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科技翻译人员的可塑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1

浅议科技翻译人员的可塑性

张力朱琳

张力昭通学院外国语学院云南昭通657000;朱琳昭通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云南昭通657000

摘要:科技翻译的特点之一是面多量广,这就要求翻译人员要有适应多种专业需要的可塑性。本文主要探讨了影响科技翻译人员可塑性的因素,以及增强可塑性的方法。

关键词:科技翻译可塑性方法

科技翻译的特点之一是面多量广,涉及的专业虽因人而异,但总的说来比较广泛。即使一台简单的数控机床,也会涉及机械、电气、仪表、数控等专业。作为工程技术问题,可以由工程技术人员分工负责,各管一摊。但作为翻译,一台小小的机床,不能不由一个人来负责。事实上,一个工厂、一个公司、一个科技部门的翻译,涉及的专业又何止予一台机床呢?尤其象我们这样的服务性专业翻译公司,更没有固定的专业可谈,用户的需要就是我们的专业。因此,涉及的专业从总体上讲相当广泛。这就要求翻译人员要有适应多种专业需要的可塑性。

可塑性是衡量科技翻译人员翻译能量大小的标志之一,可以用适应的专业多少和适应的快慢来衡量。如果一个科技翻译人员只能适应某一特定专业的科技翻译,而对其他专业的科技翻译不太适应或不能适应或者适应得比较慢,他的可塑性就比较差;如果他能适应多种专业的科技翻译,而且对新的专业的翻译适应得比较快,他的可塑性就比较好。

影响可塑性的因素很多,例如:中、外文水平、知识面、智力、勤奋程度、翻译实践等等。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翻译实践,一般地说,翻译实践愈多,翻译过的专业面愈广,可塑性就愈好。这不仅因为影响可塑性的其它因素也需要在翻译实践中得到扩充和提高,而且科技翻译本身,对于不同的专业来说,也有个触类旁通的问题。即学会翻译一个专业,再学习翻译另一个专业,就不象学第一个专业那么难,再学习翻译第三个专业就更容易些……

增强可塑性的方法很多,但首先对于所要翻译的专业要有兴趣,要肯下功夫去学,要有求知的欲望。没有这一条,其他方法再好,也难以奏效。学习一门新的专业常常需要阅读好些专业书籍。有时候读一些专业书,读不懂,愈不懂愈怕读。这时可以换一本看看,如果仍不懂,就硬着头皮往下读,读完了总会有所收获。不懂的地方待以后有空的时候,或今后翻译的时候再读,反复几次,总会有所进步。有条件的还可以参加各类短期培训班,或者请专业人员授课,或者到对口单位现场参观学习。

为了尽快适应新专业的翻译,除了要学习必要的专业知识外,往往还需要掌握一些其他基本情况和有关专业术语。从翻译的角度即语言转换的过程来看,前者可以叫“语言背景”,后者可以叫“背景语言”。掌握“语言背景”便于逻辑推理,利于发挥翻译人员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熟悉“背景语言”,便于正确理解原文(或始发语言)意思,利于用规范化的文字(或语言)进行翻译。尤其在翻译前的准备时间较短时,特别需要在翻译过程中收集翻译所需的资料,以便尽快熟悉情况,适应新的翻译环境。

参考文献

[1]陆殿扬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M].北京:新华出版社,1957。

[2]黄凯科技英语结构与翻译模式[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

张力(1974—),男,湖南邵阳人,中级翻译,硕士研究生,云南省昭通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翻译研究。

朱琳(1974—),女,云南昭通人,云南省昭通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