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与 CT影像检查老年多发性脑梗死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3

MRI与 CT影像检查老年多发性脑梗死临床应用

余小玲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永州 425000

摘要:目的:将MRI于CT检查用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对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价值进行分析评价。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所有患者均给予MRT与CT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MRI多发性脑梗死总检出率为91.25%,相比CT检出率57.50%明显更高(P<0.05);MRI在检查梗死数量、病灶大小、确诊时间等方面与CT相比更显更好,而CT检查所用时间短于MRI检查(P<0.05)。结论:MRI在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中具有较高价值,可提高检出率,值得应用。

关键词:CT扫描;MRI;多发性脑梗死;老年患者

引言

多发性脑梗死多见于中老年男性,以偏瘫、运动障碍、意识障碍及失语症等为常见的症状,严重者会导致痴呆,致残率和致死率均比较高,是重度脑梗死的一种,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及时、有效的诊断可提高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选取80例患者进行研究是为了探析MRI与CT影像检查应用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收集时间在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对象为我院收治的80例多发性脑梗死老年患者,男44例,女36例,年龄62~78岁,平均(67.42±5.13)岁,梗死时间2~92h,平均(47.23±1.63)h,梗死原因:动脉粥样硬化37例,高血压25例,颅脑损伤8例。临床症状:均存在不同程度偏瘫、意识不清、失语、智力下降等症状。

1.2检查方法

80例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生命体征与临床症状相关检查,并经体征与临床症状诊断为多发性心肌梗死,随后给予80例患者CT及MRI检查,具体方法见下。

CT检查方法:将16排螺旋CT机的参数设置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120mA、扫描层距6~8mm、扫描层厚6~8mm,以听眦线为基线向上扫查,部分行同期增强扫描的患者需先评估是否对造影剂过敏,未发生过敏现象的患者给予30~50ml的碘普罗胺注射液后行CT增强扫描。

MRI检查:将MRI机的层距和层厚均设置为6~8mm,使用高分辨头部正交16通道线圈,按照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的顺序进行扫描,若患者平扫结果为阳性,需给予0.1mmol/kg的钆贝葡胺注射液,1min后行T1WI和T2WI的增强扫描。所有检测结果均由2名以上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分析,并详细记录检测结果。

所有检测结果均由2名以上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分析,并详细记录检测结果。

1.3治疗方法

两种检查方法均诊断为多发性脑梗塞的患者给予吸氧、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给予B族维生素和能量合剂等药物改善脑细胞的代谢进行基础治疗。再给予患者160mg的川芎嗪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100mg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100mg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和20mg的阿托伐他汀口服,每天1次。计划进行2周的治疗。

1.4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时段两种检查方法检测结果、两种检查方法脑梗死指标差异。

1.5统计学方法

研究分析软件为SPSS12.0,(`x±s)表示计量资料,配对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时段两种检查方式检测结果

观察表1可知,MRI多发性脑梗死总检出率为91.25%,CT总检出率为57.50%,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率相比明显MRI更高(P<0.05)。

表1比较两种检查方式检测结果[n(%)]

检查方法

检出率

梗死时间

24h内

24~72h

超过72h

MRI(80)

73(91.25)

28(35.00)

26(32.50)

19(23.75)

CT(80)

46(57.50)

6(7.50)

19(23.75)

21(26.25)

χ2

29.883

22.596

1.894

0.167

P

0.000

0.000

0.169

0.683

2.2两种检查方法不同时间病变的检出情况

MRI在病变时间<24h和24~72h的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CT(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2。

表 2 两种检查方法不同时间病变检出情况的对比[n( %) ]

检查方法

脑梗死时间

<24h(n=27)

24~72h(n=24)

>72h(n=29)

CT检查

18(66.67%)

17(71.43%)

21(72%)

MRI检查

24(91.67%)

23(95.24%)

27(92%)

χ2

4.5474

4.2857

3.3875

P值

<0.05

<0.05

>0.05

2.3不同检查方式患者指标差异

观察表3可知,MRI在检查梗死数量、病灶大小、确诊时间等方面与CT检查相比更显更好(P<0.05),而CT检查所用时间短于MRI检查(P<0.05)。

表3比较两种检查方式患者指标差异(`x±s)

检查方法

梗死数量(个)

病灶大小(mm2

检查时长(min)

发病至确诊(d)

MRI(80)

2.42±0.55

11.71±1.72

18.76±2.23

0.89±0.25

CT(80)

1.76±0.41

8.39±1.24

10.59±1.41

1.95±0.61

t

8.605

14.005

27.697

14.382

P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多发性脑梗死为脑梗塞的一种,在临床上病例较为常见。多发性脑梗死多见于中老年群体与有高血压疾病史的人群。多发性脑梗死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引起脑深部的微小动脉狭阻塞,导致脑内出现出现多个2~20mm的缺血性软化梗塞灶,以基底节区为多发区,临床上又称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多发性脑梗死的发病急促、多会损伤脑功能区和脑血管,因此,需要及时诊断,以给予对症治疗。

近年来CT、MRI等检查方式逐渐用于各种疾病诊断中,并取得较好效果。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在临床影像学检查的时候,CT 以及 MRI 是临床当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影像学检查方式。CT与MRI用于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可显示出梗死部位、数量、大小、形态等,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CT扫描仪是在人体不同组织对X射线吸收值差异较大的原理上,利用X线对需要检测的部位进行一定厚度层面的扫描,并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对探测器接收到的X线进行处理以形成CT图像,MRI扫描仪可以记录脑细胞氢元素与脑细胞的共振成像,准确反映脑细胞的活动状况,在患者脑梗死后1~2h便可检测出病变。本次研究中,MRI总病变检出率、病变时间≤72h的检出率、病灶数量、位于基底和顶叶的病灶检出率均显著优于CT(p<0.05),且降低了误诊率、缩短了检查时间、有助于小病灶的检出。

临床建议在超早期节段实施溶栓,但多数患者就医较晚,错过了溶栓的最佳时间,本次研究中,患者在对症治疗和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的川芎嗪具有扩张小动脉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是神经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功能、阿托伐他汀具有抗炎抗血栓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联合应用效果较佳。

本次研究中,MRI总检出率相比CT更高,提示其检测多发性脑梗死的准确度更高。分析原因为MRI可对脑细胞核中的细胞与氢元素进行共振成像,并详细记录相关信息,进而将脑细胞活动情况直接反映出来。本次研究,MRI在多发性脑梗死检出率、检出病灶个数、病灶大小、确诊时间等方面均比CT检查更好,提示MRI在诊断多发性脑梗死老年患者中具有较高价值。

4结束语

综上所述,MRI 诊断多发性脑梗死老年患者准确率较高,可尽早检出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邓银良 冯凯 刘国保.MRI与CT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对比 [J].中外医疗,2017(14).

[2] 杨建忠 袁戴海 单海荣.两种影像手段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对 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58)

[3] 刘禄清 颜建辉 罗高梅.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临床结 果分析[J].饮食保健,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