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张悟移

张悟移ZHANGWu-yi;朱乐ZHULe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昆明650093)

(FacultyofManagementandEconomics,Kunm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Kunming650093,China)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以及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thedevelopmentstatusofChina'sprocessingtradeandconstraintsfortransformationandupgradingofprocessingtrade,andproposesappropriatemeasureswhicharesignificantforthetransformationandupgradingofprocessingtrade.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背景;转型升级制约因素;对策

Keywords:processingtrade;thebackgroundoftransformationandupgrading;constraintsfortransformationandupgrading;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7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171-02

引言

加工贸易是指一些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进口部分或全部原辅材料、元器件、零部件以及一些包装材料,经加工、制造以及装配后,将制成品再次出口的经营活动。长期以来,加工贸易成功转型升级一直促进着我国对外贸易的经济发展。1996年加工贸易成为我国第一大对外贸易方式,第一次超过一般贸易。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经济状况不断改善,对外经济贸易也在稳步高速发展,此时加工贸易面临着劳动力成本逐步提高、贸易壁垒增加、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等问题。企业就考虑加工贸易需要转型升级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

1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背景

1980年以来,高新技术不断涌现,产业结构也不断出现新的调整,国际分工也越来越鲜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加入WTO后,我国与某些国家或者地区签署的双边合作协定加速了我国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融合,加工贸易面临的国内和国际形势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国际产业链结构不断向高级发展。其次在产业之间形成的新分工也成为国际分工主要形式,加工贸易主体主要由外资企业主导。并且由于我国的资源以及地理优势,我国有很广泛的发展加工贸易潜在优势。

2010年底,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研究出台了《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了明确的推动转型升级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及相关政策,这是“十二五”计划中针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加工贸易企业在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升了我国贸易总量,根据统计年鉴显示,我国加工贸易出口额由1995年的737亿美元增至2012年的8627.8亿美元,进口额由1995年的538.7亿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4811.7亿美元。产业结构不断改善,产业链也不断往外延伸。种种发展趋势表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尤为重要。

2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

2.1技术因素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发展经济而言,技术因素都是其中一个重中之重的因素,同样技术因素的限制也严重制约着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无论是加工贸易中产业链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升级还是加工贸易所加工的产业升级,关键都是技术的提升,没有自主掌握的核心技术,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是无法实现的。我国目前的加工企业所承担的加工贸易都是选择一些不需要雄厚技术实力的国外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装配业务,这样严重地降低了加工企业的利润,而且也会使我国加工贸易产业一直处于产业增值链条低端环节,而且加工的大部分是高耗能以及高污染的产业。

2.2人才因素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来看,除了政策、体制、环境以及其他因素外,人力资源结构的不合理很大一部分制约着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我国目前加工贸易企业的人才资源结构还很不均衡。因为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从事的加工产业都不需要太高要求的技术,以至于在人才选拔以及培养方面往往不太上心。而且在我国加工贸易大企业主要是外资企业,内资企业相对较少,这也使人才流动方面不太均衡,优秀的有能力的人才留在内资企业发展的概率缩小。这也严重制约着我国内资企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发展。

据有关数据统计,在我国技术工人中高级以上水平所占的比重相对于发达国家的40%的比例少之又少,仅为3.5%,一线技术力量的薄弱,不仅会导致了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益的降低,而且会严重损害企业的技术升级能力。在我国加工贸易产业中外资占主导地位,近几年外资所占比重平均都在75%以上,而国有以及民营企业所占比重相对较低。这就意味着人员的流动也主要发生在外资企业中,外资企业一般设立在沿海发达地区,这就很限制了内资企业的加工贸易发展。

2.3产业因素由于技术以及人才的薄弱,我国目前主要开展的是一些低技术水平的、大规模装配的技术产业。虽然也称作技术产业,但是其含金量确实不高,这样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抑制着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这些外贸加工产业一般在加工过程中所需要的高科技含量的中间产品都要通过进口,很难在国内找到替代品。而且一些企业和地区的辐射效应也是相当有限的,所以很难实现一些地区优势产业结构的转变与升级。一些国家的加工贸易企业在尝试将一些配件的生产转移到我国,目的是为了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但是外商所需要我国加工贸易产业所生产配件的原材料很难在我国本地去采购,因为我国某些工业发展的滞后以及原材料的短缺在质量稳定性以及供货及时率和周期方面很难满足外商的要求。而且我国加工贸易产业一般开设在沿海发达地区,外资还占多数。一些西部有能力发展加工产业的地方并未有兴起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

3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

3.1提升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提高我国出口加工贸易经济附加值的方法有几种途径,首先是品牌与营销,抢占全球营销与品牌高端必须进行人才培养,可以通过招聘或者培训的方法,培养一大批懂管理的人才,除了这点,还需要高技术的支持,从而提高营销与品牌的软实力。其次是研发与设计。目前比较可行的方法就是让更多的跨国公司入驻我国,吸收它们的先进技术以及研发能力。采取鼓励政策,以市场换技术,但是长远发展还是需要内资企业懂得其核心的技术以及研发设计能力。

3.2完善加工贸易的相关政策,制定一系列发展计划相关政策的制定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升级。例如对外商放入国内加工企业进行加工的产品的某些原材料进行免税,这样无疑是促进了国内外资企业的发展。而且还可以指定某些鼓励政策,针对国内某些企业研发的可以替代进口材料的国内材料减免部分税收,用来鼓励国内加工企业在国内采购的积极性。

3.3发展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可以通过产业政策导向向中西部发展,然后再根据中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有针对性的发展出口优势产业。建立特色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可以提升中西部地区区域竞争力。也可以培育和形成新的外贸增长点,通过提升中西部的经济发展能力建立中西部区域优势的产业,并且不断向中西部导入高新技术,再让中西部核心人员不断地学习,运用到实际,从而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3.4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不仅需要技术的不断提升,对同样重要的技术人才培养也需要不断的优化,我国目前的现实状况还无法满足加工贸易产业高端环节所需求的熟练的技术工人供给。因此技术人才的培养也迫在眉睫,政府和企业应该在提高技术人才水平的同时建立技术人才发展的培养机制,采取相应措施,鼓励相关部门加大投入,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这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叶华光.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目标[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3).

[2]张方宏.加工贸易中心西移情况下四川发展加工贸易的形式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4.

[3]王子先.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J].国际贸易,2004(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