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测定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协同抗菌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微量稀释法测定Ecg、Egcg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外协同抗MRSA作用;以RT-PCR技术检测Ecg和Egcg对自溶酶基因lytM和lgrA表达的影响;以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Egcg对MRSA的PBP2a蛋白表达的影响;测定Ecg和Egcg对β内酰胺酶的抑制情况,并与他唑巴坦的抑酶作用进行比较。结果50mg/L的Ecg/Egcg均能增强苯唑西林、头孢拉啶、头孢呋辛和美罗培南对MRSA的抗菌作用,并以与美罗培南的协同作用最强;且Ecg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协同效果比Egcg明显。随着Ecg和Egcg浓度的增高,MRSA的lytM、lgrA基因表达上调,同时Egcg可使MRSA-2菌PBP2a蛋白表达下调。浓度为256mg/L的他唑巴坦可完全抑制金葡菌的β内酰胺酶,而Egcg/Ecg对金葡菌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很微弱。结论Ecg/Egcg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MRSA的协同作用是由于Ecg/Egcg在抑制PBP2a的表达下调的同时使自溶酶lytM和lgrA基因的表达上调,导致自溶酶分泌增多,促使对细菌黏肽水解增加,从而协同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抗菌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选取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妇产科手术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100例/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处方药物,观察组患者则予以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药物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4%,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个人最高体温、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人均抗生用量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妇产科手术的患者采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切口感染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妇产科 头孢类菌素类抗生素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及对其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方法研究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大环内酯类药物数据以及各个科室的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编制汇表。结果使用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共有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三种药物,其中,阿奇霉素药物有3种不同剂型;常出现的不良反应是引起胃肠道不适以及出现皮疹。结论综合考虑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使用及不良反应情况,采用合理的用药方案。

  • 标签: 大环内酯类 抗生素 不良反应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种类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学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的呼吸道感染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3组,分别命名为A、B、C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A组患者采用药物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治疗,对B组患者采用头孢曲松进行治疗,对C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片进行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用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经比较,A、B、C三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用药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头孢曲松和阿奇霉素片对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及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安全性,但是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成本较为便宜,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药物进行治疗。

  • 标签: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阿奇霉素片 头孢曲松 呼吸道感染 抗生素
  • 简介:肺炎链球菌是院外获得性肺炎、化脓性脑膜炎、中耳炎、鼻窦炎、败血症等常见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自从1993年美国推荐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为治疗院外获得性肺炎的一线药物以来,并因其耐受性好和抗菌谱广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近年来随着各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量用于临床和不合理应用,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性日趋严重,甚至出现肺炎链球菌分离菌株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等多种抗菌药物同时耐药,

  • 标签: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抗生素耐药性 肺炎链球菌 院外获得性肺炎 化脓性脑膜炎 感染性疾病
  • 简介:目的分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2013年1-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85例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94例碳青霉烯类敏感铜绿假单胞菌(CSPA)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结果CRPA感染组在神经外科(40.0%)和ICU(22.4%)的占比显著高于CSPA感染组(16.0%和9.6%);CRPA感染组原发疾病主要为脑外伤(30.6%)和脑血管意外(21.2%),显著高于CSPA感染组的11.7%和8.5%;CRPA感染组患者的发热、意识状态改变及严重低蛋白血症占比明显高于CSPA感染组;CRPA感染组39例(45.9%)存在复数菌感染,高于CSPA感染组的23例(24.5%);CRPA感染组抗菌药物治疗有效者38例(44.7%),低于CSPA感染组的74例(78.7%);CRPA感染组病情恶化47例(55.3%),包括死亡14例(16.5%)显著高于CSPA感染组的20例(21.3%)和1例(1.1%)。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临床感染CRPA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先前应用碳青霉烯类、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留置鼻饲管和机械通气。结论CRPA感染临床表现无特征性,但治疗困难,预后更差,其控制关键在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针对危险因素做好医院感染防控。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建立采用LC—MS—MS分析牛奶中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氯唑西林、苯唑西林和青霉素-G残留量的方法。[方法]牛奶样品中加入内标青霉素-D7,经乙腈沉淀后,离心并吸取上清液。上清液吹干后,通过固相萃取柱净化,然后进行检测。在液相色谱分离系统中,通过AtlantisC18柱,采用0.1%甲酸水溶液与乙腈不同比例混合的梯度流动相,根据以上各成分的不同质量数的碎片离子的强度,将5种抗生分离并测定。[结果]在2—20μg/L范围内,与内标的峰面积比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43—0.9981,在5、10μg/L水平的标准加入回收率为88%-127%。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青霉素、氯唑西林、苯唑西林的最低检测限量分别为5、2、2、4、4μg/L(以信噪比为10:1)。[结论]该方法利用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相结合的方法,并加入同位内标,有效地去除干扰因素,为该类抗生素的测定提供了可靠、实用的测定方法。

