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外观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浅谈建筑外观设计

陈景耀

关键词:建筑;外观;设计

引言

建筑外观设计作为一门学科经过众多建筑外观设计师的努力正逐渐走向成熟,建筑外观设计思路虽不尽相同,但仍有规律可以遵循。建筑外观设计手法多种多样,创意层出不穷,但正是在这种互通有无,共同探讨,百花齐放的建筑设计环境中,才推动了中国建筑设计学的蓬勃发展。

一、完善建筑外观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1.1色彩的方面

色彩作为一种视觉的元素,对建筑物的大小和形状给人的视觉效果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在设计的过程中,色彩营造出来的气氛将给建筑使用者以及周围人群的心情和行为产生影响,从反方面来讲,如果设计中的色彩搭配出现问题,很有可能破坏与城市环境的协调性,给人的心理和生理带来消极的影响。建筑外观的色彩设计,必须控制好色彩污染的问题。目前,很多城市的建筑设计师为了片面追求一种“夺目”的视觉效果,使得建筑物的外观色彩让人感到眩晕和烦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类似于霓虹灯、广告牌和玻璃墙等五颜六色环境氛围的色彩骚动。笔者认为,建筑外观设计的色彩方面,必须予以完善和规范,以达到建筑物与城市环境协调统一的效果。

1.2肌理设计方面

建筑外观的肌理受到材料和视距的影响,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在建筑的立面设计中,装饰的环境是肌理设计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目前建筑外观肌理效果设计中,基于环境美感的角度,没有与环境的总体设计风格和功能需求相结合,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就是建筑外观设计与肌理不相统一,这样一来,将使得肌理的形式美感审美价值不具有独立性。譬如经常用于现代建筑和商业建筑的玻璃幕墙,给人强烈的现代感和时代感,但如果在仿古建筑中运用玻璃幕墙进行外观装饰,那将给人格格不入的感觉,也就是说,在不同的装饰环境中,肌理的设计要结合环境定位,否则将会带来相反的设计效果。

1.3质感设计方面

质感分为第一质感和第二质感,前者是以粗细、轻重、厚薄、刚柔和软硬给人视觉和触觉上的刺激,进行第一质感的设计,可以起到激活视觉的效果,使得建筑物从外观角度看,更具生命力,某博物馆建筑用石雕艺术品点缀,增加了古老的建筑风味。而后者则以距离产生视觉体验,譬如在距离建筑物外观较远的时候,由于无法对外观材料本身的质地进行分辨,而造成由点到面的视觉感受。德国斯图加特国立美术馆的砖石材料就有体现第一质感和第二质感,无论我们从什么视距,还是什么角度,都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建筑立面质感。笔者认为,质感设计是建筑外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立面装饰的重点所在。

二、建筑外观设计的建议措施

2.1设计中的色彩表现手法

建筑外观色彩设计的表现方式具有多样性,但无论哪种设计手法,最终都必须突出建筑与周围环境的整体感、建筑本身的美感和形式感等。设计的色彩表现手法有:(1)将各种风格的建筑色彩重新组合,研究各种色彩的艺术效果,摆脱堆砌的模式,将各种效果进行艺术层面上地搭配,譬如某中国传统建筑物的屋顶采用了黄色,而墙面用简单明了的白色进行组合,以黄色为主色调,用白色作为烘托陪衬。突出了色彩设计的主次要求,使得建筑物更具艺术的吸引力。(2)在原有的建筑色彩基础上,搭配上新的色彩,在两种色彩效果的艺术对比上,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譬如重庆的501建筑物改造,在原有颜色的基础上搭配上白色,并以黑色和黄色作为彩绘。(3)在建筑的外墙加上文字和图案,使得就建筑物“锦上添花”,这也是纯艺术与现代主义的结合手法,让建筑物给人焕然一新的视觉效果。

