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7-28
/ 5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十分丰富,尤其是他对学生的管理理论很值得我们借鉴。他的学生管理观集中体现在既要善于管,也要敢于管,还要敢于放,管与放要结合起来,管中有放,放中有管。本文就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谈谈认识。
一、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中得到启示
陶行知先生主张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强调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受到教育。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关于“生活即教育”,他是这样说的:“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并且说“生活决定教育”。在他看来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
1.用生活来教育。陶行知深信生活是教育的指南针,是教育的中心。这就是说,生活与知识、生活与教育,生活是第一性的,生活是教育的主语(鲁洁语),“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其一,生活是教育的大课堂。课程改革就是要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和火热的社会,在实践中学习。其二,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往我们把课程、教材当做世界,现在要把世界当做课程、教材。其三,生活中的人们应该是我们的老师,向生活学习,包含着向生活中的人们学习。
2.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这是说教育的目的。教育是为了生活,为了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正如陶行知所说:“生活教育是运用生活的力量来改造生活,它要运用有目的有计划地生活来改造无目的无计划地生活。”为了改造生活,必须有工具。陶行知说:“空谈生活教育是没有用的。”应怎么办?要发现、制造和运用生活工具。
3.与生活相联系,是为了摆脱书本的束缚。陶行知先生认为,“实际生活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解决”。“‘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理论已充分证明,只要走进生活,教育就将变枯竭为鲜活,变苍白为丰富,变无力为充满活力和魅力。
二、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生活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顺利进入普通高校、独立学院,接受高等教育。在高校中,由于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他们显现出了自己的发展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少数民族特学生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宗教信仰。少数民族学生都有自己独有的民族宗教信仰。藏族学生信仰佛教,新疆学生信仰伊斯兰教。穆斯林每年都有自己的重大节日,在规模最大的三个节日里,他们都会采取不同的形式隆重庆祝。
2.生活习惯。由于宗教信仰和生长环境不同,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其他学生存在明显差别。在饮食习惯上,新疆学生尤为明显,他们进餐的地方必须是清真餐厅或者清真餐馆。而藏族学生喜欢用代表自己民族信仰的藏饰,包括一些脸谱、图腾之类装饰自己的寝室;并且藏族学生整体上自由散漫,这也与他们从小的生长环境有关。无论是新疆、内蒙,还是西藏的学生,他们在家乡,大部分住在闭塞落后,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多年的游牧生活,使得他们居无定所。  
3.交际关系。藏族和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喜欢小团体聚聚,即:他们大部分时间只跟自己同一民族的同学在一起。同民族的同学聚集在一起,交流也都用本民族语言,与其他同学交流很少。甚至因为生活方式、饮食等各个方面存在差异,其他同学由于不了解,彼此都会觉得有差异,感觉交流困难。  
4.学习方面。学习是学生的本职,对于这些少数民族学生来说也不例外。由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自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造成这些学生学习基础、成绩普遍较差。究其原因,一方面,他们的汉语基础较差,从小学到高中接触的基本上是本民族语言或者是读的民族学校。到了高考又没有上分数线,由于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优待,实施降分录取,就来到了高校或者是独立学院的少数民族预科部,经过一年的学习,考上了大学,实现了边远地区几代人的梦想,圆了大学梦。另一方面,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与其他学生相差很远。他们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公共必修课上。这是因为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英语学习,并且很多学生从高中才开始接触英语,计算机就更不用说了。进入大学之后,一些课程的难度远远超出了他们接受的能力范围,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和那些复杂的计算机程序让他们学习起来感到非常吃力,导致成绩不理想。
5.少数民族学生来源广,习惯不同,民族团结教育是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民族团结问题能不能处理好,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安全稳定。因此,民族团结问题敏感性增加,对学校处理好民族团结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构成了锻炼学生、提高其与多民族同学和谐相处能力的平台。
6.少数民族学生求知欲高,文化程度各异,引导学生按需发展是管理工作的重点。少数民族学生,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好,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有的学生家庭有背景,就是来拿个文凭,就业不是问题。有的报着远大理想而来,想将来有所作为。但是由于学习目的,学生的文化程度的差异,特别是英语、数学、计算机水平,差距明显。学生文化程度上的大跨度,对管理工作的细致化、个性化提出了要求。如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进一步激发并巩固其可贵的求知欲,使之在大学期间发挥主导作用,进而能成为学生成才的正面积极因素,要求管理工作予以积极回应并有效加以解决。

7.少数民族学生多才多艺,自我展现意识好,激励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是管理工作的突破口。以重庆的某所独立学院为例,3000多少数民族学生来自全国50多个民族,为了使这些学生在体育、才学、才艺方面表现得更为出色,也为多学科学生相互了解、交流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学生管理工作的经验证明,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学生的特点,“扬其所长”,不仅会加深师生互动过程中的信任与理解,也会对“补其所短”的工作形成积极影响,是管理工作打开局面的重要突破口。
8.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经济困难,个别学生有自卑心理,为学生提供必要帮助是管理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少数民族学生来源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经济困难的现实从根本上没有改变。再加之他们因语言、文化传统等明显差异,使他们在校园外找一份合适的勤工俭学机会又少。经济的困难让个别学生心理上很自卑。这种自卑心理对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学习形成阻碍,也给管理工作带来不稳定因素。
三、怎样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工作
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不宜脱离学校学生管理的整体来开展,在管理制度上应与其他学生保持一致,而且要明确以二级学院为主体,学校有关部门协调支持来实施管理。
