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结语:观照生活的学校体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02
/ 6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引导人的生活过程的展开与实现,人通过教育成为人。教育关注人即关注人的生活,人通过教育更好地生活。教育因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产生,因人类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发展,“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1]离开人,教育就会失去理性。曾有教育家戏言,在追问教育是什么的问题时,无异于在追问人是什么。这一方面说明教育本质的复杂与难解,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教育与人的密切关系。教育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当然重要,但决不能因为它们的重要而忽视了教育的首要功能。“本立则道生”,教育的其他功能都必须由人而实现。覃立的BLOG  地址:http://blog.sina.com.cn/qinli1982

体育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学校以后,由于受现代科技与现代工业的引导走向了疏离生活的道路。人们在热衷于追求体育的各种外在目的时,表现得过度量化和功利化,却忘记了体育的人文内涵,忘记了“人是目的”的要义,忘记了体育与生活的融合才能通过体育锻炼使人走向圣洁和崇高,才能使生命走向健康和高尚,才能使生命在人文价值的关怀中走向辉煌。

当今,先进的国际竞技思想已逐渐从重“物”转向重“人”,但国内竞技思想的重心仍然停留在“物”的层次上。例如,国内体育教科书定义:“足球是用脚控制球的两队同场攻防的比赛项目”。但据阎世铎介绍:“英国足球总会认为足球的本质是培养会踢球的全面发展的人。”又如,我们认为“篮球是用手投篮,以得分多少决定胜负得集体运动项目。”而美国NBA教练员托尼来华讲学时却说,“美国NBA认为篮球的本质是通过篮球运动培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2]学校体育也深受竞技体育的影响,“见物不见人”的现象屡见不鲜,其结果就只能造就功利性的“机器”,而不是活生生的、焕发生命光彩的“人”。

我们不妨把这种扭曲和异化称为"人的失落"。也就是说,如果体育不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无视人的生命的生成性、独特性、超越性、整体性的特征,不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终极目标,在体育过程中缺少人性的关怀、缺少对人的尊重,我们就可以称其存在“人的失落”。人如果只能在既定、给定的状态中生长发展,人的生命的超越性就会被抹煞,人的生命形式就会被异化。我们对体育的理解就只是一种教化、一种工具,仅仅是体质、技艺、达标……体育过程蜕变为技术过程。在这种理解中,人不再是一个主体,而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是一种无“人”的体育。体育人文精神与人文价值的丧失,使得在学校体育中把人当作没有自我发展生长能量的“物”,把人的变化或发展只看作是外力支配和推动的结果。

当前,全球的教育界都不约而同地对“生活”投入了密切关注的眼光,这与教育承担的时代使命有关。

其必要性主要有:①生活是教育的奠基;②终极价值的归位;③时代发展的需要。

其可行性主要有:①体育脱胎于生活;②体育需要直接经验;③体育是塑造生活方式的教育。

生活中需要观照的元素可归纳为:生活的个体性、连续性、现实性、开放性和自由性。

其实现的两种途径有:①体育教学;②归还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其实质是对“人”和人性的彰示。

在这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的时代,教育要让受教育者享受到生活的幸福,要让受教育者感受到教育的魅力,体验创造生活的更大幸福,在教育中沟通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人通过教育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丰富与行为的改善,更是获得了生活的智慧与精神,获得了全面的生活力量。人学会的不只是表层的生活行为模式与准则,而是学会了完整的人的生活。这些观点已引起当前教育界的强烈共鸣并正吸引更多有识之士的关注。作为以人为教育对象,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学校体育理应也必将从中获取更多的启示与借鉴。

--------------------------------------------------------------------------------

[1] UNESCO.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70.

[2]宋继新.论国家竞技思想的变革——寻觅运动中迷失的主体[J].体育文化导刊,2003,(11):17-18.

