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发展的社会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22
/ 4

  摘要:以城市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为基础,从城市古典园林对集体记忆的传承、现代园林作为城市发展新标识以及后现代园林自然生态都市化的发展趋势,探讨城市园林的社会学涵义,研究城市园林作为社会阶层共享空间的功能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园林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若干城市园林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古典园林;现代园林;后现代园林;社会学分析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sociology, the paper probes into the soci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urban gardens: traditional gardens as the inheritance of collective memory, moderngardens as the new logo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new gardens as sharing space of social classes. It also discusses the urbanization tendency of natural ecology in the future.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solv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gardening.

  Key words:city; traditional garden; modern garden; postmodern garden; sociological analysis
  
  园林是由地形地貌和水体、建筑构筑物和道路、植物和动物等素材,根据功能需要、经济技术条件和艺术布局等方面综合组成的统一体。[1]
  中国城市园林是多样的。在人类城市文明八千年多年的历史中,城市园林经历了一个深刻的变化过程。根据建造年代和风格特征,城市园林可以粗略分为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传统园林体现中国传统建造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最具代表性的如北京颐和园、苏州留园和拙政园;现代新园林则以现代园林的设计手法为标志,具有较强的现代感,如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上海世纪公园以及在建中的世博园,从设计手法上可进一步细分为现代园林、后现代园林。二者相比,后者时间跨度虽然不及传统园林,但是从功能、类型、规模及形式上看,则特色极为显著。除此之外,倘若参照所属权、资金来源或景观特点等来划分,我们则会得出更多的园林种类。[2]
  丰富的城市园林与城市社会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那么,应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笔者以南京为例,借助城市社会学的分析视角,探讨城市园林的社会涵义,寻求城市园林发展的社会文化意义与功能,并探索现代园林发展方向。
  
  一、集体记忆传承的城市古典园林
  
  城市是靠记忆而存在的。[3]城市园林中的传统园林以其历史性价值成为城市社会宝贵的文化财富。由于服务对象的局限性,传统园林尽管在使用上暴露出规模的局限性,但是城市中的名宫名殿、名寺名观、名陵名墓、名居名舍、名街名巷、名楼名园、名湖名河等园林式的格局,与城市非物质性遗产一起,构成了城市的社会记忆,延续了城市的历史文脉。它们虽然不再是当今城市园林建设的主流,但仍然是现代城市中一颗颗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绿色珍珠”。在现代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中,传统园林以其承载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强化了城市的历史文化特征,丰富了城市社会的精神生活,并在城市的旅游、休闲等娱乐性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追溯历史,城市古典园林最初是由社会精英群体(少数帝王、贵族及士大夫)把本属于自然界中的奇树奇花、奇山奇石以及虫鱼鸟兽等有选择地引入其宅第中的私家花园。其目的是为了在公共游憩性空间匮乏的社会环境中,实现不出而游、满足赏析自然美景的需求。随着城市社会结构的变迁,城市古典园林也在向现代园林转变,从私人独享的专属领地转变为广大公众游憩的公共场所。以经济快速发展为前提,以工作效率的提高、工作时间的制度化、群体性的生命价值观转变及生活水准的改善为推动力,城市闲暇需求结构、需求类型发生了重大变化。交通的可达性与服务的完善性也使出游距离超出了传统的出行半径,现代城市中的古典园林不再只服务于当地市民,已经成为外地游客的必访之处。换言之,在本地游客逐渐减少的同时,传统的城市古典园林却对外地游客产生着较大的吸引力。
  南京在两千多年的城市发展史中孕育了明长城、明孝陵、瞻园等众多的历史文化景观,旅游者对金陵文化的好奇心和陌生感直接提升了城市传统园林的历史分量,与此同时,城市园林的美誉度、知名度与历史的原真性、唯一性和可识别性等社会记忆,强化了市民与游客对南京城市的共同认知和归属感、自豪感。