1.注重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理想信念教育管理
随着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增多,高校和独立学院非常重视加强对学生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情、国情和国家的少数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定期举办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月、活动周。通过集中活动,以学术报告、辩论会、知识竞赛、文艺晚会等形式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传播相关民族知识,教育少数民族学生乃至全校学生牢记民族团结,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共同创造民族团结的和谐氛围。在“3.14”拉萨事件、“5.12”汶川大地震期间以及“4.14”玉树地震、“6.4”、“7.5”等重大时刻,教育管理工作者深入学生,讲解民族政策,讲明事实,分析道理,引导学生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上去,稳定了学生情绪,维护了校园、社会的安全稳定与和谐。让学生们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文化、对社会主义道路有认同感。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民族政策、民族团结、少数民族生活习俗及文化传统的宣传,让汉族学生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以减少汉族学生与其他民族学生生活中的矛盾。让学生们感受到汉族学生离不开少数民族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离不开汉族学生;少数民族学生之间互相离不开。
另一方面,通过入学教育、党团活动、发展新党员及日常管理等活动,宣讲理想、信念,民族团结,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到民族团结之中,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树立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良好习惯,形成民族团结的和谐氛围。同时,认真设计党团活动,组织学生学习、宣传、践行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时事政治活动,锻炼党员、团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育骨干,激励学生树立正气,坚定自觉成才的志向。
注重德育教育。因为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摇篮。德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先生认为,封建教育只重视念书做文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至于气节品行教育丝毫不讲究。因此,他主张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更应注重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和人格教育。他指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做恶愈大。”由此,他进一步指出,德育主要之点就在于“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他提倡讲求“公德”和“私德”,强调良好公德能使集体、国家兴旺发达,不顾公德的结果是“多数人只顾个人私利,不顾集体利益,则这个集体的基础必然动摇,并且一定要衰败下去”。“私德”最重要的是廉洁,因为“一切坏心术、坏行为,都由不廉洁而起。”要求学生必然有一种高贵的品德成绩表现出来,既要讲“公德”又要讲“私德”。陶行知的德育思想是针对封建教育只重视“学而优则仕”和以“文章定功名”的强烈抨击和讽刺,是对旧教育的德育进行的一种全新创造。
在德育教育中,教会学生树立真善美。因为真善美是现代人生观的最高境界,也是陶行知先生执著追求的德育目标,还是人类社会伦理生活的永恒主题。现代教育要求德育工作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真善美的人。国际教育委员会也曾对21世纪的基础教育提出了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这些培养目标中可以看出,现代教育蕴含着现代人生观所追求的真善美的理想愿望。
求真、求善、求美是陶行知德育理论的真谛。在他看来,“真善美”是一个人最理想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它在德育中有着深刻的涵义。“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陶行知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提出的要求。他主张德育工作要教育学生在学习上、政治上刻意追求真理,使他们的个性日趋完善。在教育内容上,以真理育人;在教育态度上,以真诚育人;在教育主体上,以真人育人。他对教育工作者有更高的要求:“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要求教育工作者以自己的坦诚和无私奉献,使学生在灵魂深处“建筑人格长城。”他要求学生把自己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同人民大众利益结合起来,了解社会,热诚为社会大众服务,勇于牺牲自我。同时,处世应变必须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动”的坚强人格和百折不饶的精神。

德育归根结底是把德育内容内化为一个人内在的稳定的品质。而德育内化是否收到实效,关键在于遵循社会发展的变化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陶行知在生活教育实践过程中独具慧眼,坚持“教学做合一”。他认为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的三个方面,“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提出的这种独具特色的德育方法,不但丰富了生活教育理论,更为提升现代道德和精神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会学生学做真人是陶行知先生长期教书育人的一整套教育思想理论与方法,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至今仍然熠熠生辉。
2.教育管理的“严”,是对学生真正的爱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指出教师“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只有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教育管理才会提高,才能实现高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对日常的教育管理要严。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没有特别的管理制度,所有学生都按照学校制定的学生管理规定统一进行管理。在课堂教育管理方面:一是任课教师教书要育人,要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坚持点名制度,三次课不到的,没有平时成绩,一学期三分之一的课不到的,不能参加期末考试。在课堂教学中,不允许上课时讲话、睡觉、收发短信、接打电话、听MP3、随意进出教室的现象出现。通过严格课堂管理,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二是通过开班会、周日晚点名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三是实行班主任点名,班级纪检委员考勤;学校学风建设督察小组查课的制度,加强纪律约束。四是坚持听课、查课,提高课堂管理的力度。
在学生违纪方面,学校既要以教育为主,又要“严”字当头。对于非原则性,影响不严重的事,以教育为主。对于事件性质恶劣的情形不能护短,一定要严肃处理。高校要重视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教育和管理,具体的措施:成立少数民族事务部,协调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搞好日常的管理工作,通过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方法,来协助学校搞好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工作。
