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实践课教学模式建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1

语文实践课教学模式建构

唐际新

桂林市灌阳县文市镇中心学校541606

摘要: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性是语文课最主要的特征。语文能力从根本上说是参加语文实践“习得”的产物。因此,语文学习离不开语文实践。语文实践课,是吸收了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建立在“大语文”理念之上的一种新课型。以崭新的形式与方法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培养。上好语文实践课的关键是搞好实践活动的设计。设计得好就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建立若干基本的语文实践课的模式,使广大教师在教学中有所参照,对于这一课型的普及和发展是极为必要的。

关键词:实践课教学模式建构

一、搞好实践活动的设计是上好语文实践课的关键

语文能力从根本上说是参加语文实践“习得”的产物。语文实践课,是吸收了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建立在“大语文”理念之上的一种新课型。它的特点是将课外活动和生活实践中的某些要素引入课堂,实现课堂内和课堂外的沟通。这种课的主要过程是学生自主地在课外进行的,课内常常只是展示他们最后获得的结果。结果在课堂上,过程在课外,是语文实践课的一个突出的特点。上好语文实践课的关键是搞好实践活动的设计。设计得好就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语文实践课的模式建构与实例分析

模式一:

模式名称:质疑讨论式。

主要环节:提出质疑——思考论证——交流讨论——撰写论文。

实例概述:

(1)如一初三教师搞了一次“课本质疑”活动。此次活动的过程大致如下:以肯动脑筋、喜欢刨根问底、有探究兴趣的同学为骨干,将全班分为若干课本质疑活动小组,每组6-8人。(2)教师以一两篇课文为例,说明如何质疑:在总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就文章的内容、章法、结构、语言以及文中的注释等方面进行推敲,觉得有粗疏欠妥、不合情理之处,即可提出质疑。质疑的范围是初中所有学生的全部课文。(3)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大部分小组都作了分工,然后,根据分工,各自研究课文,提出质疑。(4)每位同学根据自己发现的问题,广泛收集材料,进行思考论证,得出自己的初步结论,写成论文的初稿。(5)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质疑和论证情况,并进行讨论,进一步推敲质疑的合理性和论证的严密性。推选出优秀者2-3名,准备在全班发言。(6)修改各自的质疑论文。(7)课上全班进行论文交流。

实例分析:在语文学习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研究,得出自己的认识与观点,是发展学生创新精神的最重要的途径。但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养成必须凭借对某一具体对象的认知。只有通过对这一具体认知对象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落到实处,才可能将创新精神的培养落到实处。“质疑讨论式”的模式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而创立的。运用这一模式有助于学生形成不盲从,有助于养成广泛收集材料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有助于树立敢于坚持真理,向传统、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学生们能够从教科书中发现这么多的问题,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但是现在同学们做到了。可见这一模式运用得法,的确可以产生良好收效。

模式二:

模式名称:创作表演式。

主要环节:确定内容——研究资料——撰写脚本——排练推敲——表演交流。

实例概述:某教师搞了一次“课本剧编演”的语文实践课。整个过程如下:

(1)在教师主持下明确写剧本的要求:第一,要突出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第二,要浓缩课文的内容;第三,台词要简练生动,有个性;第四,要有舞台说明。(2)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组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确定课本剧的选题。(3)分别利用课下的时间编写剧本。(4)以小组为单位对剧本进行推敲、修改。(5)分好角色,进行排练。(6)课上进行汇报表演。(7)评出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演员。

这次语文实践课剧本和表演较好的是根据鲁迅的作品编排的《故乡》,剧本写得体例规范,语言生动而简练,完全符合要求。表演得也像模像样,比较到位。

实例分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要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开展“创作表演”的实践活动不失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一条有效途径。在创作准备的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钻研要平时认真得多,深入得多。在创作剧本的过程中学生想象与联想的能力、整体构思的能力、遣词造句的能力和艺术欣赏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总之,教学模式是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活动顺序,是教学过程成熟的表现形式。只有在必要的程式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创造,才能成就艺术。

搞好实践活动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每个学生就像一汪教学的活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让每一个步骤都闪耀着学生智慧的火花。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部分。

[2]《实践课堂教学模式》.杂谈,201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