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背景下农民工的社会适应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03
/ 5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到城市。如何让这些农民工成功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的一员,已经成为各个学科研究的热点,很多学者从社会排斥的角度探讨了农民工如何被城市排斥问题。笔者认为,农民工成功融入城市的关键是如何适应的问题,包括职业适应、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心理适应等,而影响农民工社会适应的因素主要包括制度障碍、文化障碍、社会排斥,以及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低、维权意识能力弱、行为修养不得体等,因此需要从国家、城市、农民工三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关键词:和谐社会;农民工;社会适应;环境障碍;个人素质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ng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millions of surplus peasants move to cities for working.How to let these peasant-workers integrate into cities and become members of cities has become a hot topic for all fields of studies and many scholars make studies on how peasant-workers are excluded from cities from the angle of social exclusion.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key for peasant-workers to successfully integrate into cities is how to adapt the living of cities,including professional adaptation,living adaptation,public relation adaptation,psychological adaptation,and so on.However,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adaptation of peasant-worker mainly include institutional barrier,cultural barrier,social exclusion,as well as low cultural quality,weak right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improper behavior and attainment and so on.Thus,the adaptation of peasant-worker can be solved from such three perspectives as national level,urban level and peasant-worker level.

  Key words:harmonious society;peasant-worker;social adaptation;environmental barrier;inpidual quality
  
  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的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是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经济社会影响最深远的事件之一。根据中国农业部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5年底,已经有1.2亿农村劳动力进入到城镇就业,进城农民工已经成为了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部分。未来二三十年是我国城市化的加速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到城市,他们能否适应并顺利融入城市社会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农民工从乡村进入城市,面对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了生存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适应和努力改变环境以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好发展的过程,就是农民工的社会适应。这既是传统乡村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相互碰撞的过程,也是我国相关法律制度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引起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笔者在对相关研究梳理的基础上,试图找出农民工社会适应的有效途径。
  
  一、农民工的社会适应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进城需要他们能在城市以市民的身份住下来,完成角色、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以适应城市生活,融入城市生活。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我国绝大多数农民工的社会适应水平较低,不仅影响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而且其存在的非适应行为,已成为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障碍。下面从职业、生活、人际交往、心理四个角度分析农民工在城市的适应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适应