下面是在 季浏、汪晓赞专家论坛 上的部分跟贴

汪晓赞:

    非常精彩的一段思考,也非常赞同您关于“人”的体育的观点,学习了。

另外,有一个小小的建议,这段话的确写得不错,但是更应该放在您的文中进行阐述,比如“文献综述”或者相应的“讨论与分析”中,提出您的观点。如果作为结语,更多的应该是对自己所做研究的总结,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下一步的研究提出展望等等。因为除了您今后可能会再续此类研究以外,还有有许多您的学弟、学妹们可以从您结语中总结出来的问题或者您所未能解决的问题中找到研究方向,获得启发。但是,从您的这段结语,我看到了您的观点,但是不能了解您做的是什么方面的研究,以及下一步该怎么走的问题。

       呵呵,一个小小的建议而已,但愿对您有所帮助。

winner0512:

Lee,你好:

      看了你的文章后受益匪浅,我能够感觉到你对你的一些观点的理解,也基本上认同你的观点,但是在思想产生共鸣的同时,也有几点不同的想法,希望与你进行一下交流.

      首先我想说一下你的论文题目,你在文章中没有提到你的论文题目,但是在文章标题中,我看到了"关照生活的学校体育",我猜想是否这就是你的论文题目呢?现在假设这就是你的论文题目,我说说我的看法.第一,我觉得这可能不太符合一个论文题目的要求,因为你看你的关键词,只有两个:关照生活,学校体育.当然关键词的数量并不能决定论文题目的合理性,但是关键词所代表的内涵却是一篇论文的魂之所在.这两个关键词,它们的外延性是不是有点广呢?作为一篇硕士生的论文,我认为论文所阐述的内容应该是在某一个问题的点上阐述,而不是在面上的泛泛而谈.所以我想对这两个关键词稍作限制以缩小他们的外延,在限定的范围内对其讨论会更好一点.第二,关于这篇论文的价值问题,我们知道,选题的标准是科学性,价值性和可行性,我们先不管其他两个标准,仅仅从价值标准来看看这个选题.首先应该肯定的一点是这篇论文在理论的角度是有一定价值的,是有一定的理论意义的,但是从实践的角度来说,我暂时还没有看的出它的价值所在,如果有的话,也希望Lee你来告诉我.我也知道一篇论文如果其价值性被怀疑的话是一件很让人郁闷的事,但是目前这个时期我想正是你论文即将答辩的时间段,答辩时很有可能有的老师会提这个问题给你,如果我的提醒能让你对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重视的话,那对我来说将是一件很欣慰的事.当然了,如果你此前已经对这个问题有了深入的思考并且在你的论文中有所体现的话,那将是最好了.不过,你可要来和我们分享你的观点呦,呵呵.

       第二,我来说一下你这篇文章里我有不同意见的几个观点:

      1."体育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学校以后,由于受现代科技与现代工业的引导走向了疏离生活的道路。人们在热衷于追求体育的各种外在目的时,表现得过度量化和功利化,却忘记了体育的人文内涵,忘记了“人是目的”的要义,忘记了体育与生活的融合才能通过体育锻炼使人走向圣洁和崇高,才能使生命走向健康和高尚,才能使生命在人文价值的关怀中走向辉煌。"关于你这一段话所陈述的观点,我并不是十分的赞同.从你这段话的阐述中,我觉得你可能对体育的要求过分苛刻了,举个例子,你在社会主义的背景下大谈我们在共产主义中才做的事,去宣扬我们应该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按照那样的标准去做事,这是不是与现实情况的脱轨呢?当然你所提的体育不应该忘记"人是目的"是正确的,但是也不能就说我们的体育现在就表现的过度量化和功利化,我觉得这样的评价是不中肯的.因为在我们目前的情况下,体育目前的这种发展状况很难说就不是最合理的,就不是最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规律的,就不是最能够适合人类需要的,毕竟体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他发展到今天,一定是有这样那样的原因才形成目前的形式的,而且在这中间,也曾经有过许多有识之士来帮助体育的发展,以他们的智慧来帮助体育在人类社会中顺利的走到今天,取得了应有的地位,你这么说是不是有否定我们这些先驱们的功绩之嫌呢?类似这样的表述你后边的文章种还出现了好多,我觉得有待商榷.不过从这里边也可以看出你对体育的价值的更一级的期望,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的.

