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森林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对于缓解气候变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光合作用,森林能够吸收大量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储存于植物的生物量和土壤中,形成所谓的碳汇。然而,由于森林砍伐、退化等人为活动,森林碳汇功能受到了严重威胁。本文旨在探讨森林碳汇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森林管理和政策措施来增强森林碳汇功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支持。
简介:摘要:煤炭开采会造成水土流失,影响矿区碳储量的流失,为了探明采煤造成的碳储量变化情况,本研究已小壕兔三号煤矿首采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采样和实验室测定的方法,对研究区碳汇分布情况及规律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首采区总碳储量为1070.96t,首采区碳储量主要分布在区域中南部,该区域碳储量在36.00~56.40t范围内。首采区优势草本植物为沙蒿,灌木主要为沙柳,乔木优势品种为樟子松。
简介:摘要: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固定CO2以减少大气CO2浓度,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将其纳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2021年9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对增加森林蓄积量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森林在我国生态增汇体系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提升森林碳汇功能是落实“双碳”目标重要生态途径之一,亦是林业产业绿色发展的时代使命。“双碳”战略目标下,“森林是碳库”强调的不仅是传统林业上森林的碳汇功能,更在于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森林的固碳减排效应可以为我国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争取更多的发展时间和空间。
简介:以纳帕海湿地天然沼泽、沼泽化草甸和草甸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结果表明,天然沼泽、沼泽化草甸和草甸0~40cm深土层的平均有机碳含量在(18.02±0.24)(258.44±3.37)g/kg之间变动;三者10-40cm深土壤的各土层平均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在不断减小,且差异显著60〈0.05);其土壤表层(0~10cm)的平均微生物量碳含量都较高,分别为(446.23±98.72)mg/kg(沼泽化草甸)、(204.23±44.90)mg/kg(天然沼泽)和058.64±65.24)mg/kg(草甸);三者0~40cm深土层的微生物量碳含量差异明显,沼泽化草甸的微生物量碳含量最高,为940.00mg/kg,天然沼泽次之,为472.23mg/kg,草甸最低,为359.78mg/kg:在垂直分布上,三者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表现出与土壤有机碳含量一致的规律;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都与土壤含水量显著相关,表明纳帕海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主要受土壤水分的影响,而人为疏干排水是导致土壤水分下降的诱因。
简介:研究了东北东部张广才岭西坡东北林业大学老山人工林实验站于1966年春栽植的红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包括:红松(Pinuskoraiensis)人工纯林,红松蒙古柞(Quercusmongolica)混交林,红松白桦(Betulaplatyphylla)混交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碳密度和储碳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碳库是由土壤L层、F层、H层和B层分室构成,每个分室具有储碳功能和潜力。经双因素方差分析得知,不同红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类型、不同土层分室、不同坡位种类均对Soc质量分数,Soc密度有显著影响,红松蒙古柞混交林Soc密度最高为278.63Mg·hm^-2,以分室比较属B层分室碳密度最高,为212.28Mg·hm^-2,以坡位比较坡下Soc密度最高,为394.18Mg·hm^-2,同时揭示了Soc质量分数,Soc密度与各分室有机质含量,分室的土壤垂直深度有明显的规律。这些研究结果说明,温带湿润地区地带性红松人工林与天然林混交的生态系统土壤有较高的碳储能力,为防止气候转暖,实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如何依托本溪市良好的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业碳汇,充分发挥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固碳作用,提高碳汇增量,对本溪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增汇、添汇、存汇三个方面为研究方向,以期为林业碳汇发展提供借鉴。
简介: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碳汇功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综述了森林资源可持续管理的主要策略与实践,探讨了森林在碳汇功能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分析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本文总结了森林资源管理在提升碳汇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中的成效与挑战。研究表明,合理的森林管理措施不仅能够增强森林的碳汇功能,还能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和长期稳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重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