  
  二、城市发展新标识的现代园林
  
  传统园林源自农耕文明的背景,现代城市新园林在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中作为新的社会需要而逐步形成。在计划经济时代,各城市在整体发展的思路指导下,根据各市的未来发展目标,从城市居民的共同利益出发,自上而下地推广城市园林建设。但是在今天市场经济导向下,城市园林的开发建设已不再是当地政府的独台戏,城市园林以其巨大的外部效应使众多开发商从其自身利益出发,被动地执行城市政府规定的建设绿量,间接地推动了城市园林的建设。
  经过近二十年的城市环境治理,南京市的总体性空间、城市广场空间、城市干道和商业步行街、居住区外部空间、城市园林绿化、城市地下空间等发生了极大的结构性变化。在城市交通的交叉口和城市中心商业区,城市园林以点式的街头绿地出现。附近的居民在此可以晨练、交友、聊天、晒太阳,享受这寸土寸金中的绿色空间。在新建的高新工业园区,城市园林用地规模占到园区用地的35%,成为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的信号;在新建的居住区中,不低于用地规模30%的绿化用地成为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建的大学校园,城市园林把校园的道路与教学楼投进了绿色的海洋。与此同时,城市园林也改写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格局。过去南京城市建设一直是“临江不见江”,城市滨水区是城市的老郊区用地,是典型的“城中村”集中的地方,是典型的落后地区;经过重大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南京市的滨水区成为城市发展新的增长点,如新建成的宝船公园、大桥公园与燕子矶公园构成了一条由绿脉与蓝脉交织的“城市交响曲”。[4]
  城市是人创造的一种环境,这个环境是人所依存的,也是人所改造的对象。城市新园林正是人们适应新形势在需求、设想、技术、资金等共同作用下实现的,新类型的出现总是伴随着休闲方式的变化,良好的园林环境有益于城市人轻松健康的心境的养成和建构环境友好的新型生活方式。城市园林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城市园林的重要性已成为共识,它给城市社会生活带来的积极作用也在不断地显现。正如美国社会学家路易斯•沃斯指出的那样,城市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断言,现代园林是城市休闲方式的高级化表现。
  
  三、自然生态都市化的后现代园林
  
  城市是“水泥建造成的森林”,这句话妇孺皆知。城市化进程总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好像城市建设就是搞“三通一平”或“五通一平”,就是把原有的树木全部砍光,盖上高楼大厦和整齐的工厂住宅,修建笔直的街道,最后再象征性地种上一些树。随着全球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生活需求的日渐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暴露出一系列问题。面对环境与能源危机,人们反思现有的城市发展战略中存在的问题,反思城市发展的单一化、标准化、机械化做法,开始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定位为社会发展首要考虑的因素,向钢筋混凝土的“森林”说“不”,向往世外桃源般的田园生活。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推动了城市生态思想的发展,也引发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由此带动了以自然生态化为宗旨的后现代城市园林的产生。
  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于70年代、成熟于8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不再把城市分解为清晰、明确且独立的一块块草坪、一排排行道树、一个个公园、一片片农田,而是“溶解”城市——绿色基质成为城市功能体的“溶液”,渗透到城市各个机体中。公园不再是公园,农田不再是农田,绿地不再是绿地,它们都将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份子,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生境;它们的界限逐渐模糊;它们已经不是明确意义上的城市绿化,已经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的每一部分都能给人以多样化的生态体验,都能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都能成为动物栖息、繁衍的庇护空间,都是弥漫在城市用地中的“绿色液体”[5]。生态主义、历史主义、文脉主义、极简主义、装置艺术、波普艺术的或聚或离[6],注重追求城市空间的趣味性,与地方景观特征和环境特征相呼应,强调了设计对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表达,城市园林正以巨大的活力实现向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商务空间渗透。在南京,“绿色”的工厂、“绿色”的住宅区绿化一改树种单一、排列整齐的群落结构,采用具有生态演替过程、层次分明的复层群落;废弃的工厂、倒塌的皇宫在怀旧情结中恢复成为市民的休闲地,生锈的钢锭、斑驳的断墙,在与“绿色”的对话中共同讲述着一个城市的历史……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山水城市、花园城市、绿色城市、宜居城市,都是在以自然生态化的城市园林为理想类型,是城市发展的“生态范式”。

 正如张鸿雁教授指出的“城市是一个多支点非平衡的系统”[7],在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等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园林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之一。自然生态化的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关键性的活力指数,将以其不可替代的生态优势和景观优势成为城市特色竞争力。
  
  四、阶层共享空间的城市园林
  
  针对美国大城市,沃斯从城市人口规模、密度及异质性的角度,提出了城市大规模的人口会影响人际交往的完整性,使人际关系支离破碎和非人格化。在他看来,大量的城市人口,势必造成城市分散和混乱;过高的人口密度也会对社会成员心理造成不良影响,使人容易丧失人情味,变得冷漠无情;人口密度过高也容易引发摩擦和冲突。[8]


