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陈墨
【作者简介】陈墨,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 100088)
【内容提要】本文全方位地对金庸及其小说进行了一次扫描,不仅介绍了金庸先生的生平业绩,也总结归纳了金庸小说的艺术特色及其成就,同时还讨论了金庸小说的影响以及与之相关的雅俗之争的问题。
【摘 要 题】台港澳海外华人文学
【关 键 词】金庸/小说/成就
【正 文】
一
金庸本名查良镛,金庸是他写作武侠小说时使用的笔名(注:金庸这个笔名,是查良镛先生写作武侠小说时使用的,此笔名中的“金庸”二字,是由查良镛的“镛”字一分为二而来。严格说来,在作者开始写作武侠小说之前,不应该用金庸这个名字叙述查良镛先生的故事,但这篇文章专门谈论金庸的武侠小说,为了叙述的方便,我想还是一律用金庸这个名字称呼查良镛先生为好,特此说明。),1924年生于他的家乡浙江省海宁县袁花镇。海宁查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金庸先生在《鹿鼎记》第一回的注释中说到他的祖先在康熙时代曾经出现过包括大诗人查慎行在内的“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1] (p37)的盛况。
金庸先生自幼聪颖而个性突出。在初中三年级时,年仅15岁的金庸就和同学合著并出版了第一本书《献给投考初中者》,大获成功。继而考入浙江省立联合高中,1941年,在高中读书期间,因为在学校壁报上发表自编文章《阿丽斯漫游记》讽刺本校的训导主任,被学校勒令退学,不得不转学到浙江省衢州中学就读。1944年考入中央政治大学外文系,又因与国民党职业学生冲突,向学校投诉而被勒令退学。其后小说《神雕侠侣》的主人公杨过先是不容于桃花岛,后来又从全真教门下逃离,如此经历,似有作者自叙的痕迹,难怪作者毫不犹豫地站在了年轻杨过的人性与情感立场上,从而使金庸的创作出现了重大转折。
少年时代即遭遇抗日战争,中学时代在辗转迁徙中度过,母亲在战乱中病逝,自己也曾在随学校迁徙途中病痛交加,对战乱之苦的品尝当深刻入骨。所有后来的小说中大多选择异族入侵时代作为人物成长的历史背景,比之他人纯粹遐想虚构的武侠小说,金庸的作品中多了一份浓郁真切的人生滋味。
从大学退学之后,年轻的金庸在重庆中央图书馆阅览室找到了一份工作,不光是解决了自己的生计,更重要的是可以继续看书学习。直到抗战胜利结束后,金庸回到故乡,在杭州任《东南日报》外勤记者及英语电讯收译员。1946年到上海,再入大学校门,到上海东吴法学院插班修习国际法课程。恰好这一年上海《大公报》招聘人才,金庸在激烈的竞争中名列前茅,被录用为该报的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被《大公报》派往香港任职,由此彻底改写了金庸的人生道路。
金庸最初的人生理想并非成为文学家,当然更不是企业家,甚至也不是新闻家,而是外交官。所以,大学的目标是中央政治大学外文系,退学之后仍不改初衷,进修国际法等专业课程,并且苦学勤思,终有建树。1949年发表《从国际法论中国人民在海外的产权》等多篇国际法专业论文,引起了知名学者国际法专家梅汝璈等人的赞赏和重视。新中国成立之后,金庸应梅汝璈先生之邀北上赴京到外交部求职,结果未能如意,失望而归。但塞翁失马,祸福难言。西人云,是金子就会闪光,失望而归香港的金庸奋发图强,终于创造出了一番辉煌的业绩。
首先,是1955年开始了武侠小说的创作。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在《新晚报》连载,就让人耳目一新;第二部小说《碧血剑》在《香港商报》连载,名声更著;而到第三部小说《射雕英雄传》继续在《香港商报》连载的时候,更是洛阳纸贵,满城争睹,从此奠定了新派武侠大宗师地位,被称为“武林盟主”,其声誉开始超过香港另一位杰出的武侠小说家梁羽生。此后的《神雕侠侣》等作品,都不断更上层楼,直至1972年完成巅峰之作《鹿鼎记》后宣布不再写武侠小说。其后花费10年时间对过去17年间创作的全部15部武侠小说进行修订,其作风和成就在武侠小说家中均属独一无二。
其次,他还是一位成绩不俗的电影评论家、编剧和导演。从1952年《新晚报》复刊,金庸被调任该报副刊编辑时起,就开始经常用姚馥兰——即英文Your Friend的音译(意为“你的朋友”)——为笔名撰写电影评论,继而以林欢为笔名撰写《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并被电影公司采用。进而于1957年进入长城电影公司,分别与程步高、胡小风合作导演了影片《有女怀春》(1958)和《王老虎抢亲》(1959)等。
其三,他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金庸于1959年离开长城电影公司,与中学同学沈宝新合作创办了自己的报纸《明报》,到1993年金庸宣布辞去明报企业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职务的时候,明报企业已经是一个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拥有日报、晚报、周刊、月刊、出版社等多个传媒单位的上市集团公司。
其四,是一个卓越的新闻观察家和时事评论家。明报的成功,首先固然是因为创办者的经营才干,同时也因为金庸小说的连载不断吸引读者——从《神雕侠侣》开始,此后金庸的所有武侠小说都是首先在自己的报刊上连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金庸先生在《明报》工作的三十多年中几乎每天都要亲自撰写一篇《明报》社评,吸引高层次的读者。金庸先生因为撰写出大量具有远见卓识、深入独到的社评文章,被香港新闻界称为“香江第一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