿瘤生物学》一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该书约90万字,大16开,全彩、精装,每册定价180元。该书是近年来国内出版的最全面系统介绍口腔颌面一头颈肿瘤生物学研究及进展的专著。该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陈万涛教授担任主编。

  • 标签: 肿瘤生物学 口腔颌面 公开发行 头颈部 出版 上海交通大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在头颈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120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头颈血管病变患者行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同时采用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1P)显示血管,评价128层螺旋CT头颈血管造影成像对头颈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120例患者经扫描后,其中正常无病变20例,动脉狭窄或动脉硬化88例,颈内动脉动脉瘤5例,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7例。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对头颈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具有准确性高、无创、快速、安全的优点,在头颈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128层螺旋CT 头颈部血管造影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头颈肿瘤的完全切除目前仍依赖于术中视诊、触诊和冰冻病理检查。在邻近重要结构的部位实现阴性切缘通常是有困难的,而头颈肿瘤切缘阳性的患者术后复发风险高,预后差。近红外荧光分子成像(fluorescence molecular imaging,FMI)技术是一项新的技术,可实现肿瘤的术中可视化,帮助外科医生区分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推动手术领域向前发展。在这篇综述中,我们重点讨论FMI引导手术在头颈肿瘤治疗中的最新进展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头颈少见类型动-静脉瘘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创伤性伴有基底动脉动脉瘤的基底动脉-基底静脉丛瘘、原始三叉动脉动脉瘤破裂致三叉动脉-海绵窦瘘、自发性和创伤性颈外动脉-海绵窦瘘、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伴有椎动-静脉瘘及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间窦瘘各1例,对此6例少见类型动-静脉瘘患者分别采用机械解脱弹簧圈、电解脱弹簧圈以及可脱性球囊技术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创伤性伴有基底动脉动脉瘤的基底动脉-基底静脉丛瘘和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伴有椎动-静脉瘘患者分两次栓塞,而原始三叉动脉动脉瘤破裂致三叉动脉-海绵窦瘘、自发性和创伤性颈外动脉-海绵窦瘘、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间窦瘘患者均一次完成栓塞治疗.手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治疗头颈少见类型动-静脉瘘的最佳方法,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应作为首选.

  • 标签: 静脉 少见类型 血管内栓塞治疗 创伤性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头颈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头颈增强CT对放射治疗剂量计算的影响,探讨是否可以直接在增强CT上设计治疗计划。方法:随机选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头颈放疗后伴口腔黏膜反应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4月收治头颈放疗患者计 30例,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案进行护理,分析干预前后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情况以及负性情绪。结果:干预后患者口腔黏膜反应分级优于干预前, P<0.05,焦虑与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 P<0.05。结论:对头颈肿瘤放疗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方案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放疗 口腔黏膜反应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头颈肿瘤具有复杂的解剖和高度的异质性,放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治疗策略和预后评估往往依据TNM分期,缺乏个体化的参考信息。影像组学高通量的提取与肿瘤生物学有关的图像特征,用于无创定量评价整体肿瘤的异质性,为实现精准放疗开拓了新的途径。本文将介绍影像组学近年来在头颈肿瘤放疗的应用和挑战。

  • 标签: 影像组学 头颈部肿瘤/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味觉作为人类的五大感官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头颈恶性肿瘤放疗过程中易受到损害,进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本文就放疗相关味觉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影响因素、评估以及预防诊治等进行阐述,并探讨放疗相关味觉障碍的研究进展,为提高头颈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全程中的生活质量提供新思路。

  • 标签: 放射性味觉障碍 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干预对头颈肿瘤放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来我院治疗的 62例头颈放疗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按照患者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细节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 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细节组基于多项干预指导和护理流程优化,采取更加全面的细节护理。收集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临床资料,比较患者体征和相关指标,对比生活质量评分,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 细节组生活质量评分整体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细节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细节护理对头颈肿瘤放疗患者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根据患者个人情况提供对应的护理服务,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存活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细节护理 头颈部肿瘤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头颈肿瘤放疗患者并发口腔溃疡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82例头颈肿瘤放疗并发口腔溃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整体性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同级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口腔溃疡的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短,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头颈肿瘤放疗患者并发口腔溃疡进行护理干预,采取整体性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更好,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头颈肿瘤;口腔溃疡;整体性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69-02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头颈CT血管成像(CTA)扫描中Z轴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对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86例头颈CT增强血管成像的病例,采用常规扫描成像(固定管电流)和Z轴ATCM成像各43例。常规成像组中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龄39.70岁,平均年龄50岁。ATCM组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3岁。由2位有经验的影像专业人员分别评价图像质量.比较单次扫描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1)、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在扫描范围、扫描参数(kV、mAs、p、TH等)、造影剂注射速率、注射部位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两种扫描方法的成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Z轴ATCM的DLP是常规扫描成像法的0.74倍。结论采用Z轴ATCM能明显降低总曝光量和累计DLP,有效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 标签: CT扫描血管成像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 辐射防护
  • 简介:Kimura病是临床少见的一种主要累及头颈浅表淋巴结和软组织的局部慢性肉芽肿性病变。该病由Kim等于1937年以“嗜酸性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首次报道并予论述。1948年,Kimura等以“伴有淋巴组织增生的特殊肉芽肿”对本病作了较系统的描述.故本病又叫金氏病或木村病。该病病因不明、临床少见。因此临床医生对该病往往认识不足,临床易误诊且复发率高。

