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生明,廉生威”,廉洁高效的政府是政治、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根本基础,也是众望所归。当前,腐败已成为众矢之的,群众对之深恶而痛绝,可以说,腐败现象已直接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与执行力。如何打造诚信、高效、廉洁的政府是一个长久的课题。
近年来,我市开展的各项活动无疑是推进“廉洁政府”的重要杀手锏。比如通过开展“部门服务基层、推进效能革命”活动,各机关职能单位自查深省,各出新招,通过明察暗访、效能问责处理给机关作风建设打了一剂清醒剂,“效能革命”初见成效;比如通过开展“权力清单清理”与“中层干部满意工程”着力推进效能提速与政令畅通;通过开展廉政歌曲歌咏大赛,唱响正气歌,树立 “廉洁富阳”的强烈意识;通过开展“基层点题、部门解题”活动,使各部门更关注民生、关心基层,增进部门与基层的感情;通过开展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全程代办服务,破解“办事难”,推进项目办事进程,改善项目投资环境,推进政府为民服务理念等等。通过这些抓手,有效改变了以往公务活动中的一些不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效能低下等不良现象。
但是我们仍清醒地看到,各项行动虽然对机关作风进行了有效整治,但不正之风纠而复生现象还是时有发生,违反“四条禁令”现象屡禁不止,长期以来富阳已无形中形成了一种不良地域文化,要办事,就去找熟人,要办成大事,不出点“血”是不行的。个别干部还存在办事不公现象,对自己有利的或领导重视的,效率就高,反之,则拖延扯皮,效能降低等等。
试探腐败之根源,有“官本位”思想的作怪,有机制、体制之诟病,亦有效能监督不力等各种因素,如何通过各项活动,实现政府工作“提速、提质、提效”,笔者以为必须从思想上、制度上、执行上、领导层面这四个层面一并加强。必须这四个层面,四个轮子一起转,才能加快政府机关的廉洁、高效运转,以“四轮驱动”,推进“廉洁高效政府”建设进程。
一 、第一轮:思想上,树立廉洁、民本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是成败的关键。机关干部中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因循守旧、形式主义、得过且过,还是以权谋私、失职渎职,根子都在于思想、在于观念。因此打造廉洁高效政府首先必须是观念的革命,要摒弃“我是官、你是民”的思想,以统治者自居,高高在上的形象。我国古代就有“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古训,邓小平说,“我是人民的儿子”。作为国家干部,没有民本意识就意味着忘本,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只有真正扑下身子为群众办实事才能得到组织和人民的认可。只有心中装着群众,时刻想着群众,为群众谋利益,才不会为了一己私利为所欲为,忘了廉洁从政这个根本。
如何加强干部“廉洁、民本”意识的观念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对干部行之有效方法加以培养与教育。
一是注重培养正确心态。一些“落马”的干部在忏悔录中写道:认为自己能力素质都不比一些企业老总差,却没有富起来,心态不平衡,……后来,对于别人送上来的礼金也逐一笑纳了,直至东窗事发等等。因此一个干部再知识,再有能力,没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健康的心态是不行的。只有拥有一个平淡的心境和健康的心态,搞起工作来才会轻松自然,心敞亮了,办事才能把握住方向、把握住尺度,对人和事才能做到不分贫富,不分巨细地平等对待,才能谨慎对待权力、淡泊名利、警惕诱惑。
二是注重修养,勤于学习。一位哲人说过:“一切才能都要靠知识来营养”。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益,作为国家的干部,要少一些休闲娱乐,迎来送往,喝酒打牌,多一份“权力、责任、荣誉”。 要加强知识更新的连续性和超前性,这样才能够保持智慧的头脑,才能具备敏锐的思考能力、辨别能力,才不会被时代淘汰,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通过不断的学习,加强自身修养,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三是注重考虑群众利益。政府在决策与办事过程中,少做一些好大喜功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多做一些利长远,多做一些“富民、惠民、利民”项目,以群众利益为自己办事的第一指南,真正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真正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从政意识。
二、第二轮:制度上,强化规范化建设。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制度好,使坏人做不了坏事;制度不好,好人也会变坏。所以说,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这是反腐提效的根本所在。
一是严格规章制度。一些腐败案件警示我们,腐败往往是钻了管理制度的空隙和漏洞。无论是招投标中的“暗箱操作”,还是物资采购中的回扣,只要制度上有“空白”,腐败的“病原体”就会滋长。因此,抓住腐败易发的环节,严格规章制度,加强廉政制度的规范化建设才能做到事前监督,为关口前移打下了扎实基础。
二是注重“廉洁政府”平台建设。对所有办事程序、权力清单要进一步清理,真正让权力在制度下执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事实证明,我市各部门开展的重点岗位权力清单清理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与高度评价,可以说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为机关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依据。
三是加强电子政务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已经进入网络化时代,传统的政府组织形式及运行方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群众日益要求政府提供更快捷、方便和自主的服务,渴望通过信息化的政府获取更多的行政信息,提高政府行政工作的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政府通过电子政务,公布政府的重大活动或重要事项,以及政府机构核心权力的行使,如事权(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计划,政府的重大决策和行政审批等)、财权(政府财政预算、决算情况,大额度资金的分配,重要物资政府采购等)、人权(干部选拔任用、公务员录用、机构改革人员分流等)等,为公众了解更多的政务信息创造了条件,使政府行政活动始终置于政府内部及公众的监督之下,促使行政机关必须改变原有的监控模式,改变传统行政中以事后查处为主的监督方式,实行事前监督和全过程监督,进一步强化自律式的管理机制。这样,不仅减少行政机关在传统公文形式下滋长的衙门作风,而且促使行政机关自觉地实行对其行使权力的制约,扩大了公众参政议政的范围,使公众进行便捷、及时的沟通,鼓励公众参与政府活动,形成对政府的有效监督和制约,促使政府管理与服务更加简便、务实、高效和廉洁。实施电子政务使企业、公众可以不受地点、时间的限制,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和掌握政府的方针政策、迅速了解政府机构的组成、职能和办事章程,提高了政府服务的及时性,增加办事执法的透明度,降低公众进政府办事的“门槛”,实现了政府与公众双向、直接的沟通和互动,从而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