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刘俐俐
【作者简介】刘俐俐,女,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地址:天津市,邮编 300071。
【内容提要】通过考察中国当代民族文学中文化身份意识的淡化乃至被遮蔽,经由觉醒到深化等阶段,以及这样的主体变化过程对文学的复杂影响,我们发现,民族文化身份意识中包含有民主意识,并演化为自蒙追求;民族文化身份中文化因素从单一向多重的综合将成为趋势;当代中国文学的整体性作为一种始终存在的力量,制约着民族文学文化身份意识的人道政治追求的必然性。这三个方面所形成的合力,是可以避免单纯的身份政治,而延伸出差异意识乃至建立人道政治的。民族文化身份作为一种边缘性存在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 要 题】理论新视界
【关 键 词】民族文学/文化身份/人道精神/身份政治
【 正 文】
在后殖民理论对族裔问题和文化归属问题的思考中,文化身份问题浮出历史的地表,其所激发出的灵感,不仅是作为一种研究路径被引入文学研究,而且激活了第三世界和前殖民地国家的作家和人文学者的民族意识。但是问题也相应地被提了出来,即文化身份意识有可能走向单纯的身份政治。所谓的身份政治是以确立自己的身份为目标和原则的组织行动。在爱德华·萨义德看来,身份政治和人道政治的关系是,身份政治是维护被压制的身份所采取的第一步抗争,但它本身并不是抗争的目的。抗争的目的是实现人道主义,所以只有人道政治才具有解放意义,它的终极价值是身份政治所不能替代的。所谓人道政治,后殖民理论认为,有两个重要的特点:其一,淡薄是从改善人的生存处境的目的出发;其二,它不仅是社会改革的基础,而且更负有“启蒙”的任务,具有“启蒙”的意义。所谓差异意识,也是后殖民理论中一个有价值的思想,之所以强调差异,是为了避免简单地以逆反二元对立论来强调第三世界相对于第一世界的特殊性,从而再度落入殖民话语的逻辑控制之中。强调差异是从人道主义出发,为了人道主义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岂止是在第一世界对第三世界的关系上有差异,其实,差异存在于多种生存领域,只有意识到差异的普遍性,才能产生普遍性的批判和对抗意识,人道政治才能形成。文学中美学意味的生成主要来自于对人的精神追求的艺术描绘和传达,来自于对人的精神家园的勾画和期盼,从总的目标上,与人道政治是同一的,因此,对于民族文学中广阔的有价值的审美空间的形成,人道政治和差异意识是不可或缺的东西。
考察和研究民族文学中文化身份意识及其所发生的复杂作用,包括其能否避免身份政治及其可能的走向,当代中国民族文学是个极好的考察和研究对象。在诸多民族中笔者选取藏族文学和蒙古族文学为个案。首先,这两个民族特色鲜明、居住相对集中,聚集区一个是雪域高原,一个是辽阔的草原,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文化氛围对文化身份的形成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其次,这两个民族的文学发展,包括创作和文学批评,都有可描述的丰富对象和基本水平;再次,这两个民族文学的主体部分大都有双语背景,并且基本用汉语写作。
一、当代中国民族文学中的文化身份意识的历时性描述
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又可译作文化认同,是特定文化中的主体对自己文化归属和文化本质特征的确认。文化身份认同是与人的现代性分不开的。在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许多年里,身份问题一直没有成为社会成员对自身利益、自我建构和社会关系位置的自觉主体意识。而民族文学的文化身份意识更加淡薄乃至丧失,自然地在后来的文化环境中就有觉醒、恢复等阶段。淡薄乃至丧失的第一阶段除外,第二和第三阶段其实也是共时性的现象。本文将纵向描述,旨在勾勒出一个框架,以便进行比较性的描述。因而本文在归纳中是有比较的,在比较中描述出各民族文学的复杂性。
1.文化身份意识淡薄乃至丧失阶段。新中国之初,少数民族作家是在民间文学的营养滋润中走向文学的。民间文学给予了他们文学的热情和才华,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扎拉嘎胡、乌兰巴干、朋斯克等,还有用双语写作的敖德斯尔等,都描述过自己这样的文学背景。敖德斯尔说自己“生在一个文盲家庭里……上了中学,还不知道什么叫文学,……我所接触的唯一文化生活,就是那唱不完的蒙古民歌和充满浪漫色彩的蒙古民间故事以及拉四胡的民间艺人说唱的各种演义。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学,给了我奶汁一样的营养”。(注:吴重阳编:《敖德斯尔研究专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3页。)扎拉嘎胡也说自己在童年和幼年时期,经常通宵达旦地听蒙古民间说唱艺人演唱《蒙古秘史》和蒙古民间故事。这些民间文学所培育起来的初步文学修养和热情,成为动力,推动着少数民族作家汇入当时共同的文学潮流中,而这个文学潮流的基调,就是经过第一、二次文代会所定下的描写社会主义的新生活,描写社会主义新人。应该说,这个基调与全国各族人民对新中国的欢欣、对新生活的热爱和憧憬是相契合的。历史进程的共同性使少数民族作家自觉把用艺术表现新中国共同历史任务和历史境况引以为己任。比如玛拉沁夫就认为:“一个少数民族作家,应当写以歌颂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团结为主题的作品。”(注:转引自托娅、彩娜:《内蒙古文学概观》,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3页。)于是,历史的特定条件以及这一代作家自身的情感积累和指向,自然地使他们淡化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