       2.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的出你的中心思想是要"人性第一",即教育要围绕着这个目标展开,你也提到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来证明我们目前的教育是脱离"人性第一"这一原则的.但是,我认为你提到的那些例子还不足以证明你的这一观点,因为问题是在各个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任何事物总会有或多或少的缺陷,但是我们不应该就因为这些缺陷来否定这一事物吧.我想如果你想证明你的观点的话,你必须要清楚的告诉我们,目前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而且这一个或多个问题对目前教育的本质是有否定意义的.我的观点是,你的"人性第一"的中心思想毋庸置疑,但是我觉得我们当前教育的指导思想并没有脱离这条标准,我们所制定的一切教育内容,形式等都在围绕着这个标准展开,只不过在具体操作的层面也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在大方向上,我还是认为,当前的教育的主要目的还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用你的话说,"使人成为他自己".另外,"人性第一"第一是否是教育的唯一本质,我觉得也未必,不知你是什么看法.

       3.你的题目是《关照生活的学校体育》,但是从你的这篇文章中我没怎么看出学校体育的内容,你谈论更多的还是教育和体育的内容,虽然学校体育是这两者的结合体,但是我还是希望能够看到在学校体育中你的这一思想的体现。另外,学校体育如此大的外延,仅一个体育教学就包涵了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模式等等(不一一陈述了),还包括学校体育管理、体育教师、课外体育、业余训练和竞赛等等,我很感兴趣你的这一思想是如何在这些方面体现的。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拙见,希望赐教。

sjkdgxm:

      记得我接手学校足球队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寻找队员的优点,或许在比赛中一些队员的缺点是致命的,但是对于一个球队的胜利的渴望只能从自身的优点来发掘。所以在准备期时,我试图让每个队员了解自己的优点、队友的优点、以及我们球队的优点。在任何时候都要相信自己和自己人,不要惧怕任何东西。

       所以在以后的征战岁月中,尽管我们不是冠军,却是无冕之王,我们的进攻能力是所有球队惧怕的,我们防守能力也是其他球队无奈的,而冠军却是别人偷去的,他们请了足校的学生。但是我们每个人都相信自己的球队是最好的,因为这是一个充满了天才的球队。同样也赢得了对手的尊重。

       说这些无非是想我,当我们看待一个人或一篇文章,要看优点,寻找自己的共鸣,别人心血的成就,有可能有许多我们无法理解的地方包括理论。

      有的人喜欢挑别人的毛病,这是我国体育界的通病,记得以前有位篮球教练,总说别人不行,其实他的战术和训练思想我们也很明了,除了跳投和快攻没有他所欣赏的。

       但是这些也是我认为自己应该学习的,虽然他在比赛中忽略了篮板的保护一直是他的球队输球的主要原因。

       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是值得我们去欣赏的。

       覃立的那篇文章,如果非要挑出几个毛病肯定能够的,这就好像盖一座楼需要半年多但是拆除很简单只需要几十斤炸药;做立论的人需要勇气与勤奋,但是反驳的人却只需要抓住一点。

       其实坚持人本一直是我们关注的。

湖南师大lee(本人):

      10楼的老师写了这么多,真叫我感动哇!11楼的鼓励我也很欣慰,下面回应一下10楼

      1.关键词问题。论文题目是  观照生活:学校体育的不懈追求。至于关键词,不是从题目中看出来的,也不是从题目中抽出来的,关键词不一定非要在题目中出现。“学校体育应该观照生活”就是本文的理论和研究假设,观点非常明确清晰。

      2.缺乏实践性。一个新观点想要被接受,首先是要从基本的逻辑和理论层面进行建构和铺垫,然后再进行实践层面的操作。大家可以查查期刊网,相关的文献很少,所以该论文可以说是一个基础研究,所以还未涉及到实践操作,这也不是我的长处,所谓术业有专攻,实践操作层面的问题还请各位一线教师多指教。

