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兴宁市大坪镇中心小学514500
摘要:为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老师过于强调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唱、跳、游戏等形式,曲解了教学的艺术性和丰富性,使教学环节流于形式。不注意对教材内容的整合,忽视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展延伸,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滥用多媒体,缺少实实在在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细致、深入的训练。
关键词:英语教学激发兴趣慎用多媒体
从事英语教学多年来,结合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我发现目前我们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不少误区,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误区一:
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爱好和兴趣。因此,小学英语教学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于是,活跃的课堂气氛成了评一节好课的首要标准。
我们尽可看到许多成功的观摩课或公开课上,老师和学生配合得天衣无缝,玩、演、视、听、唱、跳、画一应俱全,形式花俏,甚是热闹。老师们为了追求完美的整体效果,使整堂课不出现一点瑕疵,以求得到听课者的好评,课前先要求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熟悉教材内容,甚至整节课的内容在班上已演练了几回,老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由谁来答,唱什么,跳什么,都作了一一规定,教学过程显得熟练、流畅,自然也得到大家的高度赞誉。
然而,在看似“成功”的课堂背后,我不禁感到疑惑:我们是否过分强调了课堂的形式?学生的综合能力究竟得到了怎样的发展?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课堂中经常采用游戏、唱、跳、演,时间一长,学生原有的兴趣便会逐渐消失,新鲜劲一过,他们便感到厌倦,课后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教学环节流于形式,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训练中受到了限制,缺乏灵活性。究其原因,是大家曲解了新课标强调的“教学的艺术系和丰富性”,认为唱唱跳跳便是“艺术”,形式多样便是“丰富”。
我认为,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能肤浅地认为在课堂中靠唱、跳、游戏来培养,这些只是作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语音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渊博的知识、端庄的形象、纯正的语音、过硬的教学技能,自然在学生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学生喜欢你,崇拜你,他才会喜欢你所授的学科。再说,在我们农村小学,由于语言环境的缺乏、大班级授课,直接法的教学方法是不符合实际的。我们应多采用认知法,不必过于强调情境的创设,主要通过理性思维,学习语言、词汇知识,掌握语言规则,指导听说读写,举一反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语言能力。
误区二:
新课标要求英语老师要注重教材内容的整合,对教材进行一定的扩展,用新的教学理念开发、扩展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然而,在公开课上,不少老师往往忽略了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展延伸,课堂上只局限于讲授和操练本课的句型和词汇,没有注重以旧带新,形成知识链。如此孤立的教学,又怎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呢?自然,学生的英语成绩也得不到提高。
在这么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就要求老师在讲授过程中对所授的每一个单词、句型扩展开来,这样学生就能在运用的过程中掌握大量的词汇、短语、句子和语法知识,而且对新旧知识不容易遗忘。
例1:在教单词“animal”时,我先复习动物类单词tiger、lion、monkey、panda、bear、elephant、cat、dog……再有机地融合“Ilikeanimals.Doyoulikeanimals?WhatanimalsDoyoulike?”……等句子。
例2:在教句型“I’mfromChina.”时,应同时操练与此相关句式。如:I’mChinese./IcomefromChina.(同义句)AreyoufromChina?(一般疑问句)I’mnotfromChina.(否定句)Whereareyoufrom?(写问句)
只有使教材“活”起来,为学生营造一个生活化的语言环境,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英语学习空间,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英语成绩的目的。
误区三:
滥用多媒体。课件的滥用,是常有的事。有时候一支粉笔、一张嘴就能让学生理解接受的教学内容为什么还要兴师动众呢!我觉得这是违背“有效”理念的!想想,有一些课咋看都很好玩,课堂上学生被老师的动画、图片……吸引,兴趣高涨,可是一下来,却没有实实在在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细致、深入的训练,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所以,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慎用。
“实践+反思”是教师的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学反思犹如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和缺点,使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况且反思是对自己教学的一种认识。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发现问题,想办法去解决,使得英语教学不断完善,为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