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语文;激发;主动性
Languageteachinghowtomotivatestudentstolearnintheinitiative
Wangjufen
【Abstract】languageteaching,weshouldestablishthedominantpositionofstudentstoenablestudentstobecomemastersoflearning,sothattheyacquireknowledgeanddevelopcapacityatthesametime,interestinlearninghasalsobeenenhanced.Teacherstocultivateself-learningabilityofstudentsfromtheoriginal"tome"to"Iwouldliketolearn."Howcanweinspirestudentstolearnthisinitiative?Shouldalsocreateaneasyatmosphere,aharmoniousrelationshipbetweenteachersandstudents;awakenthedesireforknowledge,tostimulateawarenessofthemainbodyofstudents;tostimulateawareness,theabilityofstudentsraisedoubts;varietyoflanguagestocarryoutextra-curricularactivities,toprovidestudentswithaplatformforactiveparticipation;theuseofmultimedia,Fullymobilizetheinitiativeofstudents.
【Keywords】language;Excited;Initiative
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就是要把学生当做可以与教师平等对话、交流的生命体,在教学中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中心和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同时,教师的角色也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活动的导演者、学生能力的教练者。因此,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学习兴趣也得到提高。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由原来的“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
1.创设轻松氛围,融洽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师在课堂上不是唯我独尊,而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使学生消除对权威的畏惧心理,营造和谐、愉快的气氛。我们不仅要做学生的良师,更要做学生的益友。教师亲切的微笑、爱抚的动作、信任的目光、耐心的倾听、鼓励的话语都会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敬畏感,让学生感受发自教师内心的关爱,从而激起他们回报的情感,产生学习的驱动力。“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相反,教师的任何粗暴行为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产生抵触厌学的情绪。
2.唤醒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密不可分的。二者只有密切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思考,让学生对所感知的东西想一想,检查一下,他的理解是否正确。并且尝试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因此,唤醒学生的思考欲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童年的水墨画》这首诗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感觉作者写的真是一幅画,是童年生活的一个镜头。
师:如果溪边是一幅画的话,不知你在画上都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清澈碧绿的小溪,小溪中映出溪边的垂柳,映出了钓鱼孩子的影子。
生:我看见了孩子钓竿上的红蜻蜓。
生:我看见了当鱼钓上来时,那溪里的涟漪和碎了的人影、树影,以及在草地上蹦跳的鱼和手忙脚乱的孩子。
师:对,就这样边读边想象,你才能真正走进诗的意境。如果溪边是一幅画的话,不知这幅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这是一幅有动有静的画。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都是静止不动的,因为它们都在等待水里的鱼儿上钩;当鱼儿上钩后,这种静被鱼的挣扎、人的欢笑打破了,溪边热闹起来了。
生:这是一幅色彩艳丽的画。这里有绿色的柳树,有绿色的溪水,连人影也被这溪水染绿了,并且有红色的蜻蜓点缀,真是“万绿红中一点红”,多美画面啊!
生:这是一幅充满欢乐的画。柳树是欢乐的,它快乐地照着溪水这面镜子;山溪是快乐的,因为它美得像玉带;蜻蜓是快乐的,因为它觉得钓竿真是有趣的地方;更快乐的是孩子,因为他钓上了活蹦乱跳的鱼。
师:你们真的是用心去读书,用心去体会了,把这样的体会,融入我们的朗读中,一定会读得很美很美。
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教师一次次巧妙设问,激出了学生想象的空间,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体验,依据课文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让学生体会了诗的意境,从而能入情入境地朗读诗歌。
3.激发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引导学生质疑,就能引导学生探究反思。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只有大脑积极思考,才能解决问题。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性,让学生根据自己读书存在的疑问,大胆质疑是激发学生主动性的重要途径。在自主学习方面,教师要从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讨论上进行培养。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或全班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自学能力。质疑是一种能力,需要教师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进行培养和引导。对学生的质疑,教师的态度应该是:提倡、鼓励、引导。通过提倡、鼓励使学生逐步做到敢于质疑,善于质疑。从“敢问”到“善问”有一个培养和提高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埋怨和批评学生。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可训练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质疑。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课题质疑;从语言的表达形式上质疑;从重点词句中质疑;从文章的思路、表达方式上质疑;从内容的矛盾处质疑;从所配插图质疑……质疑的途径很多,关键是训练学生做到在阅读中多读、多思、善思,做到学了问,问了学。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对学生做这方面的训练。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提出问题的方法,而且有助于他们主动地进行学习,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学会了思考,也就学会了质疑,同时也使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一种学习的快乐,一种成为学习主人的愉悦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平台
学生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体验。语文课外活动具有自愿性、主体性、开放性的特点,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也特别愿意参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自觉地花时间、动脑筋、积极地学习;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师可开展各种语文课外活动来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小学生都有很强的好胜心和上进心,所以,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可多采取竞赛的形式。语文竞赛活动更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也有利于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活动的计划安排及组织可由学生自己进行,竞赛的内容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如进行写字、查字典、朗诵、演讲、猜谜、办手抄报等竞赛。在开展竞赛活动中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适当照顾后进生,尽量做到竞赛的合理性、全面性。
5.利用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色彩鲜明的视听材料,使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直观、妙趣横生,从而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常言道:“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身受益。”所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学会学习,老师应努力把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愿望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只有自己积极参与才能完成任务。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先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有关的图片和资料,然后分别围绕“圆明园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两个主题共同制作成两组图片。通过对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的毁灭的鲜明对照,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同时,学生在收集、制作过程中积极参与,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到了主动获取知识的前沿,真正感受到了积极参与的乐趣与获得成功的喜悦,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它是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基础。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则是自主学习的关键。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意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才能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提高,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省时高效。
收稿日期:2009-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