  1.职业分布。调查显示,农民工从事的行业分布很广泛,差不多覆盖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其中又以建筑业、制造业、居民服务行业相对较多。在不同地区,农民工就业的主要行业也有所不同。在东部地区制造业的比重最大,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建筑业的比重最大。
  2.工作时间。农民工由于其在城市的弱势性,找工作相对较难,为了保住工作,即使在大多数情况下明知雇主所要求的工作条件比较苛刻,也选择默默忍受,工作时间普遍较长。根据调查,“没有休息日的调查者比例高达22.6%,月休息时间4天以下的占比例的52.7%,工作12小时以上的人占10%,工作9~12小时的人占44.2%,而符合国家规定的每天工作8小时的人仅占39.55%。”
  3.工作收入。农民工进入城市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多赚钱改善生活,因此可以说其对工作收入的满意度是农民工能否留在城市、融入城市的关键。根据国务院研究室2004年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在收入方面,我国农民工的月工资均比较低,主要集中在500至800元之间。尽管如此,农民工对目前的工资水平总体上认可,只有20%的人表示对现有的工资水平不满意。
  4.劳动强度。根据我国劳动部最新修订的GB 3869—83《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我国体力劳动强度分为四级。按照此标准计算,我国农民工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劳动强度都比较大,主要集中在3~4级之间。面对如此大的劳动强度,绝大多数农民工认为“可以接受”,只有少数农民工认为“现在的工作太累了,难以接受。”他们大多是未干过农活的新生代农民工。
  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农民工在城市的职业适应比较强,总体来说各个方面均比较满意。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农民工工作变动频繁,失业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农民工在劳动关系、劳动报酬和劳动保护等方面待遇不公平;农民工就业培训率低等等。
  (二)生活适应
  1.居住情况。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农民工主要有居住单位宿舍、工棚或工作场所、租住农民房屋三种方式,还包括租住单位房屋或市民房屋等方式,自购房屋的极少,而且这些居住场所往往是非常简陋,冬冷夏热,拥挤不堪,卫生条件差,安全性低下。
  2.消费情况。消费水平是反映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调查资料显示,农民工月平均支出绝大部分属于食物支出,占月平均支出的四成左右;此外住房、子女教育支出也占了较大的比例,约为四成;而娱乐应酬,医疗,嗜好类支出的比例较少,约占二成左右。这组数据反映了农民工的生活水准较低,维持在基本生存的水平,这与农民工的工资长期偏低直接相关。
  3.医疗卫生情况。尽管我国农民工群体是以青壮年为主,但是其健康水平也不容乐观。一方面是由于长期从事高强度的劳动,生活、卫生条件差所导致的身体素质下降;另一方面就是生病时能撑就撑,撑不住才去买药、上医院,使病情恶化。他们作为困难群体,收入水平低,经济条件有限,常常是应就诊而不就诊,应住院而不住院,结果“小病磨,大病拖”,酿成很多悲剧。
  (三)人际交往适应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而且这种需要是在满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之后的一种更高层次的需要。农民工的社会交往显示了其主动适应城市,在城市获得发展的积极性。在人际交往适应方面,农民工人际交往显现出跟城里人不一样的特点,表现为内倾性与封闭性并存、表层性与功利性并存、主动性与被动性并存,反映了农民工在人际交往适应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1.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存在网络隔离。大量农民工虽然常年居住在城市,但是他们与城市居民之间并没有很多的交往,无法建立起与城市居民相融合的生活圈子。在农民工与城市市民互动过程中,农民工更倾向于与城市市民交往,而城市市民对于与农民工的交往并不热衷。城市人对与农民工交往的不屑与歧视的态度,严重影响了农民工与城市人交往和建立感情的热情和信心。从而使农民工宁愿退回原来那种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形成了自我隔离。
  2.社会关系网络覆盖面窄。一是以血缘、地缘关系为主的初级关系网络,常因争执或摩擦,小事化大事,而且他们内部也可能因个人的小利益不断分裂或不断“优化”组合。二是在原有初级关系网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业缘关系为主的次级关系网络也因农民工工作与住处的不稳定而经常变动。每改变一工作和住处,在创造出新成员关系网的同时,旧的关系通常也会随之解散。
  (四)心理适应
  心理适应是进城农民工适应的最高等级,是真正融入城市的标志。与生存适应相比,农民工在观念、心态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的区别或者说差距是内在的,不容易趋同和缩小的。而只有农民工完成了心理上的适应,才算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适应过程。这种心理上的适应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
  1.身份认同与城市归属感。总的来说,城市农民工对自己身份的认定大概有以下几种:(1)认为自己仍然是农民。这种心态的农民工,认为城市只是挣钱的地方,自己的归宿还是家乡,即使有可能,自己也不愿留在城市。所以,尽管对城市和城市人有负面看法,心理也趋向稳定。(2)认为自己是“半个城里人”或者“说不上”。这两种心态的农民工,属于摇摆型,对去与留没有明确的打算和安排,一方面对留在城市生活抱有希望,另一方面又处处感觉城市与自己的距离。从适应的角度来说,这一类型的农民工基本上没有完成心理上的适应。(3)认为自己是“城里人”。这些农民工对城市和城市人都有比较正面的评价,并将城市定为自己的归宿,心境比较明朗积极,是心理适应最好的一种类型。


  2.社会接纳与主观幸福感。进城农民工感觉受到城市劳动力市场、政治、城市居民、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的排斥,没有被城市社会接纳,感受比较消极。尽管城市居民承认农民工对城市的贡献,但他们认为,农民工也是城市发展的负担,目前存在的较高失业率、犯罪率和工伤事故率以及城市环境的脏乱差等,都与进城农民工有关。这种不公平的社会环境,导致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与市民相比较普遍较低。
  通过对农民工身份认同与城市归属感、社会接纳与主观幸福感的考察,可以发现,农民工在心理层次上的适应比较低。
  