  • 标签: 液质联用法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牛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应急对策。方法选取我中心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集的248例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与处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248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经过统计分析,248例患者中共出现70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23%。结论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时应严格遵守相关药物的使用规定,并根据患者病情控制好药物用量,提前做好不良反应的应急预案,尽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造成的伤害。

  • 标签: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应急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不良反应与对策。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期间随机抽取的我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不良反应患者250例,分析其不良反应具体情况。结果变态反应为53.2%,胃肠道反应为29.6%,血液系统反应为7.2%,肾毒性反应为5.2%,肝毒性反应为4.8%;不良反应原因中,用药前后饮酒为45.2%,饮食习惯所致为16.4%,个体差异者为11.2%,环境因素者6.0%,情绪因素为14.4%,药物因素为6.8%。结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中不良反应存在一定发生率,对患者带来一定用药危险,需要做好对应的用药规范,做好患者行为规范与过敏史情况的了解。

  • 标签: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不良反应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170例,将其设定为耐药组,并取同期收治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188例,将其设定为敏感组,对两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相较于敏感组,耐药组的神经外科以及重症监护室(ICU)的患者占比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敏感组,耐药组的脑外伤以及脑血管意外发生率更高,且复数均感染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耐药组,敏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病情恶化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开展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先前应用碳青霉烯类、留置鼻饲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以及机械通气为导致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并不具备特异临床表现,同时治疗难度大,预后差,临床治疗需对抗菌药物进行合理选用,并控制好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碳青霉烯类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使用临床药学服务的过程中,对于促进头孢类抗生素使用合理性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随机抽取了106例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本院接受头孢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案均分为2组,各53例。其中,参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头孢抗生治疗,研究组于治疗过程中给予临床药学服务,比较两种方案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用药的合理性明显更高,数据于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在不合理用药的类别上,主要存在着用药、用量、用法及配伍等方面的问题。 结论 临床药学服务在头孢类抗生素使用中的应用,对于提升用药合理性有明显的效果,有利于促进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提升,有应用价值。

  • 标签: 临床药学服务 头孢类抗生素 使用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从2019年12月-2021年7月,我院接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抽取80例,统计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患者16例,发生率为20.00%。包括肠胃道反应7例,肝肾毒性反应2例,变态反应4例,血液系统反应3例;分析诱因,和超剂量用药、重复用药、未药敏试验、无指征用药有关。结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使用期间,重复用药、超剂量用药等因素会引发不良反应,临床医师应合理用药,做好应急预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

  • 标签: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不良反应 预防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头孢类抗生素控制过程中临床药学服务在合理应用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中共选取142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均在治疗期间使用头孢类抗生素,采用盲抽方式将其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71例患者,前者采取常规管理模式,后者营养临床药学服务,对比实际管理效果。结果:经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不合理与用药现象为8.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4%(P<0.05)。结论:对于使用头孢类抗生素临床治疗的患者而言,临床药学服务的运用可有效提升用药的科学合理性,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 标签: 临床药学服务 头孢类抗生素 合理用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儿童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接诊的100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人进行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50人选择红霉素,对比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较对照组好,组间存在差异性(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针对儿童肺炎治疗中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效果好,能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大环内酯类 抗生素 儿童肺炎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儿科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1年6月-2023年10月开展研究,本院将接收并治疗的儿科支原体肺炎患者150例儿科支原体肺炎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为A、B两组,每组患者各75例。A组:多西静脉滴注,B组: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家属对于治疗的满意度。结果 A组患儿应用多西静脉滴注效果好于B组患儿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的治疗,有效率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家属和B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度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多西治疗儿科支原体肺炎患儿诊断率较高,可有效的为医生提供有效数据,可作为儿科支原体肺炎患儿诊断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儿科支原体肺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临床药学服务在头孢类抗生素合理使用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该院2022年06月-2023年06月期间收治的需使用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60例,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由医生或护士进行用药指导,研究组由临床药师实施药学服务,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6.67%用药不合理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6.67%,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咳嗽缓解时间、咳痰缓解时间、抗生使用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有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学服务在头孢类抗生素合理使用中,可减少用药不合理情况发生,可加快患者症状缓解,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药学服务 头孢类抗生素 合理使用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