2.2设计中的肌理表现手法

建筑外观设计的肌理表现,要从材料的选择入手,根据材料的内在属性,以清晰、完美的形式表现出肌理的特征,材料性格在肌理设计中的内容传达,具体要根据不同的材料性质予以综合应用:(1)创新应用自然材料。自然材料是指那些对人体无害,在加工后仍能表现出自然形态,给予建筑外观自然、环保、返璞归真的表现力。肌理设计中,常用这些材料特有的纹理、质感和色彩,激发人们的自然心里感受,譬如木材、大理石等材料。(2)因地制宜利用材料,建筑外观设计讲究与城市环境协调统一的效果,而大多数情况下,建筑所在地的其他建筑,都采用了当地的材料,迎合当地的民族色彩、人文等环境特性。在对环境特性要求比较严格的地区,建筑的外观设计材料的采用可以因地制宜,以当地的自然状况和社会生活为基础,使得建筑在肌理设计方面更具当地社会色彩,譬如苏州风景区的木质房、贵州地区的石板房等,另一方面也便于取材,降低设计成本。(3)应用新型的材料,为肌理设计提供多元化的表现渠道,譬如镜面玻璃的投影和反射效果,被广泛高层建筑的立面饰面,镜面玻璃反影出的天空和周边景物,可以减少建筑物给人的体量感和压迫感,但也要防止光污染对视觉的干扰问题。笔者建议设计师在选用新型材料的时候,要在充分分析材料功能特点的基础上,根据立面装饰需求选择合适的新型材料。(4)应用综合性质的材料。不同材料在纹理、质地和色彩具有差异性,但如果将这些材料综合运用起来,通过对比协调,从而获得较为和谐统一的建筑外观装饰效果,譬如美国著名的桑塔?莫妮卡商场,将多种材料运用到透空框格、斜向开窗、随机顶棚和隐约玻璃墙面上,使得建筑的在阳光照射后,外部形象看起来变幻莫测。

2.3设计中的质感表现手法

建筑物外观质感表现手法,在于材料使用与装饰方法的把握上,不同的材料表现的质感不同,譬如玻璃幕墙具有光滑特性,砖石具有粗犷和力度感觉,再如水泥砂浆等材料表现出来的质感效果都各不相同,在建筑外观质感设计中,应该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质感与建筑物整体外观设计的协调统一,饰面的质感,往往是在材料本身装饰效果的基础上,结合建筑物的形态、体量和风格统一考虑,譬如体量较小的建筑物不适合大理石等粗质材料,而体量较大的建筑物使用粗矿的装饰材料就能更好衬托出建筑物的厚实度。

(2)建筑的外观不同部位所采用的质感设计也要有区别性,通过不同部位的质感对比和衬托,譬如某些部位质感粗矿、某些部位质感细腻、某些部位质感丰富、某些部位质量贫乏等,会使得建筑物的立面风格更具代表性。

(3)建筑外观质感表现的同时,也要考虑其质感表现的持久性,譬如采用了粗矿线条的质感设计,对外观的平整度和遮丑要求就比较低,但容易沾染灰尘,使得立面装饰容易受到污染,失去美化的质量效果。如果建筑物所在地是在灰尘污染程度较高的地区,笔者则建议采用质量细腻的材料。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外观设计是一门集美学、建筑学和地理学等于一体的综合学科,综合各种建筑设计的要素体现建筑的外观造型,需要对建筑外观的色彩、肌理和质感等细节进行协调,鉴于现在建筑物所在的地区环境的差异性,所以建筑外观设计要具有可变的弹性空间,建筑设计师本身要利用自身的艺术修养,利用设计方面的知识技能,以发散性的创造性思维改善外观设计效果,使得建筑外观设计朝着更合理、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立基.浅谈建筑设计,2013.09.

[2]张辉.当代建筑的建构表现,2014.07.

[3]薛冰.构成艺术在建筑外观设计中的应用,2013.05.

[4]杨春宇,陈永敢.建筑色彩设计的定量方法研究,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