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十年来绿茶研究现状文献计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1

我国三十年来绿茶研究现状文献计量分析

李智超

李智超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江苏南京210095

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识码:A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三十年来在期刊上发表的绿茶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着重研究绿茶的年代分布、学科分布、研究地域分布和期刊分布等方面,从而揭示了我国绿茶专业研究现状以及其发展的文献集中与分散的分布规律,给绿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茶;文献;研究现状;计量分析

引言: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的利用价值早在5千多年前的神农时代就被发现有关茶的专著最早见于唐朝陆羽的《茶经》[1]。而绿茶是所有茶类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茶类,茶产区分布于各产茶省、市、自治区。绿茶的营养成分众多:主要有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2]。绿茶的八大功能:绿茶抗衰老、绿茶抗菌、绿茶降血脂、绿茶瘦身减脂、绿茶防龋齿、清口臭、绿茶防癌、绿茶美白及防紫外线作用、绿茶可改善消化不良情况[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具有多种营养和功能的绿茶也就越来越受欢迎。

从1979年10月31日至2009年10月31日,对我国三十年来有关绿茶研究文献的类型、学科分布和期刊分布等方面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比较,以加深人们对我国绿茶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利用的了解,从而揭示我国绿茶研究的动态发展方向,为今后我国绿茶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提供客观正确的参考。

一、文献收集

绿茶有关的文献是于1979年10月31日至2009年10月31日的三十年中,以“篇名”检索相关文献,在清华同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搜集整理,并对其进行一系列的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价。经统计,共收集期刊上关于我国绿茶文献2418篇。这些文献反映了这三十年我国绿茶研究的主要成就和趋势。

二、文献分析

(一)绿茶文献的年限分析

1979年至今,共检索绿茶文献2430篇。从1980年只有17条条的相关文献发表,到如今的年平均文献量约为81篇。其中80年代共276篇,占总文献量的11.4%;90年代共731,占总文献量的30.1%;2000年以来我国绿茶科技得到迅速发展,至今已有1410篇,占总文献量的58.3%。由图1可知,1997年,绿茶的相关文献研究达到一个高潮,2000年后的绿茶更是得到了快速发展。究其原因,是近年来国家和地方不断加强农业建设,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也是绿茶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日益被国内外所认识并被广泛开发和利用的结果。

(二)我国绿茶文献发表的区域

对其中有作者机构记录的1832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我国对绿茶的研究地域非常广阔,涉及到众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绿茶研究分布主要集中在我国浙江安徽一带,安徽省发表的文献量最多,其次是浙江。浙江对绿茶的研究起步最早,其主要研究机构浙江大学先进的仪器设备为此提供了条件基础。还有中国农业科技学院茶叶研究所等机构等浙江的关于茶叶的研究机构对绿茶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湖南和湖北对其研究也比较早,这与我国绿茶资源分布有较强的地域性有一定的关系。

(三)载文期刊的构成分析

我国的茶学文献分布范围很广,常见的茶叶专业期刊远不能包含全部的茶学文献。尤其是学术性文献为了比较各期刊对报道茶学文献的贡献大小本文对具有可比性的。对30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2430篇茶学文献分布于685种期刊。有关绿茶文献的刊载期刊比较集中,对期刊中有关绿茶的文献达到20篇的文献进行统计,得到21种期刊。这21种期刊所刊载的茶学文献量就占了茶学文献总量的46.87%。

(四)作者构成分析

30年来发表的2430篇茶学文献中,对有作者记录的进行文献统计,共有作者3509名,平均每位作者发表文献数1.44篇。发表文献较多的作者有施兆鹏、方世辉、倪德江、刘仲华、尹军峰、陈玉琼等。共有33位第一作者发表学术性文献在10篇以上,即可以认为他们是茶学术性文献的核心作者。

三、总结与建议

通过对我绿茶经三十年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研究自2001年以来取得了较大的而成绩,特别是2000年后发展加快,尤其在基础与基础应用研究方面。通过对关键词的统计,茶多酚、品质、绿茶饮料等关键词在绿茶文献中出现很多,其中茶多酚是116篇文献的关键词。

根据综合分析初步得出,茶叶科学、中国茶叶、茶叶、一些农业大学学报、医学类刊物和食品类刊物等对茶学科的发展具有较大的贡献。同时也发现,有相当一些茶学刊物对茶学科的贡献是非常有限。大量的医学期刊虽然刊载茶学文献不多但其质量较高的较多,就这类期刊总体而言对。茶学科发展的影响不可低估,所以建议在寻找参考文献时不要忽视这类期刊。

参考文献:

[1]陈宗懋.中国茶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5.

[2]赵春颂.绿茶的营养保健功能[J].山东食品科技,2003(11).

[3]周鸿.绿茶与健康的研究应用[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