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子宫内膜癌患者ER、PR、p53、CD44V6表达差异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不同年龄子宫内膜癌患者ER、PR、p53、CD44V6表达差异研究

蒋炜杰

(简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四川简阳6414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子宫内膜癌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CD44V6表达的差异。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初诊子宫内膜癌患者148例,按年龄不同分为<50岁组(42例),50~60岁组(60例),>60岁组(46例)。比较三组ER、PR、p53、CD44V6表达差异。结果:三组患者ER、PR表达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ER表达阳性者明显增多,PR明显降低;三组患者p53、CD44V6表达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p53表达阳性者明显增多,CD44V6无明显趋势。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年龄>60岁,ER、p53表达水平提高,PR表达水平降低。

【关键词】不同年龄;子宫内膜癌;ER;PR;p53;CD44V6

【中图分类号】R7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6-0027-02

DifferenceResearchontheExpressionofER,PR,p53,CD44V6ofPatientswithEndometrialCancerinDifferentAge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xpressiondifferenceofestrogenreceptor(ER),progesteronereceptor(PR),p53,CD44V6ofpatientswithendometrialcancer(EC)indifferentage.Methods148confirmedwithECpatientsinthehospitalwerepidedinto<50group(n=42),50-60group(n=60),>60group(n=46)bydifferentage.TheexpressiondifferenceofER,PR,p53,CD44V6ofthree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ComparedtheER,PRexpressionofthreegroups,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asonegrewolder,theERpositiveexpressionsignificantlyincreasedandPRsignificantlydecreased;Comparedthep53,CD44V6expressionofthreegroups,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asonegrewolder,thep53positiveexpressionsignificantlyincreasedandCD44V6hadnosignificanttendency.ConclusionForECpatientsagedabove60,theexpressionlevelsofERandp53increaseandPRexpressionleveldecreases.

【Keywords】Differentage;Endometrialcancer;ER;PR;p53;CD44V6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女性恶性肿瘤,近些年国内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不断上升。相关研究表明[1],年龄是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造成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目前缺乏有关分子水平造成高龄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差的报道。因此,本研究对我院148例不同年龄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研究,旨在了解ER、PR、p53、CD44V6在不同年龄患者中的表达差异。具体信息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初诊子宫内膜癌患者148例,按年龄不同分为<50岁组(42例),50~60岁组(60例),>60岁组(46例)。<50岁组病理分期:Ⅰ期34例,Ⅱ期3例,Ⅲ~Ⅳ期5例;肿瘤细胞组织学分级:G1(Ⅰ级高级分化)14例,G2(Ⅱ级中级分化)21例,G3(Ⅲ级低级分化)7例。50~60岁组病理分期:Ⅰ期48例,Ⅱ期4例,Ⅲ~Ⅳ期8例;肿瘤细胞组织学分级:G1(Ⅰ级高级分化)20例,G2(Ⅱ级中级分化)30例,G3(Ⅲ级低级分化)10例。>60岁组病理分期:Ⅰ期37例,Ⅱ期3例,Ⅲ~Ⅳ期6例;肿瘤细胞组织学分级:G1(Ⅰ级高级分化)15例,G2(Ⅱ级中级分化)23例,G3(Ⅲ级低级分化)8例。分析三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使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内膜组织中ER、PR、p53、CD44V6表达进行检测。用石蜡将组织包埋,并保持切片厚度为5um,进行持续切片。将石蜡脱去后放入水中,使用PBS进行冲洗,之后放入3%过氧化氢甲醇溶液,密封20min,随后加入羊血清10min后,将ER、PR、p53、CD44V6单克隆体滴入,PBS冲洗后,将鼠抗Igc-HRP滴入,使用DAB进行显色,之后水洗,用苏木精复染。

1.3判定指标

采用双盲阅片法进行结果判定,对染色强度打分。随机挑选一个有癌巢的视野,于高倍镜下计数100个细胞,按阳性细胞所占比例分为:阳性细胞数目>75%,染色深,颗粒粗为强阳性(+++);阳性细胞数目<25%,染色浅,颗粒细为弱阳性(+);在上述两者之间的为阳性(++);所有细胞均无染色为阴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数据,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ER、PR表达

三组患者ER、PR表达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ER表达阳性者明显增多,PR明显降低。见表1。

2.2p53、CD44V6表达三组患者p53、CD44V6表达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p53表达阳性者明显增多,CD44V6无明显趋势。见表2。

3.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且发病率在不断增加。女性寿命延长、外源性雌激素应用增加、绝经时间推迟是导致其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而年龄是影响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

ER、PR普遍存在于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且其含量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较为密切,是预测及指导治疗子宫内膜癌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ER存在于细胞核中,结合雌激素时,可以活化的形式与特定部位的染色质结合,造成基因活化,合成新的mRNA,进而合成新的蛋白质,对细胞代谢及生长进行调节;PR的复合物可对细胞内DNA转录反应造成影响,使其复制减慢,对肿瘤细胞的生长进行抑制。ER、PR的表达将改变肿瘤组织自身内分泌微环境,激活雌、孕激素受体蛋白,进而将基因、具有结合活性的受体蛋白合成,得到依赖激素生长的特征,其表达水平、期别、分化与预后好坏关系密切。本研究中,不同年龄ER、PR表达水平存在差异,且随年龄的增长,ER表达水平升高,PR降低,表明ER高表达、PR低表达是影响高龄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2]。p53是一种抑癌基因,在子宫内膜癌血管新生及癌细胞的侵袭有一定的作用,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促进作用。CD44V6是细胞表面膜糖蛋白,可与基质成分特异性结合,对细胞与基质间的异质黏附有介导作用。CD44V6在人子宫内膜癌发展进程中有协同作用,特别是淋巴结转移,可对子宫内膜癌的转移状况及恶性程度等生物学行为进行判断。本研究中,不同年龄p53、CD44V6表达水平存在差异,且p53表达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CD44V6表达水平无明显特征。但已有研究表明[3],随着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增高及淋巴结转移CD44V6表达水平将降低,与本研究结果不同,可能与本研究样本数量较少有关,以后还需扩大样本数量,进行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随着子宫内膜癌患者年龄的增长,ER、p5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R表达水平降低,因此可通过观察ER、p53及PR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

[1]杨晓辉,李小毛.发病年龄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36(07):1033-1036.

[2]吕嘉,邢峰,丘瑾,等.ER、PR和p53在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1):6128-6129.

[3]张文渊,丁盛娣,黄筱纮.CD44v6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02):20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