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在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2004~2005年发病的住院病例98例,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6~12个月,3 g/次,2次/d;12~24个月,3 g/次,3次/d。结果 给予参苓白术散治疗后在总有效率、止泻和缩短病程方面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参苓白术散在治疗秋季腹泻中疗效显著。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病、多发病,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原因之一,目前缺乏特效治疗。笔者用中药参苓白术散治疗秋季腹泻,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全部病例为2004~2005年发病的住院病例,年龄6~24个月,共入组合格病例98例,男63例,女35例,除外患有贫血、佝偻病、肺炎等其他疾病的急性腹泻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示,进行完全随机化分组。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42例。
1.2 实验室检查
治疗前及治疗后72 h,收集患儿新鲜大便,做大便常规、培养。治疗前全部患儿大便常规:稀水或蛋花汤样便89例,稀糊便9例,见脂肪球21例,偶见白细胞5例,余正常。大便培养均阴性,尿素氮、肌酐正常。全部符合秋季腹泻诊断。诊断标准按《儿科学》第6版。
1.3 用药方法
对照组:给予补液、利巴韦林、蒙脱石粉剂、双歧三联活菌,合理喂养,禁用抗生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6~12个月,3 g/次,2次/d;12~24个月,3 g/次,3次/d。
1.4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第二届全国小儿腹泻会议制定的标准。(1)治愈:经治疗后24~48 h,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腹泻次数减少至≤2次/d,大便性状恢复正常。(2)有效:经治疗后48~72 h,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腹泻次数减少至≤4次/d,大便性状比以前改善,且水分明显减少。(3)无效:经治疗72 h临床症状几乎无改变或加重,大便次数及性状无明显好转。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及病情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儿腹泻性质及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表1 两组一般资料及病情比较 (略)2.2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略)
2.3 两组总疗程比较
治疗后两组平均退热时间及止泻时间、总疗程比较见表3,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表3 总疗程比较 (x±s,天)
3 讨论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是秋冬季小儿腹泻最常见病原。此病腹泻发生机制为:(1)病毒损伤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引起吸收障碍性腹泻;(2)糖类消化不全引起的高渗性腹泻及钠离子葡萄糖偶联转用障碍;(3)肠分泌增多引起的分泌性腹泻[1]。此病治疗包括口服补液、肠黏膜保护剂、肠道微生态调解剂、抗病毒药物等。病死率已极大地降低,但病程仍较长,影响了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苓白术散方剂中以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配伍山药,佐以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湿,桔梗宣肺利气既通调水道,又载药上行,以益肺气。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补其中气,渗其湿浊,行其气滞,恢复脾胃受纳与健运之职,则诸证自除。参苓白术散通过健脾和胃、益气养血、补中化饮作用促进胃肠道正常消化、吸收、蠕动,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力,起到抗病毒止泻作用。陈军林等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难治性胃泻,提示中药健脾益气和温补脾胃,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2]。焦富勇提出中草药已被证实具有免疫调节的特性,能增加轮状病毒性肠炎恢复期患者血中TNF-α的水平[3]。通过临床观察,治疗组用药后在总有效率方面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在治泻和缩短病程方面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表明参苓白术散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可明显缩短患儿发热腹泻时间,提高治愈率,增强免疫力,利于患儿正常发育。关于参苓白术散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观察,已有报道[4,5]。通过与不同的对照组比较,均显示了较好的疗效。而且治疗中没有任何不良反应,所以笔者认为参苓白术散治疗秋季腹泻有明显优势,且药源丰富、价格低廉,利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3-294.
2 陈军林.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难治性腹泻54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1):55-56.
3 焦富勇,康华,王可胜.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2,13(1):44.
4 方文清.参苓白术散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18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21):2106-2107.
5 林珍莲.参苓白术散炒煎治疗婴幼儿腹泻.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4(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