  沃斯的断言未能在实践层面奏效,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城市园林的潜功能起了重要作用。城市园林不再是一种城市“有闲阶层”的“奢侈享受”,而是社会总体需求的一项基本内容。现代城市园林不再服务于少数的精英群体,而是以大众为服务对象,可以为上班族提供放松身心的休憩绿地;可以为老年人提供锻炼的场所;可以为儿童提供游戏的空间……城市园林影响着每一个市民的生活,提供了温馨舒适的室外环境。
  南京,一个拥有八百万人口居住地的城市,因为有了城市园林,市民才能在新春佳节里聚集于古老的庙会,在白雪皑皑的寒冬踏雪寻梅,在春暖花开的时节赏绿观花,在炎热的夏夜里欣赏露天的老电影,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安逸地享受着户外阳光。不论是富裕家庭、小康家庭、温饱家庭,还是贫困家庭,不论是老南京市民,还是城市农民工,都有享受城市园林的权利。笔者曾经做过一个大型的居住分化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居民们在闲暇时间,都会尽可能地选择与自然亲近的机会,而这个自然正是城市的园林。
  如果说传统园林反映了城市社会结构的阶层性特征,那么,现代城市园林的共享性则使城市社会结构阶层之间的交往、沟通成为可能,是稳定社会治安的“社会情绪控制阀”,也是异质性社会的粘合剂。
  
  五、未来城市园林发展的对策
  
  绿化是基础,美化是园林的一种重要功能,自然生态化是园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是21世纪城市生态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据专家预测,中国城市社会的持续增长将延续到本世纪中叶。在这个城市世纪关键性的成长期中,城市园林由于其对城市社会所产生不可或缺的生态意义及其特殊社会意义,将大放光彩。当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从规划设想到建设落实,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对城市园林的建设产生种种与理想类型偏差的表现,如城市园林建设中的管理漏洞和信息不对称,人造景观与城市大园林的不谐调,规划城市园林绿化用地被蚕食等失范现象。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建议如下:
  
  (一)进一步放大城市园林的社会功能
  和谐社会在城市园林建设上更应该注重体现社会平等性、共享性、市民性,因此,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建立和谐园林是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新的任务;利用城市传统园林及新园林建设,培养市民的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各阶层提供更多的交往空间和沟通空间。
  
  (二)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城市园林体系,强化其在城市发展的大系统中的作用
  尽管我国的城市园林建设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在量上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在质上也有特色淡化的趋势。中国城市园林建设要与国际水平接轨,要以先进的城市园林规划思想指导城市园林的建设;城市的大园林、大生态必须与城市整体发展相协调,既要与城市的工业、商业、科教、交通、旅游等联系起来,更要在大区域的范围内把城市建设与乡村发展进行统筹,形成一盘棋,提高城乡的综合竞争力。
  
  (三)警惕城市园林建设“舞台道具化”与“纯装饰化”的倾向,避免城市园林中的设计手法趋同
  这种园林夸大了园林的美学功能,违背了园林应具有的最基本的生态功能。沿着这条为了景观而景观的思路发展下去,我们的城市园林容易蜕变成“伪园林”与“伪景观”。对他人作品的模仿与抄袭,使得城市园林的审美趣味大打折扣,千园一面,忽视园林建设的地域特色,是对城市园林建设不负责任的态度,必须尽快停止。
  
  (四)深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强化城市园林的地域特色
  包括对传统造园艺术手法、民间艺术符号的当代化借用,各地应有各具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换言之,城市园林的“景观感”应该具有唯一性,如南京的城市园林建设,应该强化其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等城市文化特质。古都园林的深度上还有待进一步落实,应加强特殊历史人文景观的挖掘,如十朝文化风貌,民国文化风貌,这些都是南京在城市园林中创造文化内涵的切入点和依托点;六朝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六朝皇家园林也是城市史学重要遗产,应该有计划有重点地恢复部分遗址景观。另外,南京是大企业的集聚地,利用许多产业出现的结构性更新及土地置换,加强传统工业的旅游开发,并与高等院校、高新技术园区、高科技企业等联合,加强开放式的园林与城市旅游的共同运作,打造新的旅游文化、旅游活动,实现以园促旅、以游兴园。
  
  参考文献:
  [1]孟兆桢. 中国园林的发展与问题[J].城市管理,2005(2):2327.
  [2]陈紫兰. 城市园林的困境与出路——兼论上海的城市园林[J].中国园林,1999(3):3739.
  [3]刘易斯•芒福德.北京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75.
  [4]王浩,徐雁南. 南京市绿地系统结构浅见[J].中国园林,2003(10):5254.


  [5]卢丹梅.城市生态设计的后现代思想[J]. 规划师,2004(7):6870.
  [6]张振.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2003(8):4552.
  [7]张鸿雁. 侵入与接替[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39.
  [8]康少邦,张宁.城市社会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