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造充满生命互动的初中化学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2

如何构造充满生命互动的初中化学课堂

范二伟

河南省宝丰县第三初级中学范二伟

【摘要】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过程,是学习者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与顺应,逐步建构起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识结构得以转换与发展的过程,其核心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等的互动。文章就如何构造充满生命互动的课堂等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互动式;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6【文章标识码】D【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4-0066-01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师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如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师说生听”变成了“自主学习”,“个人学习”变成了“合作探究”,课堂的师生互动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一定的张扬,这一转变确实令人欣喜。然而,通过反思,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师生互动气氛异常活跃的背后,互动方式上仍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即多师生问的机械互动,少生生间互动:多认知互动,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互动和行为互动;多浅层次互动,少深层次互动;多“控制一服从”的单向型互动,少“交互一平行”的“多边”型互动。那么,如何构造充满生命互动的课堂,才能使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才能使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呢?

一、师生互动,构筑自由对话平台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过程,是学习者通过同化与顺应,逐步建构起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识结构得以转换与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它既包括教师的教,又包括学生的学,是教与学的统一体。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构筑自由对话的平台,这样可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之中,使学生在与教师对话中学习、领悟和生发出前所未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在对话中让学生拥有做人的尊严,享受着被人尊重的快乐,建立起自信和进一步对话的愿望,消除了师生间人为的界限,进入了一种开放的、多元的、具有无限包容性的、奇妙的境界,师生的生命价值得以展现。

二、生生互动,让思维在共振中引发

社会认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知识的建构得自对学习、理解和问题解决方面的合作性努力,得自团体成员交换信息和见识,相互发现弱点,相互纠正,并将自己的理解建筑在与他人理解的调试之上。这一理论要求我们在化学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激起思维的共鸣,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生生互动是合作学习的重要体现,它既有行为的互动,又有思维的互动;既有知识的交流,又有情感的传递,是构建和谐课堂的一种很有效的手段,也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合作和探究精神的重要途径。因为在生生互动中,每个学生都处于一种相对放松的心理状态,不用担心说错,特别容易激活思维,这为每个学生提供了畅所欲言平等交谈的机会,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发展;在互动中,学生可获得更多的思维结果和思维方法。有利于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三、情知互促,让智慧负载着情感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教育与发展》一文中明确指出:“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初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很关注他人对他们的欣赏和肯定。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精心计划,为学生们搭建一个情感交流的平台,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充分的宣泄,从而消除他们内心的孤独和恐惧。如教学中,教师滑稽的动作,幽默诙谐的语言,抑扬顿挫的演讲,手舞足蹈的比划,都会让他们沉浸在轻松快活的氛围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容易敲开他们智慧的大门,产生对问题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在课堂教学中伴随着认知活动的情感体验越深刻、越强烈,相同时间内接受的信息就越多,遗忘的速度就越慢,认知水平的发展就越快。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和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以学生情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依据,努力沟通师生间、学生间的感情,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四、动态生成,构建课堂的丰富性

“新基础教育观”认为,一堂课的丰富性大多源于它本身的生成性,亦即在课的进行过程中生成一些即发的、非预期的教育性因素。如果我们能够对课堂中的生成性加以把持与整合,就可对学生产生最佳的教育影响。因此,我们要更好地把握课堂,更好地发挥教学机智。如在做葡萄糖溶液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实验时,一部分学生没有观察到红色沉淀,却观察到了黑色或绛紫色沉淀,学生感到很惊讶,这时教师应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分析产生黑色或绛紫色沉淀的原因是氢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产生了氧化铜,氧化铜是黑色的,混杂在红色的氧化亚铜中,氧化铜较多时呈现黑色,氧化铜较少时呈现绛紫色。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的精神。实践证明:生态的、高效的课堂,学生的生成信息会不断地涌现,其中不乏鲜活而有价值的学习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凭借高超的教学机智和高度的教学敏感,用一双慧眼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并进行价值判断,抓住其内核实施再生成利用,实现师生生命价值的不断提升。

五、互评互交,让智慧得到发展

智慧是由智力、知识、能力、意志、情感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它是在知识、经验习得的基础上,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和自然。能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智慧只存在于每个个体之中,不能直接给予和传授,只能不断开启、丰富和发展。评价是发展师生智慧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师评、生评、自评等多种开放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习的过程,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通过评价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喜悦,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评价的主体多元化,评价的形式多样化,其中生成性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它强调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学生参与并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唤醒学生创新的灵动和生成的灵感。

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受方方面面、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问题,其中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前提,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手段,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是关键,但在化学教学中仅关注这几方面是不够的,还有待于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

2、张春莉,从建构主义观点论课堂教学评价[J]教育研究2002(7):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