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脾切除术、外囊次全切除术及内囊摘除术治疗继发性脾囊型包虫病的手术难度、手术风险及患者预后进行分析,以探讨临床治疗首选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1例继发性脾囊型包虫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脾切除术26例(A组),外囊次全切除术26例(B组),内囊摘除术19例(C组)。观察和比较三组患者的术中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残腔并发症、复发等相关指标。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最大,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带管时间、住院天数最长,住院费用最高;B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住院天数最短,住院费用最少(均P<0.05)。随访2.5~12.5年,A、B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为3.85%(1/26),无一例复发;C组术后残腔并发症发生率为21.05%(4/19),复发率为15.79%(3/19)。三组术后残腔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2,P=0.090),但C组术后复发率最高(χ2= 8.28,P=0.016)。结论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外囊次全切除术治疗继发性脾囊型包虫病较为安全,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较低等优势,可视为首选治疗方法。
简介:三峡库区内许多滑坡受库水位周期性涨落及降雨的影响,其变形时间曲线呈阶梯状,滑坡变形呈现出阶跃型动态变形演化特征.为了深入研究阶跃型滑坡的动态变形机理,评价预测该类型滑坡的稳定性及发展趋势,本文以白家包滑坡为例,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及勘查资料,充分利用挖掘十多年的监测数据,分析其动态变形特征、变形机理、影响因素和稳定性,预测其动态变形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此类滑坡由于渗透性能较差,当水库退水时,坡体内地下水向水库排水缓慢,形成地下水与库水位的正落差,指向坡体外侧的渗透压力增大,使得坡体稳定性降低.并且库水位下降速率越大,滑坡位移速率就越大.
简介:摘要传统的聚丙烯酰胺产品都是以胶体和粉末状为主,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水包水型聚丙烯酰胺胶体运输和使用较为不便,粉末必须干燥处理、长时间搅拌等等。而随着聚丙烯酰胺在各行业的使用程度加大,很多的人员在其研发上已逐渐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从根本上改善聚丙烯酰胺的产品形式,以此更好的将其良好的性能和作用力展现出来。本文主要就水包水型聚丙烯酰胺乳液的合成条件与应用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一些个人观点,以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颅内转移性泡型包虫病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经临床及病理确诊为颅内泡型包虫转移的40例患者CT及MRI影像学表现,40例患者临床资料齐全。结果40例颅内转移性泡型包虫病患者中,颅内单发11例,多发29例,病灶直径大小5-56mm,CT呈高、稍高密度结节样、团样、蜂窝样改变,MRI信号混杂,T1及T2上可见呈簇聚集的多个小囊泡影;颅内病灶发生在额、顶、颞、枕叶灰白质交界区,另外39例病灶周围出现水肿,呈指状、片状改变,1例患者灶周未见水肿,增强扫描病灶常呈环状强化。结论泡型包虫通过血行方式转移到颅内,颅内病灶数目、发病部位、水肿、增强方式等特点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中药热奄包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并为医护人员更好的治疗患者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入院治疗的7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西药组35例。治疗组用中药热奄包穴位治疗,西药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观察和记录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等数据。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治疗组患者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效果显著,能够减轻病人的痛苦。治疗效果较为明显,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囊型肝包虫病的诊断及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经手术病理及血清学检查证实的59例(102个病灶)囊型肝包虫病患者资料,其中男23例、女36例;年龄13~64(42±6)岁。对其声像图表现进行分型,同时判定病灶对血管及胆管受累情况。比较超声对肝包虫病诊断与手术病理相符率,以及超声诊断肝包虫病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59例患者共涉及102个病灶,位于肝右叶78个,左叶20个,左右叶间4个。超声显示CE1型12个,CE2型24个,CE3a型16个,CE3b型6个,CE4型34个,CE5型10个。包虫超声与手术病理分型的相符率分别为91.66%(11/12)、95.80%(23/24)、93.75%(15/16)、83.33%(5/6)、91.17%(31/34)及100.00%(10/10)。超声诊断效能分析:分型的准确率为94.12%,灵敏度为96.94%,特异度为25%。特征性的超声表现中以脑回征、多子囊征出现频率最多,囊壁均匀性增厚,双壁征,内层囊壁分离征及厚壁钙化次之。超声在显示病灶累及血管及胆管判定中与术中所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可明确诊断囊型肝包虫病,可较好地显示此病的影像特征,对提示疾病演变过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对判定病灶对血管及胆管受累情况有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配合穴位贴敷治疗风寒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风寒型头痛的65例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热奄包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每天治疗一次,14天一个疗程,通过两组患者评分差异,对中药热奄包配合穴位贴敷治疗与常规治疗护理对风寒型头痛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组总有效率为93%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烫熨包用于胃阳不足型肿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4例胃阳不足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进行常规护理)和实验组(32例,添加中药烫熨包),对比实验结果。结果:实验组胃阳不足症状更少;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配网自动化运维中的实际操作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在杆塔和电房作业中。设计一种作业平台型工具包,在提高运维效率和作业安全性。该工具包采用高强度、轻量化材料制作,能够在不同场景中展开为稳定的作业平台,满足便携性和多功能性的要求。其固定装置确保了在复杂环境中的稳定性,防滑、防坠落和绝缘设计提升了安全性。工具包还配有多个专用工具仓位和防护装置,适应性强,实用性高。该工具包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优越的性能,为配网运维提供了高效、安全的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典型CE1型肝囊型包虫病的有效诊断方法及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7例非典型CE1型肝囊型包虫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46.0±21.6)岁,均有畜牧区接触史。术前完善包虫免疫实验、腹部超声、腹部CT检查,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采用门诊复查、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6月。对术前不同检查方法诊断情况、手术方式、包虫病复发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7例患者术前肝包虫病血清免疫学检查11例为囊性包虫病阳性,6例阴性。腹部CT诊断结果示17例均为肝囊肿。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示14例患者为肝囊肿,3例示肝囊性占位,囊型包虫病不除外;更换高频探头后9例患者观察到肝囊性病灶顶部节段双轨征或局部增厚囊壁,诊断为CE1型肝囊型包虫病,8例仍诊断为肝囊肿。17例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术中均明确诊断为肝囊型包虫病,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25.0±54.5)min;术中出血量为(150.0±84.5)ml,术后住院时间为(6.5±2.5)d;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病例,2例术后出现微胆漏,术后5~10 d自行痊愈;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失访,未见肝脏及腹腔包虫复发。结论在肝脏单囊型病灶的诊治过程中应注意非典型CE1型肝囊型包虫与单纯性肝囊肿的鉴别诊断,腹部螺旋CT、包虫免疫实验、腹部超声有效鉴别率低,易误诊、漏诊,腹部超声高频探头可一定程度提高非典型CE1型肝囊型包虫诊断率。腹腔镜技术既是有效诊断方法也是治疗手段,需根据患者包虫病灶情况选择合理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囊型包虫病安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