      3.教育关注人性问题。我认为,教育关注人性不是乌托邦式的幻想,而是最低的基本要求。孔子时代的教育,文艺复兴、思想启蒙时的教育,可以说都达到了这种境界,这不是一个什么非常苛刻的要求。至于目前的学校体育是不是合理,我们可以从几句耳熟能详的话里面就可窥一二: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当然,原因是复杂和多方面的);放羊式教学等等。

       4.没有涉及到学校体育的内容。我贴上来的只是结语,前面还有3万多字的主体部分,其中引经据典地列举了很多学校体育的理论、现象、案例,力求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文献与事实的统一。但由于论文还未发表,所以不便贴出。下面只贴出研究对象的那段以说明问题。

2.1研究对象

本文关注的主要是基础教育中的学校体育,但某些方面也涉及到大学公共体育课,因此大学公共体育也有一些可以借鉴的因素。给学校体育的定义为:“以身体练习为媒介的学校教育。”[1] “其中包含了课内外、校内外的各种体育活动。”[2]主要包括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外体育竞赛和课外体育训练。这其中又侧重的是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以及课外体育竞赛。课外体育训练因其是面向少数具有运动天赋的学生,所以在此没有进行深入探讨。

--------------------------------------------------------------------------------

[1]邵伟德.论学校体育学科中几个重要概念及其关系[J].中国体育科技,2004,(5):61-64,71.

[2]邵伟德.论学校体育学科中几个重要概念及其关系[J].中国体育科技,2004,(5):61-64,71.

winner0512

昨天晚上看到Lee的这篇文章后,很感兴趣,于是就谈了谈自己的看法,可是没想到却遭到sjkdgxm老师的指责,说我是喜欢挑别人的毛病,并且被冠以我国体育界的通病,呵呵,真是倍感荣幸.(请sjkdgxm不要说你没有明确指出我的姓名,所以并没有在说我,其实,大家一看都知道你这句话指的是谁).当然,我这样说的目的也并不是埋怨sjkdgxm老师,我只是觉得您这样的评论是不是带有太强烈的个人感情因素呢?昨晚我写的那些评论,其出发点并不是在否定Lee的观点,事实上,绝大部分内容我还是觉得讲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同时我也觉得里边有一些内容我并不是很赞同,于是谈谈我的看法,通过Lee的回复让自己得到学习,同时Lee也可以对里边的这些内容有更深的思考,这对他这篇论文的完善应该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我想我这样的做法总比sjkdgxm老师您一味的去赞扬,去欣赏Lee,而没有提出一些实质性的建议对他的帮助要大的多吧.你可能会说你要去鼓励Lee,给他以信心,呵呵,如果您这样想,未免也太小看他了吧.Lee在论坛发文章也不是一次两次了,通过那些文章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这样的人都是有很强烈的自信心的,所以您大可不必担心您的不同观点会对他有负面因素.这样的人,对于别人的赞扬,可能会一笑了之,但是对别人对自己的否定,他们一定会据理力争.很不好意思,我也是这样的人,所以您的那篇文章只是提了几句对我的不赞同,却引来我如此之多的反驳,甚感抱歉.我们这个论坛存在的目的并不是让大家来互相赞扬,互相鼓吹,互相奉承的,毛主席他老人家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提出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什么在今天我们还不能勇敢的讲出自己的看法呢?我们的论坛就是要给大家创造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大家畅所欲言,当每个人思想的火花发生碰撞的时候,我想,那就离我们彼此的进步不远了,这样也不会违背我们这个论坛开办的初衷. Sjkdgxm老师也说过” 覃立的那篇文章,如果非要挑出几个毛病肯定能够的”,我希望听听您所认为的毛病具体的都指哪些?也让我们学习一下.

好了,现在还是继续和Lee来交换一下看法:

1.关键词的问题.从你的回答中,我感觉你可能对论文的题目存在一定的误解,如果说写一篇论文是在画龙的话,那论文的题目就是点睛的作用.通过题目,你要让阅读的人对你的论文有一个第一印象,让大家知道你大概要讲的是什么,然后才会吸引大家继续读下去.确实有些关键词是在文章中出现的,但是题目中的关键词那应该是重中之重,如果题目中并没有包涵一个关键词的话,那这篇论文的题目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呢?我这只是举了个极端的例子,当然不符合你的情况,我只是想说要重视题目中的关键词.