  二、农民工社会适应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关于农民工社会适应中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外部环境因素,也与农民工自身缺陷密切相关。其中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制度障碍、文化障碍、相关法律、规范的缺失等。农民工自身缺陷表现在如文化素质低、权益意识和维权能力不高、行为修养的不得体等。
  (一)制度障碍
  1.户籍制度。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体制是制度障碍的根源,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实行城乡分治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开放以后,尽管国家逐步放宽了人口流动的限制,但户籍制度至今并没有根本改革。虽然农民转入了二、三产业和城镇,但他们的户籍仍是农业户口,农民的身份没有变。由于不具有城市户口,农民难以进入城市制度体系之内,更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福利待遇。
  2.社会保障制度。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日益关注,部分地区对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状况有所改善,但总体情况仍令人担忧。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保险政策不够合理,社会保险的门槛大大高于农民工的支付能力,加之养老保险在不同统筹地区之间难以转移,失业、医疗保险无法接续,不能适应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特点,这就导致农民工在没有实现稳定就业的前提下热情受挫,处于两难的境地。此外,针对农民工的社会福利、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比较多的问题,使得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3.城市管理制度。首先,在城市进入制度方面,对农民工设置较高的门槛,而且农民工还要办理包括暂住证、健康证、上岗证等在内的一系列证件,费用高达上百元。其次,在城市生活和工作中,也会受到各种不合理政策和规定的歧视。城市规划未将农民工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纳入整个城市总体规划之中。再次,在城市管理人员方面,存在一些不合格的管理者,在工作中刁难、侮辱甚至伤害农民工。
  (二)文化障碍
  1.城乡文化冲突。在现代化的话语形态之下,农村文化往往是传统的、落后的、愚昧的,而城市文化则是现代的、先进的、文明的。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解构传统生活方式、重构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农民工接受了城市文化,大部分农民则选择在城市重建原有文化,这必然影响他们融入城市的速度。

 2.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中国的老百姓有着浓厚的“恋乡”情节,许多农民工确实缺乏主动融入城市社会的积极性。这一点,可以从每年春节大量的农民工不辞辛劳、不惜花费地回乡过年中看得出来。说明在许多农民工的内心仍然认同农村的那个故乡,城市只不过是为挣钱而暂时停留的“漂泊之地”。在新一代农民工中,传统习俗的影响会逐渐减弱,但难以完全消除,传统习俗的淡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3.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从农民工一方来说,虽然融入城市的意愿有所增强,但相当一部分农民工的最高追求也就是能成为“城里人”,有的甚至满足于成为“在城里打工的人”,因而影响了自己真正、全面地融入城市。更多的农民工仅仅将城市作为打工挣钱的临时“驿站”,在思想深处缺乏融入城市社会的意识,行动中更无积极性、主动性。从城市居民一方来说,封建主义的城乡等级观念、计划经济的城乡分治原则在一部分人心目中的影响根深蒂固,对公民社会平等公正原则尚未真正接受,因而有人对农民工等“外来户”抱有顽固的排斥,抵触心理,不希望这些外来者能够顺利进入自己的城市社会生活领域。
  (三)农民工自身缺陷
  1.文化素质方面。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工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农村文化情结让农民工始终难以完全认同城市生活规则,而自身文化水平的制约更使得农民工对处于技术进步中的城市感觉手足无措。为了在城市中生存下去,农民工只能干城里人不屑干、不愿干的工作。与此同时,为了在城市不再迷失方向,农民工又自设了自己的社会交往圈,寻找同质文化,寻找都市里的老乡。他们在找到心灵慰藉的同时,也更进一步疏远了与城市居民的距离。
  2.权益意识和维权能力方面。许多农民工不知道自己有哪些基本权利,遭遇不法侵害往往忍气吞声,有的甚至没有知觉,还有的则采取过激行动以求问题的解决,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的淡薄增加了农民工在城市里立足、生存、发展的困难。
  3.行为修养方面。农民工的行为修养处于相对欠缺状态,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注重自身形象的表现。其行为举止常常与城市文明生活格格不入,容易引起城市居民的反感。加之农民工乡土观念浓厚,注重亲情、家庭和宗族关系,做事往往以血缘和亲戚关系考虑。一部分农民工甚至自发地抱团,组成一些“帮会”,这就很容易产生违法犯罪行为。近年来,我国城市发生了一系列恶性犯罪事件,其犯罪者主要是外来农民。


