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开塞露灌肠在老年便秘病人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改良开塞露灌肠在老年便秘病人中的应用

姚少斐

姚少斐(河南镇平县人民医院呼吸科河南镇平47425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0-0158-02

【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开塞露灌肠在老年便秘病人中的疗效。方法将88例住院伴便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灌肠法,观察组采用开塞露改良灌肠法灌肠。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灌肠效果。结果观察组排便成功率为70%,对照组排便成功率为34%。结论开塞露改良灌肠治疗老年病人便秘优于传统灌肠法。

【关键词】开塞露改良灌肠老年病人便秘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也是老年病人常见的护理问题,临床上常通过灌肠解除便秘病人的痛苦,而传统的灌肠方法为便秘患者灌肠时,经常遇到灌肠液外流,病人耐受性差,影响灌肠效果,并造成床单和地面的污染,甚至诱发心绞痛和猝死[1]。为解决这一问题,2008年6月—2010年6月我科对住院便秘病人采用开塞露改良灌肠,并与传统灌肠法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6月—2010年6月我科住院便秘病人88例,男57例,女31例;年龄60~86岁,平均72岁;便秘时间为3~7d,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肠鸣音减弱、食欲不振、烦躁等;均无灌肠禁忌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灌肠法,观察组采用开塞露改良灌肠法灌肠。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灌肠效果,包括疼痛不适、灌肠液外溢发生情况、排便成功率及满意度。

(1)对照组:选择一次性灌肠袋,灌肠液为39℃~41℃的0.1%~0.2%的肥皂水600ml~1000ml;按《护理学基础》中不保留灌肠方法进行[2],灌肠完毕嘱病人5min~10min后有明显便意才排便。

(2)观察组:取左侧卧位,抬高臀部。灌肠液为60~80ml开塞露加入400~500ml生理盐水注射液中,输液器去掉针头,换上16号硅胶吸痰管,关闭侧孔,插入痰管深度为18cm~22cm,调节输液器开关,使灌肠液缓慢滴入,30~40分钟滴完,配合手法逆时针按摩肠道,嘱病人5min~10min后有明显便意才排便。灌肠过程均密切观察病人面色,有无大汗淋漓及烦躁等其他不适。

2结果

表1两组病人灌肠效果比较

优(例)良(例)差(例)有效率(%)

观察组2291370

对照组782934

表2两组病人满意度比较

疼痛、不适(例)灌肠液外溢(例)操作满意度(%)

观察组61181

对照组423612

3讨论

老年病人的便秘常常是由于长期卧床、消化功能减弱、禁食、脊髓病变、智力障碍、药物、习惯性便秘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开塞露改良灌肠法用大小适中、硬度适宜的16号硅胶吸痰管替代粗硬的肛管,减少了机械刺激,减轻病人插管时的不适;插入管道长度较传统法深1倍多,是考虑乙状结肠以上降结肠段的粪便需软化,加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配合逆大肠走向手法加速开塞露渗透到粪便中使之软化松解,灌入液量少且缓慢滴入,压力低,流速慢,对直肠刺激降低,患者不容易产生便意,灌肠液可绝大部分进入结肠,充分软化该部位粪便,刺激结肠蠕动,促进粪便下移,较灌肠液直接刺激直肠产生便意的时间延迟,所以灌注过程无不适感觉。而传统法插入肛管深度为7cm~10cm,插管较浅,灌入液体多停留在乙状结肠,积聚在上段肠腔的硬便未能得到充分润滑松解,而造成排便失败,且经常是边灌边漏,容易污染床单而使满意度下降。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病人灌肠液外溢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开塞露是一种临床常用的通便药物,主要成分是52.8%~59.3%甘油,辅料为纯化水,其作用机制是药物进入直肠后机械刺激直肠平滑肌,反射性地引起直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的收缩、肛门括约肌舒张、腹肌和膈肌收缩、增加腹压促进排便,其作用较和缓。而肥皂水灌肠作用机制是肥皂水进入直肠后由于化学刺激与压力刺激出现排便反射,其刺激程度较大且强,再加灌入量比较多,而老年病人结肠内容纳灌肠液的能力较低,腹腔及盆底肌肉乏力,肛门内外括约肌减弱,故病人忍耐时间受限,排便急而费力造成排便不彻底,降低排便成功率。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病人排便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在灌肠操作前要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根据病情备各种抢救用物并要有家属陪伴,做好解释工作,并且要求病人及家属在护理记录单上签名,操作过程中动作应轻柔,注意保护病人。仔细观察病人反应,如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气促、腹痛,甚至意识及瞳孔改变,应立即停止灌肠,报告医生。

参考文献

[1]蔡怡,柴凤婷,汪贵茹,等.清洁灌肠方法的改进与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4):296.

[2]段垒.护理学基础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