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护理管理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护理管理效果评价

伍绍芬

广阳区万庄华北油田采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河北廊坊065000

【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对儿童预防接种产生不良反应的护理管理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本服务中心接受预防接种儿童共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及常规组(70例)。观察组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实施规范护理管理,常规组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未实施规范护理管理,统计和比较两组儿童监护人的护理满意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疼痛程度。结果经不同预防接种护理管理,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4.29%)高于常规组护理满意率(75.71%),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出现4例不良反应,常规组中出现17例不良反应,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71%)比常规组(24.29%)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规范管理预防接种护理,可提升儿童监护人护理满意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建议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护理管理

1引言

预防接种是国家规定实现家化免疫的重要途径,是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有关疫苗,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使人体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控制、消灭传染源的目的。预防接种能够有效降低某些传染病的发生率。对儿童来说,由于机体还未发育完成,抵抗力较弱,非常容易生病,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可有效防止儿童患病,保护身体健康。但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儿童可能发生不良反应,损害身体健康。因此,本研究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本服务中心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共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进行护理管理的效果。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材料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本服务中心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共140例,并将其随机平分为两组:常规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其中常规组中男孩42例,女孩28例,年龄3-11岁,平均年龄(6.4±1.2)岁;接种乙肝疫苗者21例,麻疹疫苗20例,乙脑疫苗12例,百日咳11例,脊灰6例。观察组中男孩46例,女孩24例,年龄4-13岁,平均年龄(6.8±2.1)岁;接种乙肝疫苗者19例,麻疹疫苗18例,乙脑疫苗14例,百日咳10例,脊灰9例。两组儿童之间在年龄、性别、疫苗种类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方法

观察组:实行规范护理管理。首先,在接种前对儿童进行体检,检查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向监护人询问近段时间儿童的身体状况、是否存在过敏现象等;将预防接种的必要性和意义告知监护人,家属做好陪护;积极与儿童交流,缓解其紧张、恐惧、害怕情绪。其次,仔细核对儿童个人资料和接种资料,检查注射器和疫苗;接种时要考虑儿童的皮肤、体重等情况,合理选择接种部位和注射器;针头刺入儿童身体时要注意转移儿童注意力,尽量避免儿童哭闹,提高接种质量。最后,接种完成后对接种部位进行一段时间的按压,禁止反复揉搓,以免发生流血、感染等问题;告知监护人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包括:让儿童保证充分的休息,不要参与剧烈运动;接种部位避免接触水,注意清洁;如果儿童感到接种部位有瘙痒、疼痛的感觉,禁止抓挠和用水冲洗,防止感染。结束预防接种后要观察半小时确定没有问题后方可允许儿童离开。另外,还要注意疫苗质量和接种人员的素质技能水平。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接种前告知监护人接种疫苗的信息,询问儿童的禁忌;严格按照接种程序接种;接种后观察半小时方可离开。

2.3观察指标

监护人护理满意率:制定相关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监护人的护理满意度。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护理满意率为非常满意+满意与总人数的比率。

不良反应发生率:预防接种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一般反应:接种24小时内接种部位有局部红、肿、痛、热等炎症反应,有时附近淋巴结肿痛。异常反应:少数人在接种后出现并发症,如晕厥、过敏性休克、变态反应性脑脊髓膜炎、过敏性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2.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版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的c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两组儿童监护人护理满意率

通过统计发现,经过不同的预防接种护理管理,观察组中出现非常满意41例,满意25例,不满意4例,总的护理满意率为(94.29%),常规组中出现非常满意26例,满意27例,不满意17例,总的护理满意率(75.71%);观察组护理满意率远高于常规组(P<0.05)。

3.2两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中出现4例不良反应,常规组中出现17例不良反应,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远低于常规组(2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预防接种能够有效降低传染病的发生率,而且具有操作方便、经济、科学的优点。但由于疫苗本身制作的特点,接种后机体可能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对器官组织、功能等产生一些损害。因此,再接种时进行严格的规范化护理管理非常必要。疫苗接种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一般反应是正常免疫反应,不需作任何处理,1-2天内即可消失,倘若反应强烈也仅需对症治疗;如果接种人群中的强度反应超过5%,则该批疫苗不宜继续使用,应上报上级卫生机关检验处理。异常反应虽然发生率较低,但后果常较严重,因此发现时应及时抢救,注意收集材料,进行分析,并向上级卫生机构报告。

引起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有多种,如接种时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儿童自身体质因素、接种时间选择不当等,为了降低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监护人的满意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增加其疫苗知识和接种技能的掌握,训练对突发情况的判断和解决能力;在社区内加强预防接种的宣传和教育,使家庭广泛了解预防接种的重要性,接种疫苗的种类、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保证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

5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规范管理预防接种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监护人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建议在各地预防接种中心中推广。

参考文献:

[1]于凤艳.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护理管理效果评价[J].中国农村卫生,2017,(4):2-3.

[2]费静,俞一岚,张方雷.儿童预防接种系统护理效果评价[J].预防医学,2017,29(8):848-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