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药师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卫生服务中心病区的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搜集相关文献中的国内医疗机构在管理高危药品方面的经验和方法,建立高危药品管理小组进行药品管理,由药师进行指导监督并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对2016年和2017年在高危药品管理上出现问题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7年在高危药品管理缺陷发生率和用药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5.48%、36.07%,较2016年的16.67%、18.92%均出现了明显的降低。通过对护理人员的高危药品知识和管理工作进行考评,2017年的考评得分要明显高于2016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让药师介入到病区高危药品管理当中,能够使医护人员在高危药品的使用和管理上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帮助临床病区建立高危药品管理体系,有效的保障了临床用药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他汀类降脂药品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的100例服用他汀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不良反应药物和类型。结果在100例不良反应报告当中,存在男性52例,(52%),女性48例(48%),年龄在50-80岁之间的中老年人患者80例(80%)。有32例(32%)患者为原有疾病,其中有2例为心肌梗死,2例高血压,3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13例为脂肪肝,7例为肝硬化。国产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进口药物,肝胆系统的不良反应占据22%,胃肠道占比例42%。结论临床上要对他汀类降脂药品进行严格使用,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需对这一内容提高重视力度。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我院不良反应(ADR)病例,分析总结发生规律及特点,指导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上报的115例ADR患者的一般情况、过敏史、给药途径、致敏药物、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情况,采用统计学方法总结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原因。结果115例患者中,男性61例,女性54例;年龄以大于60岁居多(55.65%);3例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2.61%);吸烟史、饮酒史77例(66.96%);静脉给药居多88例(76.52%)。因果关系评价结果为很可能78例(67.83%),可能37(32.17%)。致ADR药物主要类别为抗肿瘤药(66.09%)、抗微生物药(8.69%);ADR临床表现以血液系统92例(80%)为主。结论需加强ADR的监测以及报告工作,进一步掌握给药途径、适应证、用药禁忌证及患者过敏史,规范抗肿瘤药物的使用,确保临床安全有效用药。
简介:摘要目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对药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报告分析评估及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度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干预方法和措施,可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机构管理者对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工作的重视、加强卫生行政部门的督导。方法对比分析干预前后用药的合理性、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知度、行政管理干预的方法。结果干预后,不和理用药例数下降,护理操作冲管率达100%,药师干预率100%,卫生行政部门对全师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工作督导率为100%,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对十四家医疗机构开展培训2次。结论在采取干预措施后,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拓宽药师为患者和医师及护士的服务内容、提高医疗机构管理质量有一定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