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对比分析

王志梅

宜章县妇幼保健院 湖南 郴州 424200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8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平均肛门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19.51%)(χ2=4.100P=0.043)。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对患者快速康复效果更好。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肌瘤;疗效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孕、贫血、白带增多、子宫出血等症状体征。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其中子宫平滑肌增生是其主要病因[1]。子宫肌瘤若不及时的干预治疗可引起女性排尿障碍、尿频、不孕、流产等并发症,可对女性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在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主要包括聚焦超声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其中手术治疗是其最为主要的治疗方式。以往临床上常用传统的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可有效的将病灶剔除,但是存在对患者创伤大、术后康复时间较长等局限性[2]。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基于此现本研究对两种术式疗效进行对比。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就诊收治的8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1例)。其中观察组年龄为32-60岁,平均年龄为(43.56±2.58)岁,最大肿瘤直径为3-8cm,平均肿瘤直径为(5.21±1.21)cm。对照组年龄为31-58岁,平均年龄为(42.98±2.61)岁,最大肿瘤直径为3-7cm,平均肿瘤直径为(5.19±1.18)cm。两组研究对象上述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MRI、彩超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2)所有患者均能正常沟通、交流;(3)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不耐受手术者;(2)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者;(3)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急性感染及恶性肿瘤者。

1.2手术方法:对照组:给予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具体如下:予以硬膜外麻醉,将患者摆仰卧位,作一大小为7cm左右的纵切口在下腹位置,常规将肌肉和组织分离,以充分暴露出子宫。并作一纵切口在肌瘤位置,将肌瘤剔除,后用生理盐水清理盆腔,常规缝合、止血。观察组: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具体如下:予以全身麻醉,将患者摆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在脐上缘2cm、麦氏点及反麦氏点出作手术切口,后建立CO2气腹,将患者维持头低臀高位,在患者体中置入腹腔镜,并对肿瘤的部位及数量进行探查。对于肌瘤在浆膜下者,可在子宫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以充分暴露瘤蒂,再将瘤体取出。而对于肌瘤在肌壁间者,注射垂体后叶素后,将肌瘤表面子宫肌层用电极切开,以分离肌壁和瘤体,再将肌瘤瘤核取出,常规缝合、止血、关腹。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尿潴留、伤口剧烈疼痛、伤口感染)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5dd25cea9fe52_html_1d1b7f9582449477.gif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平均肛门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 5dd25cea9fe52_html_561f7f9a811e72f0.gif±S

组别

住院时间(d)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平均肛门排气时间(d)

观察组(n=41)

6.48±1.21

71.25±12.33

119.63±17.62

1.52±0.38

对照组(n=41)

9.01±2.75

110.38±16.78

108.38±13.85

2.68±0.68

t

5.392

12.033

3.214

9.535

P

<0.001

<0.001

0.002

<0.00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19.51%)(χ2=4.100P=0.043),见表2。

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尿潴留

伤口剧烈疼痛

伤口感染

总发生率

观察组(n=41)

1(4.88)

0(0.00)

1(2.44)

2(4.88)

对照组(n=41)

2(4.88)

3(7.32)

3(7.32)

8(19.51)

χ2

4.100

P

0.043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好发的常见疾病之一,好发于30-50岁之间的女性。其主要呈现为白带异常增多、腹部包块压迫、子宫出血等临床表现,且大多数研究已证实,子宫肌瘤女性流产风险性是正常女性的4倍以上[3]。其次子宫肌瘤可对宫腔造成压迫,导致其变形,进而压迫输卵管,增加不孕发生的危险性,可见子宫肌瘤对女性的危害性。手术治疗是子宫肌瘤患者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其传统的治疗术式,可有效的将病灶去除,但是创伤大,恢复慢,且一定程度的会留下疤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4]。腹腔镜在上世纪90年代逐渐应用于妇科疾病的诊断,而近些年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相较于既往传统术式具有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术中出血少,伤口美观,有利于患者康复等优点,进而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5]。在本研究结果中也证实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平均肛门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这可能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操作较传统术式复杂有关,但这并不影响术式安全性。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可提示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相较于传统术式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可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并不能完全取代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相关研究报道,对于肿瘤直径大于9cm的子宫肌瘤患者,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可能不能彻底的清除组织,需进行二次手术[6]。且临床上得根据肌瘤的类型、生长位置确定是否适合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但是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适应症也将逐渐扩展。故临床上得综合子宫肌瘤患者的病情情况、身体素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综上: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对患者快速康复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梁月珍, 杜珍, 陈志美. 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比较[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6,22(2):209-211.

[2]郭玉琳.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对比研究[J]. 陕西医学杂志, 2016, 45(7):824-826.

[3]陈翠兰, 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远期疗效比较[J]. 医学综述, 2016, 22(21):4335-4338.

[4]吴双, 宋晶晶, 黄凌云.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比较研究[J]. 临床军医杂志, 2018, 46(3):282-284.

[5]李娜.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比较[J]. 中国急救医学, 2016, 36(1):54-55.

[6]薛宏. 腹腔镜下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6, 35(5):48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