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县2006-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2

龙陵县2006-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分析

段文阳

段文阳(云南省龙陵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龙陵678300)

【中图分类号】R19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9-0414-02

【摘要】目的了解龙陵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与特征,为制定防控和处置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龙陵县2006年-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0年龙陵县共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起,发病731人,死亡5人,死亡率0.68%。报告事件和发病人数以传染病事件(7起,发病603人)最多,死亡人数以食物中毒事件(死亡4例)最多,事件主要发生在乡(镇)以下农村地区,乡村小学是传染病事件主要发生场所,学生是高发人群,食物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家庭家庭。结论龙陵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较为频繁,形势不容乐观,应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加强丙类传染病监测与预警和食品卫生安全宣教,加强乡、村疫情监测、报告和处置工作力度。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龙陵县属贫困山区农村县,地形复杂,海拔垂直高差达2466.6米,有六种气候区,人文饮食习惯复杂,疾病普广,易发生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了解龙陵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制定防控处置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作者对本县2006-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资料来源于龙陵县2006-2010年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上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所有资料进行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龙陵县2006-2010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起,发病731人,死亡5人。2006年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起数、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为最多(6起,发病569人,死亡3人),之后呈现下降趋势。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两个类型分别是传染病疫情(7起,占58.33%)和食物中毒(5起,占41.67%)。传染病疫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以丙类传染病(4起,占传染病疫情事件57.14%)和其它传染病(2起,占传染病疫情事件28.57%)疫情事件为主。

2.2事件级别报告的突发事件中,无特别重大和重大事件,一般事件7起,占58.33%,较大事件5起,占41.67%。

2.3事件分布特征

2.3.1地区分布2006-2010年,龙陵县10个乡镇中有6个乡镇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别是碧寨乡4起,勐糯镇、象达乡、龙新乡各2起,龙山镇、平达乡各1起。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死亡的有5个镇,分别是平达乡、象达乡、龙山镇、勐糯镇、碧寨乡各1人。

2.3.2时间分布各季节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以9至11月为高峰期,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起,占50%,其次为5至6月,共报告4起,占33.33%。

2.3.3人群分布2006-2010年,龙陵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家庭和农村学校,占总数的91.67%。

男性发病384例,女性发病347例,男女发病比例为1:0.9,性别无明显差异。

年龄分布:0-5岁发病29例,占3.97%,6-10岁发病226例,占30.92%,11-15岁203例,占27.77%,16至20岁发病57例,占7.79%,21岁及发上发病216例,占29.55%。

职业分布:发病人数以学生最多,发病439人,占发病总数的60.06%。其次为农民,发病258人,占35.29。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发病34人,占4.65%。死亡人数以农民最多,死亡4人,占死亡人数的80%,农民的死亡原因均为食物中毒。

3讨论

3.1龙陵县2006-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特点。主要以传染病暴发疫情和食物中毒为主,各占58.33%和41.67%。传染病疫情以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为主,占传染病疫情事件的85.71%。传染病疫情事件发病多,占82.49%(603/731),病死率低,病死率仅0.17%(1/603)。而食物中毒发病相对少,占17.51%(128/731),病死率高达3.13%。

3.2乡村学校和农村家庭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2006-2010年报告的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的占85.71%(6/7),原因是学校为人群聚集性场所,较易发生聚集性传染病疫情;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农村家庭误食有毒有害化学性物质或动植物导致中毒为主,占80%(4/5),其次是自办酬宾宴席引起的食中毒,占20%(1/5)。

4应对策略

4.1建立健全卫生应急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领导指挥机制,逐步建立健全我县重点、常见传染病及常见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置应急预案。切实做到依法、科学、规范、有序的开展工作。

4.2不断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对人群可能造成生命、健康威胁的疾病,并提供预警等决策依据。随着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完善,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在我县的高发病种,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近年来在我县发生的传染病导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已不再是甲类和烈性传染病而是以丙类和其它传染病为主及个别的乙类传染病。所以,加强丙类和其它传染病的监测、报告和控制工作,是今后我县传染病控制工作和卫生应急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

4.3加强学校卫生工作,与教育部门配合,认真指导,联合检查,做好学校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推进有苗可防疾病在校园的推广接种,有效减少和避免传染病类突发共公卫生事件和食物中毒事件在学校的发生。

4.4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和食品、药品、有毒有害物品安全及相关科普知识宣教,是有效控制食物、毒物中毒引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黄玉芬,杨沧江,刘晓强等.2002-2004年云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6,32(2):30-31.

[2]王陇德.卫生应急工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王艳霞,张辉,周洋.2004-2006年昆明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分析[J].疾病监测,2008,2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