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药的毒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略论中药的毒性

韩永禧1张小莉2

韩永禧1张小莉2(1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白银730900;2榆中县中医院甘肃榆中730100)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6-0396-02

【摘要】中药在现代应用中,时常会出现毒性的报道,本文试就中药毒性的定义、产生原因、预防措施等加以略述,希期对中药的毒性有一个客观、准确的认识。

【关键词】中药毒性因素中药毒性的预防

中医药应用有千年的历史,对人类健康,特别是中华名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生活水品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尤其是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药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但用来治病,而且常用其来养身保健,但是,传承几千年的中药在近来是有毒性的报道,故特来讨论中药的毒性,让我们对中药毒性有一个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第一,我们首先谈谈什么是中药的毒性

中药的毒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毒性是指一切中药,就如老百姓说的“是药三分毒”。如《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滋味,…一目而遇七十毒。《周礼》中所说:“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其次,指药物的毒副作用,如《儒门事亲》中说,“凡药有毒也,甘草、苦参不可不为之毒,久服必有偏胜。”最后,是指药物的偏性,正如张景岳所说,“所谓毒药,是指气味有偏也”。狭义的毒性是指药物的毒副作用。例如,《类经》:“毒药,为药之峻厉者”。或《诸病源侯论》:“凡药者有毒及大毒这者,皆能变乱,与人为害,亦能杀人”。从以上可以看出,中药的毒性的大概定义,对中药的毒性有个初步的认识。

第二,中药的毒性是如何产生的呢

中药产生毒性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①医生的因素;②药物的因素;③监管的因素。

在医生的因素方面,现在许多中医药院校,医学和药学专业分的过细,导致医学生不懂中药,药学生又不是十分清楚医学。有的医生中医理论不扎实,却喜欢开中医处方,不能合理理解和使用相须、相使、相反、相畏的理论,导致临床上中药毒性的产生;另一方面,违反禁忌症或者不能正确使用中药的适应症,例如,气虚者可使用大枣,但是如果有湿热者又为大枣使用所不宜。此外,又有些医生喜用民间的“单方”,“验方”,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他们的作用,但是,这些单、验方是在熟悉病情,掌握药性,严格用量、用法的前提下使用的,否则,不但无效,同样也会产生毒性的。

在药物,一方面,忽视中药的炮制,应该炒制的不炒制,应切片的不切片,造成中药质量的良莠不齐,甚至产生毒性,因为中药炮制一方面可以改变药性,提高疗效,另一方面可以减轻中药的毒性,例如,醋制甘遂,大戟等可以减轻其毒,提高临床疗效,但是如果不能合理炮制,就会产生药毒,危害人的健康。

药物的监管,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发挥其监管的社会职能作用,是一部分有毒的非药物当做药物使用,以至于假药致毒是有报道,例如把百合科的山慈菇当做贝母使用而中毒。另一方,药店或者药房的药师没有积极发挥用药监督的作用,对于处方没能仔细审查,或者在药物调剂时粗心大意,造成药物错取,以至于药物没有发挥应有的治疗作用,反而成为致病的罪魁祸首。

既然我们知道了中药毒性的主要产生原因,我们就应该针对其进行预防,主要还是三方面。

首先,提高中医师的临床辨证能力和药物知识能力。不能滥用中药,不能认为中药是无毒的,如人参,许多人认为自己气虚,认为可以“有病治病,无病强身”长期服用,结果导致出血,个别甚至造成严重的副作用。另外,中药处方时还应掌握其准确的剂量,因为有一部分中药,如果在治疗范围内,则能发挥治疗效果。否则,要么造成中毒,例如马钱子、斑蝥、甘遂,大戟等,因为这些药的治疗量和中毒量相差无几,如果不能准确使用,后果不堪设想,更不用说中药的毒性了;同时,有些中药虽然平和,但是长期服用,就会造成其毒副作用,例如甘草,如果长期大量服用,就会造成浮肿的不良后果。

其次,应该加强药物的炮制,提高其功效,尽量避免毒副作用的发生。在炮制过称中,严格把握中药的有毒物质和无毒成分,根据临床目的进行加工。假如在炮制中,半夏含有无治疗作用的有毒成分,把它们去掉可以防止中毒:但是如果是有效成分,如川乌、草乌、雪上一枝蒿等所含的乌头碱又是有毒成分,若将其去掉则药效丧失,若使用生药又会引起中毒.只有降低其含量来保持一定的药效,因此合理提取和利用其毒性成分,可能起到更好的疗效作用。

最后,加强药物监管以及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是当务之急。规范中药药源以及品种建设,进一步增强地道药材的产量以及规模,让中药材在源头杜绝质量问题,同时严格药物流通的环节,是老百姓能使用到合格、高质量的中药材;同时,对相关中药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逐步加强药师队伍建设,同时让他们人尽其用,在药物的具体使用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之,在中医药国际化的大环境下,不但中医要国际化,而且,作为治疗武器的中药也因该提高质量,适应世界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医药做强、做大,才能无愧于中医药四大国粹的称号!

参考文献

[1]高学敏.中药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2]周跃军.浅议中药的毒性[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3):l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