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2

加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研究

李颖奎

李颖奎(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2)03-0000-01

摘要:自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来,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得到了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充满了生存危机和挑战,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研究加强素质教育的方案。

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问题对策

一、高职院校在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

由于在观念上和认识上的问题,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没有把素质教育做到核心位置。有些学校的管理者存在功利主义思想。在他们看来,素质教育是长期才能见效的软任务,眼前最重要的是传授知识的技能。有些学校的教师没有把素质教育作为分内的事情。认为只要“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就尽到职责了。有些学生还没有认识的到素质教育与自身发展的关系,对如何提升自身素质和扩大发展空间考虑较少。

(二)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组织管理采用的大多是传统的以教师为本位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封闭式、全日制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主要是知识的提供者,学生几乎是被动的接受者,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地点、考核办法的选择上,学生基本处于完全服从的位置。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古板,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专业设置狭窄

面对现实的就业压力和市场的短期需求,专业设置的口径过窄,人才培养的功利导向过重,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不强。过分强调针对性、实用性的对口专业反而会成为制约学生就业的“瓶颈”。

(四)人文教育缺乏严重

目前,由于职业教育不重视人文教育,形成了部分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差,思想认识水平低;心理脆弱,公德意识低下;每当遇到困难或挫折,便不知所措,甚至走向极端。上述现象充分暴露出在高等职业院校中人文教育力度不够,当学生走出校门后,独立生活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低,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差,缺乏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及应变能力等等,造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能适应工作环境。

二、加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对策

充分认识素质教育的时代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学得有个性、有特点。是高职院校在教育实践中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而要推进新时期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针对高职生的特点制定素质教育规划

人才培养特色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根本所在,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教学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一般在60%以上,而且倍受学生重视,在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在专业教学中渗透相应的素质教育,如通过课程的学习给学生思维方法上的训练;帮助学生理解每一门学科与社会、与人类发展之间密切的关系。针对当代学生的独立性、团队精神和抗挫折能力差的特点,培养非智力因素,促进其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非智力因素起着主导性、决定性作用;情商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成就只有20%归功于智商,80%则受其他因素影响,即情商,如人的意志力、进取心、自信心、自我控制力、自我激励、人际关系、处事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等非智力因素。通过贯穿人文素质教育,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增强高职学生的情感教育和意志培养,使他们懂得爱而且具备爱的能力;使他们具有团队精神和抗挫折能力。

(二)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教师素质就是存在于教师身上的对学生产生教育作用的那些基本的稳定的要素。是教师在完成本职工作中应具备的条件。我们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具备以下几种素质。

1.政治思想素质。这是一种特殊的素质,特定的品质。它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理论水平和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勇于坚持真理和强烈的爱国主义之情。这种素质的好坏决定着其他素质的优劣,决定着教师职业活动方向,工作态度和效益,教师具有同质转化性,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影响着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形成。

2.职业道德素质。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构成中极为重要的方面。作为一名教师必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热爱事业,热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必须高于社会的一般水平,这是教育功能所决定的。教育要促进整个社会的职业道德发展,这种发展往往体现在一批又一批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学生身上。因此,教师只有以自己良好的道德行为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才能促进全民族道德水平的提高。

3.科学文化素质。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思想修养和精深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教育科学知识,广博的相关联的知识。

4.业务能力素质。教师具备优秀的业务能力素质,是培养合格人才的保证,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因素,是开拓教育教学新领域的必要条件。

5.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人的重要素质,人的一切言论行为总是受心理素质支配的,教师也不例外。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教师来说有着更重要的意义。教师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正确地对待学生,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效地教育学生。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灌输方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讨论、讲授为一体的课堂教学方式。如教师根据学习某一课程的最基本要求提出讨论题,提示学生:这些问题是本课程的主线,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书本上或课堂上找到,但必须经过自己的思考、综合和理解。每名学生上课都会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和参与讨论。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靠学生们自己去阅读、理解、归纳和总结。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批评能力、鉴别能力和创造能力,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校园文化环境是一个大熔炉,校风、教风、学风所起的作用难以估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通过开办系列人文社会、科学讲座;二是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如各种艺术节、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三是建立一些人文社团,如书法、文学、音乐等方面的协会,借此来陶冶情操、塑造自我,帮助和指导大学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总之,高职教育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于人才培养的品牌特色。同样是实用型技术人才,素质的高低是赢得竞争与立于不败之地的强有力的“砝码”。素质教育旨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建新型的适应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教学为中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良奇.论高职学生人生价值观内化机制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6(2).

[2]邬承斌.对高职学生价值观问题的哲学反思[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2).

[3]翟玉肖.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误区、意义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