在宿舍管理方面,高校以二级学院为主,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要求与其他汉族学生的要求一致。二级学院实行按专业集中住宿,不支持少数民族学生集中住宿要求。按专业集中住宿的好处是使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同吃同住,互相交流了解各民族的文化、习俗,在学习上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生活上互相帮助。
总之,管,就是加强和完善常规管理。主要是指经常性的规章制度管理,包括学习、生活、工作、劳动各方面的管理。
3.教育教学管理有“放”,进行研究性教学  
陶行知认为只要“把他们的头脑灌输成科学化”,就能“使他们为自己创造,为社会创造,为国家创造,为民族创造”。为此,他主张进行“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因此,高校要改变以单一“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性教学设计,通过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等形式,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行不断分析和探究,鼓励质疑批判和发表独立见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知识,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开放式教学,其具体办法和形式多种多样,如发现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情境式教学、支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合作教学、案例教学、随机访问教学等。
4.在课堂教学管理上的“放”,是精心培育学生的“三自”意识。即:自主学习、自我规范、自信展示。
自主学习是培育“三自”学生的基础。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觉主动地发现、探索、理解、运用知识,自觉学习,学会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跟我学”为“我会学”。把学习视为自己的天职,把学习当作成长的乐趣,对正在学习的内容很好奇,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任务完成后自觉反馈,分享成功的机会。教师要从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教会学生自己学,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我们要遵循友善用脑理念和教学的客观规律,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智力、兴趣、性格,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特点、需要、条件进行学习。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利用课堂主渠道,以先进的个性化教学策略和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种种友善用脑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健康的自我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学习品质,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教师通过课堂、班会等形式渗透理想信念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尊重学生生命发展规律,健全其人格,建立其良好的自我意识,提升学习效能。我们课堂教学内容要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通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趋向,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自我规范是培育“三自”学生的关键。自我规范强调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在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学生仅有好的学习成绩、有一点才能远远不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美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才能拥有光明的前途。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陶行知认为,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人文素养的养成教育,要渗透到人发展的全过程、全方位,从日常生活入手,从点点滴滴的行为举止抓起。根据学生身心特点,教师既要求学生以《思想道德规范》、《日常行为规范》、《礼仪规范》等作为自己的基本行为准则。同时,又从学校实际出发,在老师指导下以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们共同讨论、商量制定“三自”学生管理评价和激励的规则。如制定《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三自”学生文明素养评估方案》、《友善用脑个人学习机制》、《寝室文明公约》、《学生成长记录表》等,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学生的个性与魅力,丰富自我规范的手段。为了严格执行规范,学校和班级要健全监督系统即:自检、互检、班干部检查、班集体检查、教师抽检和反馈系统。个别讨论、信息反馈、学生每日、周、月都要对规范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公示,学校和班级及时总结表彰,并落实具体的办法和补救措施。
自信展示是培育 “三自”学生的核心。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也是展示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实现的时期,我们应当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做学习的主人,展现自我和实现自我。
自信展示是指学生要勇于善于表现与表达自己,既能把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优点等自信展示给大家,又能把自己的疑惑、思考、探究和学习过程与大家分享与交流。
陶行知先生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而教的法子也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即教师要允许学生讲,允许学生问,也允许学生做。因此,教师需要让学生自己学会总结、概括所学知识的原理和结构,如通过研究专业课目录自己总结已学知识的框架等,让学生自由地自信展示学习过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展现自我。同时,教师要重视赏识教育和情感教育,经常用“你真棒”!“你又进步了”!“你肯定行”!这样鼓励性的话语,尽量为学生多创造一些体验成功的机会。我们要突破“课堂中心主义”,按照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论,把家庭的、学校的、社区的、自然的、现实的及与网络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课堂教学由学校向社会、家庭延伸,由课内向课外延续,促使小课堂与大社会的沟通,将丰富多彩的美好生活呈现给学生。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事研究、探究和体验学习,以“做”为中心,解放他们的眼睛、头脑、双手、嘴巴、时间和空间,“手脑合一”,进行实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善于思考、自信展示的意识和习惯。学校可以设立“文明监督岗”、“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督察小组”和“安全小卫士”、班级形象大使、学生志愿者,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各项竞赛活动,充分展示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5.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会学生学做真人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一生所致力的事业,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追求这教人求真和学做真人的自由教学的事业。在这一事业的实现过程中,无论对于先生还是对于学生,必须特别强调的素质都是:创造、实践。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陶行知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必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教学做合一”,注重教学实践。陶先生倡导“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即: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他提出“以教人者教己”的原则。他用自己躬身实践的体会,归纳出一条重要的学理: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之亲切。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使人明白,自己就自然而然要格外明白了。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