2.我同意你的一个新观点要想被接受,必须要先在理论层面上进行建构和铺垫,但是恕我直言,“学校体育要关注生活”这样的观点并不能算是一个新的观点,早在学校体育的两论之争,即目的论和手段论之争的时候,这样的观点就曾出现过(恕不赘述),只不过你只是换了一个说法而已。所以在cnki等期刊网里相关的论述很少。而且再往前推,再往广处看,在亚里士多德时期,教育的要重视人的发展这样的观点就已经出现了,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夸美纽斯、洛克、卢梭等时期,这样的观点也已是屡见不鲜,只不过可能在不同的时期,论述的方式不同而已。并非是这样的观点一直没有,目前才提出。既然这样的思想观点已是如此的源远流长,为什么你不尝试着在实践层面具体的应该怎样去操作上来尝试进行一下探索研究呢?

3.我同意教育要观注人性问题不是乌托邦似的幻想,但是如果说教育观注人性是最基本的要求我就有点不太接受,如果这样说的话?那教育的更高一级的要求是什么呢?另外,以我们目前(即使是全世界范围)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水平而言,通过教育要想直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似乎不太现实,中间还总是要有这样那样的中介来起到辅助作用,即使这样,最后所达到的效果也并不是十分的理想。你说孔子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启蒙运动时期的教育都已达到了这样的境界,恕我直言,似乎并不令人信服。至于你所列到的那些学校体育目前存在的问题,确实存在,这也是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要出现的问题,但还是如我昨天晚上而言,不能仅仅因为这些问题就否定了目前的学校体育教育机制,学校体育所取得的那些成就,是不是证明了当前的学校体育教育机制还算是合理的呢?当然,你所提出的那些问题并不是说我们就要放任不管了,我们目前还有很多学校体育界的有识之士正在群策群力,开动智慧来解决这些问题,以使学校体育更加完善,从而更加接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要求。

4.看了你的研究对象的描述,感觉比较合理,我也基本认同,很是期待你论文的发表。希望论文发表后能第一时间上传给我们学习,那我也可以继续和你交换意见,共同进步了。就像sjkdgxm所说的那样,“喜欢挑毛病是我们体育界的通病”,虽然我对此并不赞同,我想你也不赞同吧呵呵。

湖南师大lee

回楼上

1.我赞成学术研究多争鸣,多正面交锋,正所谓真理越辨越明。

2.生活与教育关系的话题确实源远流长,在本文的文献综述里有详细的梳理,主要列举了斯宾塞、杜威、陶行知、胡塞尔以及当前教育界对“教育回归生活”的争鸣。但对学校体育观照生活的论点很少,也未见成系统的阐述,仅在个别文章中有提到,文章具体题目就不赘述了。

3.我不是想要推翻什么,只是提供一个视角,否则我就不会用“观照”一词。这意味着“观照生活”只是补充和辅助。对“观照”的含义文中有详细分析。

sjkdgxm

赞同你的观点,近来我在考虑一些有关体育的本质的东西,因为在体育很多的领域中,归结到最后是对体育本质的属性的认定。

我欣赏覃立,主要是因为他是在这个论坛上唯一的一个经常性谈论体育的本质的人。是从现象到本原再到实践的理论者。这是我所欣赏的。因为他的思路和我有相似之处。至于他的理论深度和逻辑的严密性我倒是不是很在意。主要的是能否从他的言论中得到自己的共鸣和相左之处。

