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目标有效示范——探索有效美术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1

明确目标有效示范——探索有效美术课堂

杨华

杨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实验学校225009

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示范是最基本的要素,教师在黑板上画什么学生就在作业本上画什么,具体到一笔一画,过于强调规范,久而久之,学生的思想被同化,个性被压制。这样的教学模式注重了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极不利于对学生美术兴趣、美术素养、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实施以来,创意是美术课堂教学的新口号,全盘否定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又出现了美术课堂教学过分注重教学形式、轰轰烈烈搞活动、不注重实际效果的弊端。

现在,我们又提出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笔者认为,教师目的明确的教学环节设计、直观有效的的示范,是追求高效的美术课堂的有效途径。那么下面就从两个方面谈谈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问题。

一、目标明确,直奔主题

无论设计哪个教学环节,教师都要清楚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什么,任何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形式的呈现都要为达成某个环节的目标服务,因此要选择最有效、最便捷的方法。

比如,小学第一册《新花布,新衣服》的导入环节,可以播放儿童服装表演视频,直接引入;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时装秀表演导入。这两者,我都尝试过,更经济、更简便、更有效、更节省时间的方法是前者。同样都达成了激发兴趣的目的,为什么要舍简求繁呢?没必要为活动而活动。同时,在教学中要尽量舍弃繁杂的花架子,让课堂知识点很明晰顺畅地呈现,不要让学生迷失在热闹的活动中,而茫然不知究竟要干什么。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主动去舍弃那些外表光鲜又不知所云的东西,而抓住课业的精髓。

二、有效示范,巧妙创意

不知从何时起,有人云:“教师的示范会阻碍学生创造性的发挥。”这种说法成了时髦的观点,久而久之,教师普遍不作示范。不知齐白石老先生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今天是否还可以用“从临摹到创意”或者“先入贴再出贴”来诠释?

推广多媒体以来,原本网络多媒体因其声光影的丰富变化和各种资源整合的方便快捷,可以让美术课丰富多彩,但,凡事过犹不及,多媒体的滥用,使得教师成了放映员。现在的美术课上越来越少看到教师作具体示范了,没有具体的技法指导,生怕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只凭借花哨的课件和云山雾罩、海阔天空的讲解,热热闹闹的无效讨论和作秀的表演,学生作业美其名曰“创作”,而实际却是放任自流,最终学生的作业暴露出美术基本技能的先天不足,呈现出概念化、低幼化甚至是涂鸦。缺失了美术教学最基本、最传统的方法,我们怎样教?

在示范中求创意才是我们追求的。

1、范图赏析

教师选择相应的范图进行直观赏析,让学生模仿艺术家的构思,这是引导学生在创作中怎样动脑的教学行为。教学中教师选择的范图越恰当,赏析得越好,学生就越有兴趣,就越会动脑筋,这样才能逐渐自觉地发散联想,像艺术家一样去思考,把不同事物某种共通的内涵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形象。这就达成了有效示范。

2、技能演示

技能演示是指通过执行一套规范性的程序和动作,引起学生模仿行为的教学方法,如中国画中的执笔方法、坐姿、站姿等常规示范,笔墨技法示范,以及具体花鸟、人物、山水的画法示范。教师的示范越清晰、越准确,学生越容易掌握,从而学到规范的技能技巧。只是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合适的教学环节,比如对于低年级段的孩子,适当设计游戏、儿歌、顺口溜配合演示。

3、形式多样

教师在演示时,应根据不同的目标和内容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小学美术第八册《适合纹样》,在教学中先出示方形白纸,让学生计时,一分钟画出一幅图案来,在学生数数计时声中,迅速熟练地把白纸变成图案。一方面,学生被教师娴熟的基本功所折服,对教师产生了钦佩的心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激励学生的表现欲;另一方面,直观地观察到教师的作画步骤,并且教师在作画过程中讲解注意点,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从而更好、更容易地掌握完成作业的方法。在其他形式《适合纹样》的示范中,又可以选择剪纸添画的方法,这样多种方法的运用,始终让学生保持着对美术课的新鲜感,保持着对动手练习的兴趣。

总之,教师目的明确的教学环节设计,直观多样有效的示范,能够在朴朴实实、平平淡淡中追求有效乃至课堂教学的高效,以期不辱美术学科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