  
  三、解决农民工社会适应问题的对策
  
  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如何解决农民工社会适应问题已成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鉴于农民工社会适应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仅仅依靠国家、城市、农民工任何一方单一的力量都不可能有效地解决,它需要三方的共同努力。按照这个思路,笔者分别从国家、城市、农民工三个角度提出一些对策。
  (一)国家方面
  1.完善立法,加强执法监督力量。政府应制定颁布《农民工权益保障法》,从制度上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同时完善其他与农民工利益相关的法律。尽快建立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保障机制,使进城务工人员能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贡献;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所有不合理限制;不得向外出务工的农民在规定承担的有关的税费外加收其他任何费用;明确用人单位必须以法定货币形式,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不得以任何名目拖欠和克扣;加大处罚力度,提高威慑力,不让违法者得到任何便宜。同时,各级劳动保障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劳动时间、劳动安全等的检查监督。
  2.推行制度改革,解除制度障碍。(1)改革户籍制度。户籍制度制约的背后是失业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卫生医疗、教育以及城镇基础设施等。鉴于我国城市现有的发展水平和承载能力,不可能一下子取消户籍制度,需要采取渐进的方式。可以从以下两个方向着手:一是保障公民迁徙和居住的自由,消除附加在户口上劳动用工、住房、教育等的城乡居民权利不平等的制度,平等对待新进城落户居民与原城镇居民的权利和义务,逐步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二是打破城乡分割,区域封闭,建立按居住地划分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实行以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为依据申报城镇户口的政策。(2)建立城乡社会福利、医疗、养老、就业等保障一体化的制度,这也是一个渐进的改革过程。要逐渐完善户籍制度,为农民工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具体而言就是对广大农民工要在素质上教育提高,政治上信任培养,工作上量才录用,待遇上一视同仁,生活上关怀体贴,对表现突出的实行奖励,为他们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增强其主人翁意识。
  (二)城市方面
  1.利用传媒,消除城市居民对民工的误解与歧视。首先,要纠正传媒的立场,培育传媒的公平观念,促使其承担起消除城市居民与农民工心理隔膜的任务。其次,要客观报道农民工的违法、违纪新闻,对其在城市的贡献、在城市的先进事迹要加大宣传力度。再次,要尊重农民工的文化与心理需求,营造一个被关怀的氛围,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是城市的主人,并不仅仅是个过客。
  2.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一要加大城市各类公用设施的建设力度和各种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为各类公用设施向农民工开放、各种公共服务覆盖到所有常住人口提供保障。二要调整城市公共财政开支结构,城市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民工所增加的开支,在财政支出中要有所反映,相关政府资金不能缺位。三要在出台公共政策时充分考虑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各级政府制定和调整任何一项公共政策,不仅要体现党和政府对农民工的关怀,也要使农民工得到平等待遇和经济实惠。
  3.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加强对农民工的服务管理。城市政府应该首先转变过去那种以公安局为主的防范式管理方式,树立服务“移民”意识。将进城农民工视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按照常住地原则将他们纳入城市管理和服务范围,保障移居城市农民工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在子女教育、医疗、计划生育、救助、妇幼保健、法律服务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为城市新移民提供同等的“国民待遇”。
  (三)农民工方面
  1.树立自信心,加强人际交往。每当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要想与当地人相处融洽,关键是自己要先摆正心态。首先,要树立自信心,要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自己从农村走进城镇,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凭的是自己的智慧和力气,没有什么可自卑的。其次,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大胆、坦诚地对待同事、领导、房东和周围的其他人,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当他人遇到困难时要热情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要学习一些礼节,改掉不良习惯,通情达理,力求上进。
  2.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水平与职业技能。(1)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挤出时间多读书,多看报,多思考;也可参加各地为农民工举办的文化学校和培训班学习;有条件的农民工还可以参加更高层次的学习,以获得更高的学历。一方面注重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职业知识和技能与实际操作是紧密结合的,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勤学苦练,才能熟练地掌握。老师傅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要虚心向老师傅们学习,通过他们的传、帮、带,可以进步得更快。另一方面要积极参加职业技术培训,系统学习适合自己的各级、各类职业知识和技术,特别是不断出现的新知识和新技术,打下职业能力的基础。(2)逐渐培养现代意识与行为方式。一方面,通过与广大市民的接触,逐渐内化其心理意识和行为方式,使其趋于现代性;另一方面,许多农民工在主观上也逐渐意识到要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就必须转变自身的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为此,他们会积极主动地与城市居民交往,模仿、学习市民的身份装束、言谈举止、处事方式、生活方式、审美标准、思维方式等,而且,他们还广泛接触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因特网等大众传播媒介,力图从中更多地感受现代城市文明。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调查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J].改革,2006(5).
  [2]章旭莉.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路径再选择——与杨立雄先生商榷[J].学术界,2006(2).
  [3] 寇学军.农民工对城市社会适应状况的调查[J].社会,2004(8).
  [4] 郭兴全.农民工阶层的困境与出路[J].人文杂志,2004(1).
  [5] 段文娟.论“社会排斥”与农村“新贫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6).
  [6] 杨晓庆.城市农民工社会融合度调研——基于北京市海淀区的调查分析[J].希望,2004(9).
  [7] 张慧琪.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8] 柯健.农民工就业问题对策的国际比较研究[J].软科学,2006(4).
  [9] 黄黎若莲,郑功成.中国农民工问题:理论判断与政策思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6).
  [10] 段成荣.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社会适应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报告(2002-12),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