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市湾头桥镇中心小学湖南邵阳422401
一、引言
我是一名乡村教师,从事小学教学工作二十多年,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也有十多年了,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体能,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体现了体育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真正实现了“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把健康带给学生。”下面是我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浅显看法。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一)文献研究法
查阅并研究了教育学、心理学、学校体育学、国内近几年有关刊物,收集和参阅了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
(二)调查问卷法
随机调查了我们小学教师和学生(3-6年级)。
(三)研究对象
教师和学生。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一)开展大课间活动的认识问题
1.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必然趋势。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思想的不断提出,为了进一步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积极开展全部健身运动,确保学生每日在校的一小时活动时间。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多数学校纷纷开展大课间活动,以此来满足趋势的需要,学生的需求。
2.学校开展大课体育活动面临的一些困难:(1)学校对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态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难度非常大。若要使活动顺利地开展,学校必须建立以校主要领导统帅,中层领导分年级管理,体育、音乐和具有特色的教师分项目指导,班主任抓,课任教师和体育骨干辅助。学生人人参与,层层落实,并抓共管的管理机制。把教师出勤、参与、指导、管理、组织活动的情况和效果,纳入教师的量化考评中,这样才会调动教师组织指导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2)学校场地、器材和开展活动带来的一些困难。普通的学校场地较小,因此作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计者来说,一定要力争做到科学性、创造性、特色性,合理的利用学校一切可以利用的场地,使学生在有限的场地内得到无限的快乐。大课间活动的器材一部分由学校提供,更多的则是老师和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器材简便易操作,这样既充实了活动的内容,又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动手能力,还方便学生随时锻炼。(3)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差距问题。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不可操之过急,要一步一步来,充分借鉴别人的经验基础上,找准切入点,先局部后整体,先片断后全面,先小后大。使制定的方案能够较好的实施与实践中,这就需要制定者事先考虑所有会发生的问题,从面到点,不漏掉任何一个环节,这样在实践过程中就会比较顺利,活动的开展才会得心应手。
(二)大课间体育活动需要注意的地方
1.大课间活动内容、形式需要创新与完善。大课间之所以与传统课间操不一样,就是因为学生对它的浓厚兴趣与积极参与表现,如果一套模式一成不变,或者内容几年不更换,再好的东西学生也不会喜欢。如音乐的选择上,如果一成不变,几年如一的话,学生也会感到厌倦,从而又回到传统课间操的状态。再如内容的选择上,目前内容是比传统课间操丰富多了,有许多学生喜欢的游戏,但不与时俱进,不适时更换或者淘汰一些项目,学生玩多了,自然也缺乏新鲜感,从而导致对大课间活动失去兴趣。
2.全校师生共同参与,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大课间活动的对象不仅仅是学生,而是全校所有的师生。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就是一个无比形的英雄,学生在教师面前有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欲望。因此学校各级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需要积极参加大课间活动。我们学校“大课间”活动内容除了广播体操外,还自编了兔子舞、韵律操、经典诵读物等。年年都有内容更新,尽情尽兴地展示师生才华。
3.开展大课间活动的效果。在大课间活动中,虽然面临着许多的困难,但看到学生们自玩、自创、自编的游戏不断涌现,作为教师的我们非常欣慰。因为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搞的不是一种形式,也不是看谁搞的多么热闹,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编出符合学校自己特点的内容。我们在规定音乐旋律中,创设一个自我展示、自我发展的平台,让学生去创新,促使学生在创新活动中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逐步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同时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四、结论与建议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它不仅确保了学生每天达到一个小时体育锻炼的要求,而且有利于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实施,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它不仅发展学生的体能,增强学生心理健康,还能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团结协作、关心集体等优良品质。居于眼前的形式,建议教育、体育部门及学校有关领导,加强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身体锻炼意义的宣传,要求领导重视,体育教师具有奉献精神。
总之,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人人参与、群策群力、组织管理、全校上下通力合作的系统工程,对提高师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颇有益处,既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又使学生变被动参与为主动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