 对于论文,格式不是我所看重的,我也不需要从他的论文中学习什么格式,论文的核心之处就是创新和实用性。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我仔细看过winner老师的话,其实在很多的时候我们是忽略别人的努力的,不是套话,你的发言确实有很多我是仔细拜读的,获益匪浅,就不多说了。你的精神是我敬佩的,当然说这些话,是讨厌那些在论坛上胡乱灌水,只是只言片语,敷衍之词的人。

sjkdgxm

在体育概念的问题上,真义体育派认为体育是关于身体活动的教育。从教育的角度看待体育这样是可以理解,即使我们加上现代的健康观和终身体育观以及快乐体育观,真义体育观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体育在教育的范畴内其功能的发挥或概念的拓展我们可以用人本的观点和社会人的观点来考察。覃立老师的体育人文精神与人文价值的丧失,使得在学校体育中把人当作没有自我发展生长能量的“物”,把人的变化或发展只看作是外力支配和推动的结果。我想或许从这个角度来考虑的吧。

假设我们思考体育的角度从教育转向社会学的角度,人类学甚至政治的角度。每一个角度都会有不同的结论,但是我们不能说从某一角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只能寻找作者思考的角度问题。

如果让我评价这篇文章,我想,我首先要考虑覃立老师的思考角度,基本逻辑和对现实的意义。如果要从文章中寻找一些表达不正确的地方或者思考片名的地方,我想还是有可为的。

sjkdgxm

竞技体育是纯粹的体育,最能反映体育本质。

群众体育活动更多地是选择竞技体育项目,如篮球、乒乓球、足球等,在我国,体育人口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非竞技体育项目又有多少。

当cctv-5现在是奥运频道铺天盖地地宣传竞技体育项目的背景下,我们还有什么选择吗?

在美国,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思路是在幼儿阶段的基本运动技能或动作技能的发展,在儿童阶段复杂运动技能和运动项目的学习,以及在少年时期培养其终身体育技能与意识(《体育基础:教学、锻炼和竞技》德博拉。a。韦斯特)从这个角度看,运动项目还是教学的重点或者说运动技能的教学是体育教学的重点。

在你引用的文字中强调对于竞技体育的功能从人性的角度开发,但是在最后的对于教学的阐述是存在问题的。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的过程中,见物不见人是一个阶段,在物质与精神的范畴里,仓廪实而知礼节,空谈以功能作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而不是从体育所呈现出的具体的表象来看待,一味要求体育教学要呈现出什么样的效果,在课程指导上是不可取的。

体育从社会人的角度来看,是一种交往交流的语言,语言的词汇就是运动技能,对于一个人来讲词汇掌握的熟练程度和词汇意义的理解是一个基本的能力。

体育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学校以后,由于受现代科技与现代工业的引导走向了疏离生活的道路。人们在热衷于追求体育的各种外在目的时,表现得过度量化和功利化,却忘记了体育的人文内涵,忘记了“人是目的”的要义,忘记了体育与生活的融合才能通过体育锻炼使人走向圣洁和崇高,才能使生命走向健康和高尚,才能使生命在人文价值的关怀中走向辉煌。

首先体育并不是可以独立于社会的意识形态,是寄生于社会的,寄主的变化体育必然相应变化。体育的功利化和度量化,反映了社会的运行方式的变化,体育总是在模拟社会运行的一些规律,这种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社会的人聚集度的上升和社会效率的发展,并不是纯粹的负面因素,更多地是正面的适应社会的表现而已。

记得华南师大的一位教授用内环境稳态理论来描述和指导运动训练,我想更多地是对前人的理论的一种综合,对自己理论内涵的一种扩大,并不是创新。

湖南师大lee

我们总是有一种非此即彼的思考方式,好像一说到要人文就是要反对规范,反对纪律,反对训练。其他的我不想争论,仅仅从我的用词上就能够看出来。我的用词已经很明确了,是“观照”。何谓观照?就是补充和辅助。我从没说学校体育不要搞运动技术教学,不要功利,不要量化,这也是显而易见是错误的。在学术辩论上,前提应该是建立在体会和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之上,而不是想当然。

华南师大刘承宜教授的内稳态理论主要是从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生理学上来讲的,该理论在社会学上的拓展尚未起步。

该理论在体育在线论坛(http://bbs.chinatyxk.com/index.php)上有专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blianwu

覃立你好!

