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泰和医院湖南长沙411400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急诊科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接诊的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考组,每组35例,参考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两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急救物品完好率、护理缺陷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2.86%),急救物品完好率为(97.14),参考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17.14%),急救物品完好率为(82.86%),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参考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室执行护理风险管理系统措施,可有效减少护理风险,改善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急诊科;安全管理;护理风险管理
急诊科是医院内重要的科室,其目的在医护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对意外伤害、突发疾病的患者进行紧急救治,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一般情况下,急诊科室患者都是危急重症居多,且病死率、致残率较高,导致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工作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继而导致护理风险增加,使得患者的急救质量出现降低[1]。为确保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安全以及良好的治疗效果,给予患者护理风险护理措施。为了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对急诊科室患者的影响,本文就我院急诊科内的70例患者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使用数字表法对我院急诊科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接诊患者中的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考组进行研究,每组35例,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10例。年龄17至55岁,平均年(32.5士5.8)岁;参考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19至56岁,平均年龄(35.3±6.1)岁。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考组给予常规护理,根据患者不同疾病情况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适当流量氧气吸入,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准确记录。再次护理基础上给予观察组表护理鞥线管理,具体做法如下:①规章制度的完善,在把护理安全管理作为依据的基础上以及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由护士长结合自己科室的有关优点,制定合理、实用、可靠的风险管理制度,减少医疗纠纷时间的发生。此外,针对意外事故和突发性事件拟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并不断完善规章制度,确保急诊科室内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顺利进行;②提高风险管理意识,急诊科内主任、护士长等领导定期组织有关急救护理知识、仪器操作以及物品使用方法等内容的急救培训,鼓动急诊科室内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并探讨,对工作中存在问题、风险进行分析和总结,继而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此外,由领导带领急诊科室每个医护工作者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并熟练掌握,必要情况下作为自我保护的法律武器
;③抢救仪器、药物的管理,针对急诊室内的抢救药品、医疗设备的管理,由相关领导安排专人保管,并定期对仪器进行清洁和保养,且对抢救药品进行检查,切记使用过期药品准确做好收取工作,将实名标准。严格交接班,对药品、仪器使用隋况进行认真核对和检查,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报告护士长,给予相对应措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④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规范性,在急诊室内,对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血压、心率、呼吸等各项生命指标进行密切观察,并使用医学术语将变化内容准确无误记录在护理记录单内,书写规范,不允许涂抹、粘贴以及勾画。针对急诊室内“三无人员”,应留院观察,并进行病理存档,对病例定期检查审核[2]。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急救物品完好率、护理缺陷发生率;观察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基于基础护理、消毒隔离、技术操作、护理文书)评分,各项100分为满分,分数越高代表相对应的护理质量越好[3]。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1.0作为处理工具,分析中结果数据均为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说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基于基础护理、消毒隔离、技术操作、护理文书)评分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参考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内容详见表1所示。
3讨论
随着现代人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医疗相关法规的认知不断增强导致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因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多,甚至更高。急诊科室是医院内具有特殊性质的重要科室,是对危急重症患者实施抢救的重要阵地[4]。急诊科内的护理风险较多,护理记录单书简单、未及时抢救、消毒、隔离工作未得到全部落实、急救操作不规范以及病情告知模糊等多种因素后加大护理风险发生的几率,并且胡莉红作人员缺少风险、法律意识,没有给予适当的措施应对出现的风险问题。因此,应加强急诊科内的风险管理制度地完善,针对急救药品、仪器由专人进行管理,提高护理服务态度,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护理工作人员风险意识进行强化。最终达到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的情况,继而减少对患者造成影响,尽可能确保患者在记忆过程中可以安全治疗。
本文就我院急诊科室内的70例患者行护理风险管理,获得突出效果,结果得出观察组急救物品完好率、护理缺陷发生率均优于参考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护理质量(基础护理、消毒隔离、技术操作、护理文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促进护理工作人员风险意识的提高、使得急救质量得到增强。
综上所述,对急诊科室内的患者实行护理风险管理,有效减少护理风险,改善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穆爱兰,张秋玲.护理风险管理在加强急诊科患者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6):181-183.
[2]李松英.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7):213-214.
[3]戚妙芬,周颖.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3):223-224.
[4]张晓霞.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8):10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