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城市雕塑的公共性转向王德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当代城市雕塑的公共性转向王德兴

王德兴

山东卓艺达雕塑艺术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300

摘要: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民主化发展的进步,中国城市雕塑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现代城市雕塑成了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元素,城市的公共空间诸如广场、园林、景区、商业中心、街道、公共展馆等都充斥着各类雕塑的元素,甚至有些城市借鉴国外的经验也建立起专属的雕塑公园,可谓一片繁荣。但是,身处公共空间中的多数城市雕塑作品,在立项决策、勘察设计、制作过程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缺失公共空间艺术应有的公共精神、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等属性,简言之,中国城市雕塑大都缺乏“公共性”。在当今社会,城市雕塑建设不仅作为美化环境和满足市民阶层审美情趣的需要,而是要在对公民社会的城市精神提升以及公民公共意识发展的推动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得城市雕塑艺术的内涵向公共艺术方向转化,这是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城市雕塑公共性文化观念民主精神公共艺术转向

对于城市雕塑和公共艺术的概念,学术上一直存有争议,二者的关系在学界也一直未有统一定论。一方面,部分人认为城市雕塑是公共艺术的一部分,二者是从属关系,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多是从二者的空间艺术属性上进行界定。然而,这一界定许多学者并不认同,认为忽落了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特征。孙振华认为:“公共艺术在中国最常见的使用办法,就像过去人们对待前代的佛像那样,用‘公共艺术’为‘城市雕塑'、‘景观艺术’、‘环境艺术’重塑金身。很多人使用公共艺术这个概念,不过是为了替上述概念换一个比较体面的说法而已。”

(1)公共艺术作为西方现代社会产生的概念,其指向性面对的是以公民社会为基础的艺术形态,“城市雕塑”和“公共艺术”这两个概念存在着触及内在意涵的差异。

“城市雕塑”这一概念在中国的产生,一定程度揭示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城市发展先导性的作用,以“城市”廓定雕塑的概念,背后实则是雕塑理论语义的无奈。后来的“环境雕塑”、“景观雕塑”等名称,都无法体现现代城市的内在“公共精神”,城市雕塑的发展在城市建筑、空间环境、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物”与“精神”的改变影响下,必然产生“公共性”的改变诉求。

在中国,90年代“公共艺术”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影响公共空间艺术的客观要素和内在驱动双重作用使然。然而,概念的提出并未解决“城市雕塑”自身的束缚,反而在一段时间里加重了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称谓界定的困惑。翁剑青在其著作中谈到:“至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社会包括文化艺术界和艺术教育界的许多人士,尚把公共艺术的概念和性质仅理解为等同于‘城市雕塑’或‘建筑壁画’的一些艺术表现样式。”

可见“公共艺术”在很长时间里尚无公认的内涵指向。但是,经过学界的不断努力探究和阐释,作为公共艺术特征的“公共性”要素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这是因为在公共空间里的无论哪种艺术形式和内容,都离不开“公共”这一前提。易英曾提到:“公共艺术与公共性是紧密相连的,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或市场经济社会是公共性的前提条件,在经济领域中平等交换的原则体现为公共领域中公共意见的交流和公共意志的实现。”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逐步的摆脱了单一的政治性约束,城市雕塑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与之相关联的是,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雕塑艺术的观念受到来自西方艺术观念的影响,出现了在现代雕塑理论架构和艺术观念层面的深刻变化。这一变化过程体现在,从“星星美展”到“85新潮”,再到“89现代艺术大展”以及90年代初期的“首届国际青年雕塑家邀请展”,直到90年代“公共艺术”概念在中国的提出。这种变化的直接影响是中国雕塑艺术无论在教学层面还是创作观念上都深深的植入了西方现当代艺术影响的印记。

与艺术家的个体创作不同,城市雕塑不仅有其自身的艺术发展背景,作为服务现代公共城市空间的艺术形式,公共运作机制的保障、市民参与机制的协调、以及专业评价体系的完善等都是现代城市雕塑发展不可或缺的影响要素,这些同时也构成了城市雕塑的“公共性”转向的现实需求。特别是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平台高度发展的今天,公众通过现代科技获取了前所未有的“发声”通道,公民集体权力意志的体现往往会被现代媒介放大,继而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那么,探究城市雕塑的“公共性”的力量,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案例来看一下。2014年01月22日人民网报道这样一则消息:“近日,一组名为《攀房“裸佛”亮相济南似现实版“佛跳墙”》的照片火爆网络,由于雕塑造型酷似佛像而且其中一尊背面赤裸,而被网友称为“裸佛”、“佛跳墙”。但雕塑仅出现了两天就被连夜拆除,引发网友质疑。大众网记者调查发现,雕塑造型并非佛像,原名为“快乐的胖子”,雕塑作者称由于雕塑引发误读,无奈之下被拆除。然而,众多网友呼吁,期待“快乐的胖子”能够尽快回归,带给大家更多欢乐。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专家则提醒,济南应对文化创意怀有更多的包容,保护并鼓励文化创意。”笔者后来采访了雕塑的制作者,他告诉笔者雕塑安装的地点虽然是商业街区,但旁边确是省政府办公机构,加之一些媒体和部分网友称其“裸佛”的误解,当天晚上便接到相关领导电话让其拆除。看到这里,你会发现,一件公共空间的雕塑作品的安装与拆除,俨然演化成一件城市公共艺术事件,各方力量作用于一件有争议的作品,没有法律法规的强制依据,只是媒体、大众、政治权利几方博弈。事情到这里并未结束,经过了一年多时间,由制作方与相关单位协商,又大量征求各方意见,最后这两尊被误解成“裸佛”的“快乐胖子”的雕塑又安装到了原处,雕塑基本和拆除前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屋顶那件胖子雕塑的手势由原来的合掌,改为了托着脸的动作。从这件“城市雕塑事件”或者说是“公共艺术事件”,我们不难看出,作为公共空间的雕塑,关于作品的“废”与“立”,公众通过现代媒体通道给予了极大地参与热情,继而影响作品的存在和公共意义的生发,这一案例是城市雕塑的“公共性”意识最好的体现。

当前,大多数的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呈现出了与现代城市发展不相匹配的诸多现象,城市雕塑对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艺术性塑造上产生了极大的错位,这些现象一方面表现在诸如形式语言、材料、创作观念等方面的单一性,以及大量作品雷同。另外,城市雕塑建设环节上,决策单一,艺术家与决策者的利益关联问题严重,“城市雕塑”成为腐败利益链条的问题在行业中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国家缺少相应的立法监督和保障。尽管,现代城市雕塑建设也纳入立法,许多以政府采购,通过招投标的形式来完成。但是,当下关于城市雕塑建设的立法,过度的基于城市建设方面的考虑,缺少针对城市雕塑艺术的独特性,以及与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关联。

城市雕塑作为当代城市文化精神的承载和传播,其“公共性”转向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自然环境、建设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提升需求,以及公民意识的不断觉醒,是城市雕塑“公共性”转向的动力驱使。人作为市民社会的主题对发生在自身生存空间的文化观念和艺术作品的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使得城市雕塑必须直面公众的公共观念的变化。网络媒体、社交媒介正在不断的改变现代城市公众的信息获取、传播和交流方式,信息的公共传播程度前所未有,这也对包括城市雕塑在内的公共空间的各类艺术形式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同时也是各类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自身发展变革的一次契机。

参考文献:

(1)孙振华《孙振华自选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13页

(2)翁剑青《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北京大学出版社7页

(3)易英《原创的危机》河北美术出版社2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