  • 标签: KIMURA病 临床医生 头颈部 病理分析 多发性 肉芽肿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头颈肿瘤放疗所致放射性皮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8年3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头颈肿瘤放疗所致放射性皮炎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作为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①护理前,组间SAS评分及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干预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调查满意度,干预组为96.7%,对照组为80%(P<0.05)。结论 头颈肿瘤放疗所致放射性皮炎,实施综合护理,可缓解焦虑情绪,减轻疼痛,且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放疗 放射性皮炎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头颈肿瘤放疗病人营养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以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为时间基准,在我院所有头颈肿瘤放疗患者当中,随机收集5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和主体,将其按照“动态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患者。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后者采用营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头颈肿瘤放疗的治疗过程当中,采用营养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适合在临床进行实施和开展。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放疗 营养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颈肿瘤放疗患者黏膜急性放射反应的护理分析。方法:将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36例头颈肿瘤放疗患者的治疗过程纳入研究样本中,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对实验组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并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服务满意度。结果:在进行护理之前,对两组患者的病情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放疗患者 黏膜急性放射反应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路径在头颈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的应用展开探究。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6月于本院接收护理的70例头颈肿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在对照组前提下,加入临床路径,并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病人的基本情况、并发生发病率。结果 实验表明,放疗护理中运用临床路径,具有显著效果。研究组病人中,健康知识掌握评分(80.60±6.92)分,心理状态评价(86.38±8.20)分,住院时间(3.20±0.58)d, 2例病人伴随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6.10%;对照组病人中,健康知识掌握评分(55.86±4.27)分,心理状态评价(63.29±3.31)分,住院时间(7.49±1.66)d,5例病人伴随并发症,发生率为14.92%。进而,研究组与对照组差距较大,(P<0.05)。结论 放疗护理中运用临床路径,具有显著效果的同时,改善了病人的临床症状,应在临床上长期推广。

  • 标签: 临床路径 头颈部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头颈毛母质瘤的MSCT及MRI表现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确诊的头颈毛母质瘤患者的临床及CT、MRI影像表现。其中女性7例,男性4例;年龄1~55岁,中位年龄16岁;病程1周 ~3年余不等。7例行MSCT检查(其中5例为CT平扫,2例为CT平扫加增强),4例行MRI检查(均为MRI平扫)。结果 MSCT及MRI均表现为紧邻皮肤的皮下脂肪内的混杂密度/信号结节或肿块,边界清楚,11例均呈类圆形或椭圆形,10例无分叶,1例浅分叶;5例合并钙化(CT呈更高密度,T1WI及T2WI呈低信号),1例为全瘤钙化;4例周围可见少许条索影(CT呈高密度,T2WI呈高信号),5例邻近皮下脂肪模糊;增强扫描2例病灶均呈不均匀性轻中度强化。结论 在MSCT或MRI图像上看到紧邻皮肤的皮下脂肪内,含有钙化的结节或肿块,边界清晰,CT密度混杂(等/稍高/稍低),T1WI呈等、T2WI呈等-稍高信号、T2WI压脂呈高信号,周围脂肪间隙模糊伴条索影,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性轻中度强化时,应考虑到毛母质瘤的可能。

  • 标签: 毛母质瘤 钙化上皮瘤 头颈部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头颈肿瘤放疗患者护理中应用营养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接受头颈肿瘤放疗的患者110例,按照1:1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55例应用常规干预,试验组55例应用营养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护理满意度和不良症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放疗第4周和放疗后出现营养不良状况的比例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54%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80.00%,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7.27%低于参照组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21.82%,P<0.05。结论:对头颈肿瘤放疗患者应用营养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营养不良状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放疗的不良症状,对患者治疗和预后恢复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放疗患者 营养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头颈肿瘤放疗患者护理中应用营养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接受头颈肿瘤放疗的患者110例,按照1:1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55例应用常规干预,试验组55例应用营养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护理满意度和不良症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放疗第4周和放疗后出现营养不良状况的比例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54%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80.00%,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7.27%低于参照组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21.82%,P<0.05。结论:对头颈肿瘤放疗患者应用营养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营养不良状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放疗的不良症状,对患者治疗和预后恢复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放疗患者 营养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颈CT血管成像(CTA)对脑梗死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5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按1:1比例选取同期收治5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行CTA检查,观察两组患者脑梗死类型、动脉血管狭窄程度以及颅内及颅外血管狭窄或闭塞分布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多发性脑梗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头颈动脉、颅内动脉及侧支循环狭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颈内动脉颅段、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及头臂动脉、颈总动脉分叉部及颈内动脉颅外段血管狭窄或闭塞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及椎动脉颅外段血管狭窄或闭塞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头颈血管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A患者应用CT头颈联合CTA扫描,一次扫描所获取的头颈动脉成像图像完整,提高了TIA检出率,对于血管斑块稳定性的判断也能够更加准确,可以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螺旋CT 头颈部CTA检查 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