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94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心血管内科未感染患者94例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心功能、侵袭性操作、抑酸剂应用、抗生素应用情况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中泌尿系统感染患者13例(13.83%)、胃肠道感染24例(25.53%)、上呼吸道感染18例(19.15%)、下呼吸道感染32例(34.04%),及皮肤软组织感染7例(7.45%)。结论医护人员应对有合并症患者进行实时监控并重点保护,并进行严格的侵入性操作,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应进行药敏检查,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科学的指导,促进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进行安全管理的措施,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安全保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患者24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差错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在住院期间,对照组中出现护理差错的患者占25例(20%),在对照组中对于护理过程十分满意的患者占34例(28.3%),对护理过程比较满意的患者占57例(47.5%),对护理过程不满意的患者占29例(24.2%)。研究组患者出现护理差错的患者占3例(6.7%),研究组患者对于护理过程十分满意的患者占96例(80%),对于护理过程比较满意的患者占22例(18.3%),对于护理过程不满意的患者占2例(1.7%)。结论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采取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有效的减少了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为患者的早日康复提供了安全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血管内科患者出现感染的临床治疗原因并提出相应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共140例,其中感染患者70例,未感染患者7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状况、治疗方法、临床资料等记录做回顾性分析,在完成分析对比后,将对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的临床治疗感想进行总结。结果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中,有合并症感染共46例,占65.7%,抗生素感染共52例,占74.3%,抑酸剂感染共22例,占31.4%;在对照组患者中,合并症感染共17例,占24.3%,抗生素感染共17例,占24.3%,抑酸剂感染共22例,占31.4%,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感染患者,要在临床治疗中慎重使用药物,做到对感染的抑制甚至消除。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血管疾病的诱因与内科护理效果。方法抽选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观察疾病诱发原因以及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包括气候变化,也就是季节性因素、运动量的增加、患者突然情绪发生变化、高血压等原发病等;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0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包括气候变化、患者情绪波动、原发病等,针对此类疾病患者在心内科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护理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更好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心血管内科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方式,将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为(4.87±1.50)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88±1.57)d,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7.80±1.86)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11.52±2.07)d,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67%(74/7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6.67%(65/7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应用优质护理可以将患者的康复进程显著增加,将住院时间有效缩减,降低医患出现纠纷的几率,将护理满意度有效提升。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综合性医院心血管内科神经症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医院接收的心血管内科神经症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时间,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 心血管内科神经症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的心血管内科神经症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精神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各项诊断和治疗数据,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心血管内科神经症患者的诊治方法要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上心血管内科神经症的诊治较难,医务人员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综合各种鉴别诊断方法进行诊断。同时,治疗过程还需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干预和精神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对比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运用优质护理模式的实际效果。方法在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所有患者中随机选取98例患者实施研究,分成常规组和优质组,每组49例患者。98例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优质组患者加用优质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优质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比常规组患者短,P<0.05;优质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更短,P<0.05;优质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运用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可能产生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来避免心血管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方法选取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对60例患者的情况进行跟踪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于此对10位参与了这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包括医院、患者自身、医护人员,其中医院的护理人员所占比重最大,最为突出的影响因素是护理工作者缺乏专业的护理专业知识。结论对于心血管内科护理有很多不安全的影响因素,要避免这些因素需要医院、护理人员、患者的共同努力。因此,我院应切实加大对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培训,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疾病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改进对策。方法选取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2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不安全操作),其中有3例为医院所导致的不安全因素,占10.71%,11例是患者自身所导致的不安全因素,占39.29%,14例为护理人员所导致的不安全因素,占50.00%。结论心血管疾病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主要来源于护理人员的违规操作,因此,应当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