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汝汝(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职业技术中学校山西吕梁033300)
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敲。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新课导入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激越浑厚,槌槌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延续思维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的学习情境中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精彩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我每节课的导入都精心设计,其中以“引趣开讲”、“设疑开讲”、“温故开讲”三种导入法为多。
1.“引趣开讲”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可以增加3—4倍。有人也推出了这样一个描绘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
2.“设疑开讲”
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新课导入中设置一连串疑问或悬念就是借鉴说书人“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奥妙术。我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时曾这样设置导语:鸦片战争是林则徐禁烟引起的吗?林则徐为什么禁烟?英国又为什么向中国输入鸦片?……这都是我们今天要给大家一一阐释清楚的。这样的导入便紧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了学生的学科思维。同时,疑问和悬念的设置能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温故开讲”
“温故开讲”就是我们常说的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最常用的承上启下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新的教学。”可见,孔子“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法(教学法)已为古今中外学者所推崇。
新课独具匠心的导入,就能收到“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的效果。所以它既是学生能否“主动学”的前提,又是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首要条件。
二、精心设置课堂教学方法是有效性课堂的关键
“喜新”是人们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我们的学生最烦教师一种方法、一种音调上课。教师上课要力争让学生感受到时有变化,不能千篇一律,也即是要求教师上课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让教学手段和学生活动灵活交替使用,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当然,有新意就能兴奋起来,兴奋起来就会使学生学习过程本身出现美妙的境界,新的境界就有使学生产生无穷的学习乐趣。长期的教学中,我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了不同的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来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和不同的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创新。例如:现代教育技术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但一味过多过繁地使用,效果不一定为佳。
三、潜心设计课堂小结和课堂作业是有效课堂的精髓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曾有这样的艺术感慨:“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如今有的公开课或部分新教师的课想做到完美无暇,冗长的结课千头万绪,“枝繁叶茂又不见树干”。我个人认为,课堂小结应删繁就简,起到画龙点晴之效,才能尽显课堂的生气、灵气以及教师的才气,才能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才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巧用课堂讲解“四法”才是有效课堂的主旋律
1.类比讲解法
所谓类比法,其实也就是用一些学生看得见或者易于理解的例子进行类比,将比较难于理解的知识点简单化、通俗化,化无形为有形,化生僻为常见。
2.调查实践讲解法
历史课的知识讲授有着本学科自己的特点。作为一门社会性很强的学科,许多历史问题的理解和接受不单单是在短短的一节课上,而是要在社会中,在一个比较大的视域范围内。为此,老师们在讲述某一个历史问题的时候,可以借鉴一下社会实践调查法。社会实践调查法,其实也就是在讲述到某一历史事件,遇到某一个不容易理解的历史事物或者概念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做一下相关的社会实践调查。
3.情境再现讲解法
在讲述某一历史问题的时候,老师可以尽量借助一些影视媒体、自身经历等手段将问题贴近化,以使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
4.情感理解讲解法
历史教学不是干巴巴的读资料,也不是简单地制作一些精美的课件叫学生去看、去背诵。新课程的改革,其中一个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培养学生对某一历史事件或者历史现象的体悟和感触,服务于现实社会。朱熹《观书有感》曾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历史是鲜活的,历史是灵动的,历史教学就是要发掘晶莹剔透的活水,用千变万化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寓教于乐,乐中解惑,不亦乐乎?
当然,以上只是我对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粗浅认识,我深信:只要我们广大历史教师投入到教材中,把握教材内容,明确大纲要求,大胆探索,灵活教学,摒弃陈规陋习,追求不断创新,你的课堂一定会更加有效甚至高效,你的学生一定会放飞希望、得到快乐、收获成功!
参考文献
[1]任瑞芳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历史教学参考,陕师大出版社,2012,8。
[2]成名泉浅谈高中历史有效教学.河南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