    虽然只拜读大作一点点,但是已经体验到全文一定紧扣时代脉搏,一定充满思辩光芒,受益匪浅!该文核心思想与新课程理念一脉相承,亮点太多,就不说了。下面只提点个人不成熟的想法,敬请交流!

1.感觉本文好像在教育的大背景下谈的比较多,对学校体育的学科特殊性突出得不够?

2.你的文章思想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是什么样的关系?

3.观照生活与关注生活的区别在哪里?因为在教育领域用“关注”比较多,为什么不用大家都熟悉的“关注”?

4.关爱生命是时代的主题之一,我很赞同,也在论坛发过一贴:供参考。

[讨论][原创]生命视域中的学校体育新课程改革

http://bbs.cersp.com/dispbbs.asp?BoardID=88&ID=66097&replyID=&skin=1

5.要想促进新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体育理论的创新非常必要,该论文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新世纪的学校体育理论。

6.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化,体育不仅具有生物属性,而且还具有社会属性、人文属性。体育的功能越来越扩大化,潜在的价值越来越得到发掘。所以,我们必须要有大的体育观,大的课程观等等。

7.“学生喜欢体育但是不喜欢体育课”等现象已经越来越少了,随着新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相信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一定会退出历史的舞台!

湖南师大lee

回复吴版主

1.在阅读文献时,我就发觉学校体育的基础研究的论文如果把握不好,容易陷入虚无、单纯说理,给人以脱离体育实际,空中楼阁之感,所以在写作过程中我用大量运用“举例子”和“摆事实”这两种论述方法来进行弥补。

2.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内涵,是针对他那个时代,针对那时资本主义美国的弊端所提出的,正如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是针对当时的旧中国吃人的教育制度所提出的。我们今天所说的观照生活当然也有自身的内涵和意义,具体内容容后再述。

3.本文专门辨析了观照与关照,与回归的差异,具体内容容后再述。

4.我相信“学生喜欢体育但是不喜欢体育课”等现象已经越来越少,但目前来说在县级中学仍然普遍存在,这不是信口雌黄,而是亲身体会和访谈得出的结论。

cef100

“学生喜欢体育但是不喜欢体育课”我对这句话深深质疑,也不知道谁说出来,马上被妖魔化。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话那我想问:“学生不喜欢体育课什么呀? ”“对教学方法不喜欢,还是所教授的教学内容不喜欢”“还是体育课没有存在的必要”我记得我不喜体育课中一个准备活动“绕场慢跑2到4圈,天天吃这个,吃腻了。特别怕的是老师罚跑N圈,我的记忆中体育课,跑完两圈徒手操,就自由活动,我很想自由活动呀。大家都想”我们要区别开体育课和学生喜欢的体育的关系,如我喜欢听现在流行的音乐,但我不喜欢音乐课“老是练发音”这时我说了我喜欢音乐我不喜欢音乐课,可以吧。

现在社会的却以人为本了,也人文了。我理解学生是一个逐渐走向成熟的个体,有各自的独特爱好。自由也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再次我希望专家们仔细调查一下学生到底不喜欢体育课什么?!!!

            是枯燥固定格式的2圈,还是怕流汗,还是怕脏,还是怕枯燥,还是别的。  不要一棍子打死“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

湖南师大lee

我来谈一下个人拙见

新课改之前的“不喜欢”当然是因为教学训练化和压抑学生个性等造成的。

课改之后确实又“喜欢”了。但这种“喜欢”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渴望有一个时机出来“放风”,是应试教育的一个调剂。

这种“喜欢”是因为体育教师在放羊,自由活动当然是学生最喜欢的。

教师为什么会放羊?当然我们可以说是因为基层教师对新课标的误读。但为什么会误读?为什么没有预料到基层教师会误读?

这种因为放羊而产生的“喜欢”是我们需要的吗?是正常的吗?我在文中提到过:归还学生的自由时间和空间是观照生活的途径之一,毕竟自由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但不能以牺牲正常的体育教学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