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江苏省连云港市淮海戏拉魂腔的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浅谈江苏省连云港市淮海戏拉魂腔的发展

李龙

广西艺术学院

内容摘要:戏曲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淮海戏是江苏省颇具艺术魅力的地方性小戏,有着独特的声腔特点。唱段大多通俗易懂、耐人寻味,因而,在江苏省连云港等地,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但是,由于流行音乐的冲击,喜爱淮海戏等传统戏曲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虽然我国前几年就提出要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在保护和弘扬淮海戏方面,效果却不是很明显。因此,保护和继承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然已是当今人们不可推卸和应当履行的义务与责任。本文主要通过对淮海戏的声腔拉魂腔的介绍和分析,从而使读者产生对淮海戏的热爱,让更多的人了解淮海戏。

关键词:淮海戏;拉魂腔;发展

一、淮海戏的起源

关于淮海戏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源于清乾隆年间连云港市海州区一带流行的太平歌和猎户腔,后来成为以打地摊形式演出的“对子戏”、“三小戏”,其中女角均由男艺人扮演。二是清乾隆时,山东历城有唐大牛、唐二牛兄弟两人,身背大鼓三弦,到连云港市的海州、灌云、沭阳(现属淮安市)一带卖唱乞讨,从此,便播下了淮海戏的种子。

淮海戏在晚清的时期才逐步形成,淮海戏的声腔技巧源于海赣述灌(海州、赣榆、沭阳、灌云)等地的“拉魂腔”。“拉魂腔”的起源总的来说有三种,一是与以上所说的相同,山东历城有唐大牛、唐二牛兄弟二人外出逃荒,在海州沭阳一带以卖唱为生,播下了“拉魂腔”的种子。二是在清末道光年间,山东临沂有个姓金的艺人,他把演唱艺术传给邱、黄、桑三个徒弟,他们三人又广收徒弟,从而将“拉魂腔”发扬光大。三是清道光年间,在海州一带有邱、葛、杨三个民间艺人卖唱,从而留下了“拉魂腔”。

二、淮海戏的发展

淮海戏的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分别为:清末时期、新中国成立时期、70年代末。淮海戏从产生到逐步成熟、由小变大的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得到民众的喜爱,其根源是其源于民间,拥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反映的是真实的人民生活。

拉魂腔是淮海戏的主要声腔,何为拉魂腔?又名柳琴戏,因其曲调优美,演唱时尾音翻高或有帮和。究其来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由鲁西南民间小调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二是源于连云港海州,由当地秧歌、号子中的太平歌、猎户腔经民间艺人丘、葛、张三人的加工而形成拉魂腔。早期的拉魂腔还不能称之为现在意义上的戏曲,以歌舞表演及说唱形式为手段,边唱边舞、或只舞不唱、或只唱不舞的形式不一,样式多样的表演形式。从其所演唱的曲调和腔调上讲,多是明清俗曲及淮海地区方言音调的拖腔,又称依心调,其功能还谈不上是一种艺术的表演,只是在茶前饭后供人们娱乐消遣。随着拉魂腔的进一步发展,到了清末民初时期,出现了三小戏阶段,这才真正标志着地方小戏拉魂腔的出现。随着锣鼓的加入,各种吹管乐器和弦乐也加入进来,拉魂腔腔才真正的得到大众的认可与赏识。

淮海戏中主要声腔拉魂腔非常别致。拉魂腔是从劳动号子、生活音调发展而来的曲调,在淮海大地上,农民的生产劳动中或农闲、休息时,具有地方特点的劳动号子,民间小调随处可见地方特色尤为鲜明,男唱腔粗狂、爽朗、嘹亮。女唱腔宛转悠扬、丰富多彩、余味无穷。唱腔大多以徵调和宫调为主,徵调式温和缠绵,宫调式明快刚劲。以宫调式为例:

这是较早的淮海戏《喝面叶》中的一个唱段,本段主要以说唱为主。以无伴奏高腔为主。

较早的淮海戏的唱词大多是民间故事和百姓自身的生活,声腔特点与演唱技巧大多与淮海戏锣鼓相符合,从而形成了淮海戏的独特的音乐风格。锣鼓在淮海戏的演唱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淮海戏演唱一般是在有锣鼓的引导下开始的。

一种曲种旋律线犹如人的外貌与装束,最为显眼。拉魂腔将主要曲调型抽出,和其他音乐素材重新组合,构成新腔,变化的异常灵活。并能在“活”的前提下,保持拉魂腔声腔剧种风格的统一。这些骨干音有此谱例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代表,充分验证了笔者所提到的几个方面。

三、淮海戏的现状

和很多的地方戏种一样,淮海戏在日益科学化的今天发展的并没有想象的乐观。这不能说是科学的发展导致的因果,而是现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愈趋成熟,多种音乐元素的介入,尤其是现在很多流行音乐已经在现在的年轻人的心里埋下了很深的种子。很多人从心里就不愿意去接受我国传统的戏曲文化。也许这是我国几千年的戏曲文化发展到现在遇到的空前最大的危机,因为从思想上接纳一门艺术远远比其他的方式更为直接有效。

综上,淮海戏作为地方戏种的一个典型代表,有着地方小戏的独特魅力。无论是声腔特点还是表演形式,都已经发展到了较为成熟的一个阶段,我国像淮海戏这样的地方小戏还有很多,目前正在逐渐的被流行音乐、新的流行元素冲淡。因此,保护好地方小戏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希望本文浅析的对淮海戏拉魂腔的介绍,能引起相关人士的重视。毕竟,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消失了就不会再有了。

①论文《声腔词源考—下》姚艺君,中国音乐(季刊)2005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徐子方.淮海戏简论[J].文化遗产,2008,(02):11-15.

[2]张溪.王安顺.浅议淮海戏唱腔的传承与创新[J].剧影月报,2007,(02):53.

[3]殷发春.淮海戏锣鼓和唱腔[J].戏文,2007(06):107.

[4]殷发春.打击乐在淮海戏中的运用[J].剧作家,2008(06):126.

[5]马佩云.淮海戏的沿革[J].剧作家,2009(02):91-92.

[6]孔培培.从拉魂腔到柳琴戏[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7]薛雷.梨园拉魂第一腔[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