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平(湖北省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434001)
高催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是一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所致的疾病,以血催乳素(Prolactin,PRL)升高和生殖功能异常等为主要特征,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溢乳、闭经、性功能减退和血PRL升高。患者多未就诊或首诊于其它专科,易漏诊和误诊。现将笔者诊治的由药物所致的高PRL血症患者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临床特征:在过去5年中,共接诊由药物所致的高PRL血症10例。其中女性8例,男性2例。年龄29~63岁,均已婚已育。所有患者均有乳腺胀痛(单侧7例,双侧3例),5例有溢乳。6例育龄妇女中,月经紊乱和闭经各3例,2例为绝经后老年女性患者。2例男性患者均有性欲丧失。诊断依据为[1、2]:⑴PRL持续而显著地升高并伴有相关症状,如乳腺胀痛/溢乳、月经紊乱、性欲减退等;⑵有服用致PRL升高的可疑药物;⑶能排除其它原因所致的高PRL血症;⑷停用可疑药物后,自觉症状消失,PRL逐渐恢复正常。可疑药物为:抗精神病药3例(舒必利、氯氮平和奋乃静各1例),抗抑郁剂2例(丙咪嗪、阿米替林各1例),多潘立酮2例,甲氧氯普胺1例,口服避孕药2例。所有患者均应用药物说明书推荐的常规剂量,服药时间为2周~3月不等。10例患者中首诊于内分泌科者仅2例。
1.2辅助检查:PRL为55~131μg/L(平均89.5μg/L,放免法,本院参考值为女性<25μg/L,男性<20μg/L)。同时检测其它垂体激素和性激素均大致正常。有5例患者检测甲状腺机能,除1例有亚临床甲状腺机能亢进外(hsTSH<0.005mIU/L)外,其余4例均正常。对PRL>100μg/L的4例患者行脑垂体CT/MRI检查未发现异常。所有患者肝肾机能均正常。
1.3治疗与转归:首诊的2例患者曾怀疑为特发性高PRL血症,予以溴隐停治疗,服药后自觉症状改善,血PRL亦有下降,月经开始来潮;但消化道反应而自行中断治疗。最后怀疑系避孕药所致的高PRL血症,停用避孕药后血PRL完全恢复正常。其余8例患者均停用可疑药物(2例为替换)后,自觉症状逐渐改善(最快者仅1周),高PRL血症在1~3月后逐渐降至正常范围。对于PRL>100μg/L、且自觉症状明显的2例患者,在停用可疑药物的同时,给予溴隐停治疗,均因患者顾虑和消化道反应而停药,服药时间均<1周,无法评价其疗效。所有10例患者血PRL恢复正常后随访6月~2年,均无自觉症状,且PRL维持在正常范围。
2讨论
PRL是由腺垂体前叶催乳素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生理情况下受下丘脑调节,下丘脑释放的多巴胺抑制其分泌。多巴胺与PRL之间存在短反馈,并通过旁分泌进行自身调节。PRL的主要生理功能有调节渗透压(控制水与电解质平衡),调节羊水成分与容量和促乳腺小泡成熟与乳汁生成等作用[1]。高PRL血症的影响短期主要是溢乳、闭经和不孕,长期影响主要骨矿物质丢失[1]。能引起PRL升高的原因主要有[1~3]:生理因素如妊娠及哺乳、体力活动、性活动及刺激乳房等;胸壁刺激如胸壁外伤和胸壁带状疱疹等;下丘脑-垂体疾病如垂体PRL瘤、垂体炎和空蝶鞍等;药物性以及PRL排出和代谢减慢如肝肾功能不全和特发性高PRL血症等。临床上,将既有PRL升高又有症状者称为高PRL血症,仅有PRL升高而无临床症状者,称为“生化性高PRL血症”,后者PRL升高轻微多<50μg/L,约占人口的10%左右。
药物因素应该是高PRL血症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只是其升高程度多轻微,故常无明显自觉症状,即所谓的“生化性高PRL血症”,而未就诊或就诊于其它专科而被忽略。临床上,许多药物均可使血PRL升高。因PRL分泌主要受多巴胺抑制,故任何能减少多巴胺的药物,都可使PRL升高,如多巴胺受体阻断剂和多巴胺再吸收阻断剂(抗精神病药物、镇吐及胃动力调节剂、组胺H1/H2受体拮抗剂);单胺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剂、镇静剂等);中枢多巴胺耗竭/消耗(利血平);单胺合成抑制剂(甲基多巴);多巴胺转化抑制剂(阿片类、可卡因等);以及直接刺激催乳素细胞(大剂量雌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素)等[3~5]。据报告[6],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妇女中,约50%有溢乳,服用氯丙嗪者约75%~80%出现溢乳和闭经;因此,临床上将氯丙嗪用作PRL兴奋试验。此外,长期使用利眠灵、眠尔通及安定等也可导致溢乳。另据报告[7],服用避孕药者约30%有高PRL血症;动物试验证实,避孕药物与高PRL血症相关。临床上,用于镇吐及调节胃动力的甲氧氯普胺和多潘立酮,为多巴胺受体阻断剂,可迅速升高血PRL。因为氯丙嗪和甲氧氯普胺能迅速阻断多巴胺受体,故临床上将其用于PRL兴奋试验,口服后1~2小时即可达峰值,在正常人中应大于基础值3倍以上。
本文的患者,因能排除其它原因导致的高PRL血症,基本未应用多巴胺激动剂,仅停用可疑药物后,自觉症状消失,且血PRL逐渐恢复正常,故诊断为药物性高PRL血症似无疑。从我们有限的病例中,提示血PRL>50μg/L方开始出现症状,PRL水平越高症状越明显,PRL>100μg/L才有溢乳。由于早期多为乳房胀痛不适和性欲减退等非特异症状,患者未警觉或羞于启齿,故未就诊或就诊于其它专科而被忽略。由于本病相对少见,加上询问病史欠仔细,遗漏了用药史,开始两例曾一度误诊,实为教训。同时我们也应充分地认识到,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和加强对高PRL血症的警觉和筛查,才能避免漏诊和误诊。
参考文献
[1]BILLerBM,LucianoA,CrosignaniPG,etal.Guidelines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hyperprolactinemia[J].JReprodMed1999,44(12suppl):1075~1084
[2]SerriO,ChikCL,UrE,etal.Diagnosisandmanagementofhyperprolactinemia[J].CMAJ2003,169(6):575~581
[3]CohenA,DaviesH.Drugtherapyandhyperprolactinaemia[J].AdvDrugReacBull.1998,Jun:723.
[4]魏桂林,徐小薇,李大魁.药物与高催乳素血症[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0,2(2):73~75
[5]邓君碧,何静.药物性高催乳血症及治疗[J].川北医学院学报1998,13(4):23~24
[6]WieckA,HaddadPM.Antipsychotic-inducedhyperprolactinemiainwomen[J].BrJPsychiatry2003,182(2):199~204
[7]BadawySZA,张立.使用口服避孕药与其后发生高催乳素血症之间的关系[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198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