“教学做合一”正确地反映了教学的客观规律,其基本精神是手脑并用,学用结合。只有“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候,同时用脑去想”,即“劳力上劳心” 才有可能进行创造和发明。这就启示我们教师在创新教学过程中应做到:(1)把发展学生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变严肃枯燥的课堂气氛为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法。(2)鼓励创造性、研究性的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人人参与到学习活动中。(3)重视学法指导,加强学生学习自控能力的培养。(4)重视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6.实行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培养  
陶行知先生指出“天生蒸民,有智愚强弱之不同”,教育必须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如有特殊才能的,也应加以特殊的教育,使其才能能充分发挥”,以期“各得其所”。基于这一认识,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教学,各扬其长,各得其所,学生学得轻松活泼,毫无困倦之感。如今的高校教学更应因材施教,创造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统一教学计划、统一学制、统一管理的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把统一要求与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结合起来,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构建完全学分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基础,体现创新,避免重复,为大学生成长和个性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要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构筑宽厚的基础平台,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基础、人文社科基础、自然科学基础、专业基础等。课程可按模块分类,分层次设置,拓宽专业口径,压缩总课时,扩大选修课比重,为每个学生提供灵活自主的学习和发展空间,使不同层次、不同发展方向学生的需求得以满足。
7.关于少数民族学生干部的培养
认真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学生干部,是有效开展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保证。在学校、二级学院学生会和班级中,少数民族学生干部应该占有一定比例,要选拔在少数民族学生中有威信、有影响力的学生担任干部,并创造机会让他们锻炼。少数民族学生干部最好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进行选拔,选拔后要定期组织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理论培训,比如对我国民族政策理论的学习、民族团结观念的学习等。其次,是业务技能和管理方法的培训。委以重任,他们将会全力以赴,积极协助学校和老师开展工作。
8.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好务
进一步改进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服务设施。针对新疆维吾尔族、回族等民族学生,学校应投入建设专门的清真食堂,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聘请少数民族厨师为学生服务。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那些有着特殊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学生,在生活饮食方面与汉族学生有着较大差别。例如: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有少数民族学生3000多人,学校非常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习惯,在学生宿舍区建设了几个清真食堂,并有一些少数民族的厨师为他们服务,以方便学生就餐。对于个别在伙食上有特别要求的学生,厨师们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吃好了,生活问题解决了,就没有什么情绪和矛盾,自然会安心读书。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思想上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思想。在生活上通过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困难补助、勤工俭学等方式,给予资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找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与他们结对子,开展“一帮一”活动,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学习,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9.以活动为载体,加强课外活动管理
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和管理工作,在重大的少数民族节日,组织学生开展体育竞技、青年歌手大赛、少数民族服饰表演等活动,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让少数民族学生有展现自我的舞台。同时,让学生们在享受愉悦之中,快乐的生活、学习,健康地成长。
综上所述,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寻求一种最大化的契合。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来指导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使后者更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同时彰显陶行知思想的伟大和精深之处;用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具体管理工作来论证前者,使后者更具特殊性。此指导和论证的过程,陶行知思想对于教育的重大意义会凸现出来,也会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和管理起到重大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文中引文均摘自《陶行知全集》、《陶行知文集》
[2]作者:未知.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文章来源:网络 2009、12
[3]作者:李珊珊.浅析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及管理.来源:教师理论研究2008、7
[4]刘丽丽.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黑龙江史志、2007、12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育才学院工商学院 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