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13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上海市松江区2013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陈岚

上海市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科201620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2013年出生缺陷儿的变化及特点,寻找预防出生缺陷的措施,为妇幼保健部门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上海市出生医学信息系统登记的出生缺陷活产儿的相关信息,应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松江区户籍新生儿出生缺陷的报告发生率为16.59‰,首位为肌肉骨骼系统先天性畸形和变形;非本市户籍新生儿中出生缺陷的报告发生率为23.42‰,首位为眼、耳、面和颈部先天性畸形。结论:提高人群优生优育意识,加强孕前期、孕期的系统保健服务,不断提高产前检查诊断技术,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关键词:出生缺陷;监测;措施

出生缺陷是指因遗传、环境或两者的共同作用,导致胚胎发育异常而引起的个体器官结构、功能代谢和精神行为等方面的先天性异常,包括胎儿机体任何部分先天性的解剖结构畸形和先天性生理功能及精神行为障碍。在目前低生育水平人口状况下,出生缺陷严重影响着我国出生人口素质。本文对2013年在上海市松江区各接产医院分娩的活产儿进行监测,分析上海市出生医学信息系统登记的出生缺陷活产儿的相关信息,为妇幼保健部门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收集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在松江区各接产医院分娩的活产儿,根据《上海市医疗机构重危婴儿追踪对象一览表》和各医院病案系统导出的出生缺陷儿信息补充上海市出生医学信息系统登记的出生缺陷活产儿的资料。

1.2统计方法根据上海市出生医学信息系统登记的出生缺陷活产儿的相关信息,按照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编码缺陷种类,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我区共有4家获准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进行了接产服务,分别为松江区中心医院、松江区妇幼保健医院、松江区泗泾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2013年松江区户籍出生缺陷儿72例,出生缺陷的报告发生率为16.59‰,非本市户籍出生缺陷儿279例,出生缺陷的报告发生率为23.42‰。

2.2医院报告率四家接产医院报告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也有差异,报告出生缺陷发生率最高的是松江区中心医院,为52.22‰,而报告出生缺陷发生率最低的是松江区妇幼保健院,为14.40‰。

2.3母亲生育年龄图1显示了出生缺陷的发生与母亲生育年龄之间的关系,在40-44岁组为最高值,达到39.55‰,其次为15-19岁组,为35.19‰,反映了出生缺陷在低龄和高龄母亲中的发生率较高。

2.4出生缺陷顺位表1为2013年松江区不同户籍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松江区户籍新生儿出生缺陷首位为肌肉骨骼系统先天性畸形和变形,其次为眼、耳、面和颈部先天性畸形及循环系统先天性畸形,分别占到31.94%、30.56%、27.78%;非本市户籍新生儿出生缺陷首位为眼、耳、面和颈部先天性畸形,占34.41%,其次为循环系统先天性畸形及肌肉骨骼系统先天性畸形和变形,分别占到32.98%、18.64%。

3讨论

出生缺陷会造成婴幼儿死亡或终身残疾,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对人口素质及对社会文明的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压力。目前出生缺陷的病因还不是很明确,主要考虑有两大因素:一是遗传因素,占25%,二是环境因素,占10%,而大多数是环境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占65%[1]。我们无法改变自身的遗传基因,但是环境是我们可以改变的,不良的生活方式,孕前孕期远离高危环境,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这些均能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四家接产医院的出生缺陷报告率差异很大,进一步加强出生监测网的技术培训和质量控制力度,完善孕产妇保健管理体系,提高接产医院关于出生缺陷儿的登记系统的完整性,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出生缺陷率的误差。

根据本文的调查显示,非本市户籍出生缺陷的发生率高于本区户籍,提示我们要关注此类人群在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方面的影响力度,这可能与他们所处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相关,且自我保健意识不强有关。出生缺陷儿在低龄和高龄母亲中的发生率较高[2],指导育龄妇女在最佳生育期受孕,使适婚年龄的妇女自觉认识到婚前检查及孕前保健的重要性,提高优生优育的意识,降低出生缺陷的风险。肌肉骨骼系统先天性畸形和变形,眼、耳、面和颈部先天性畸形,循环系统先天性畸形是导致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由于诊断方法和技术的进步,使得此类疾病的检出率不断上升。普及优生咨询,规范孕产妇保健工作,开展产前诊断,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不断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参考文献:

[1]高英茂.组织学与胚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83

[2]虞慧婷,蔡任之,杨青etal.2009年上海市出生缺陷监测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