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健康管理职业功能导向的转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2

浅议我国健康管理职业功能导向的转轨

彭竹漪

彭竹漪(湖南省长沙市疾控中心410005)

【摘要】为促进我国健康管理职业功能导向的转轨,本文简述了健康管理的概念、职业功能的特点和优势;从服务内容、机构设置和人才结构等方面列举了我国目前健康管理行业存在的“以疾病为导向”的职业偏向;从社会对健康管理职业功能的知晓度、需求度和信任度不高,健康管理理论研究滞后和健康管理企业经济效益差等方面分析了造成我国健康管理背离“以健康为导向”轨道的原因;从加强政府的主导,加快健康管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建设,加深健康管理理念宣传普及,探索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健康管理从“以疾病为导向”向“以健康为导向”转轨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健康管理;以疾病为导向;以健康为导向;职业功能;健康增值【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172-02

“健康管理”与“疾病诊治”同属卫生行业,却是两个不同的职业,是我国政府2005年10月25日公布的不同于疾病诊治的新职业。

1健康管理职业健康管理是根据不同的个体或群体的不同健康需求,在生命的不同时期或疾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健康投资”手段,达到使“健康增值”的目的。

健康管理的职业功能包括对个体或群体进行全面的①健康监测、②健康风险评估、③健康指导、④健康危险因素干预、⑤健康管理职业的指导、培训与研究等五项。其工作的特点是系统化、标准化、量化和个性化的全面、连续性管理;工作的亮点是能使健康增值而不仅仅是消除病痛。只有完成全面、连续的系统管理,才能达到使健康增值的目的。

健康管理若偏离了“以健康为导向”的职业功能,势必不利于健康管理自身发展和独立学科地位的形成。

2我国健康管理存在职业功能导向偏离健康的现况2.1健康管理相关机构的设置多“以疾病为导向”目前我国健康管理相关机构规模以小型机构为主〔1〕,大多数健康管理机构多寄生或附属于医疗机构。根据2008年的调查,健康管理相关机构名称使用频率位于前三位的是体检中心、健康咨询公司和健康管理公司,分别占相关机构的64.5%、14.0%和6.1%〔2〕,这些机构多“以疾病为导向”开展工作。

2.2健康管理行业的服务内容多“以疾病为导向”健康管理职业功能中的体检仅仅是健康管理的开始,而且体检前必须进行问卷调查,以使体检套餐更具个性化和针对性。而附属于医院的“健康管理中心”或“体检中心”提供的服务内容主要是查病,体检套餐相对固定,一旦查出病,指导患者到医院相应的临床科室治疗,体检中心的任务就完成了。而且大部分体检中心未开展起非常重要作用的问卷调查,即使开展了问卷调查也开展得不到位;至于健康风险评估、危险因素干预等主要内容开展得就更少。一些独立的健康管理公司开展的服务大多为“预约挂号”、“陪同就医”、慢性病疾病管理等内容,提供的服务也是围绕“疾病”在转。还有一些提供专项健康管理服务的机构,开展的项目未包括健康管理职业功能的全部内容;或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项目间相互脱节,缺乏系统的全方位管理,达不到健康管理职业功能使“健康增值”的目的。

2.3健康管理相关机构的人才结构多“以疾病为导向”目前,大多数健康管理相关机构缺乏健康管理师,体检中心多以临床医师和护士为主,有的健康管理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以营销队伍为主,还有的健康管理相关机构完全没有卫生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

即使有取得健康管理师证的人,也找不到相应的岗位,甚至还出现某些健康管理机构宁愿要临床医师而不要健康管理师的现象。健康管理相关机构的人才结构极不合理,职业功能难以开展。

2.4健康管理行业市场运营不规范目前我国健康管理经营模式有国营、集体联营和个体经营等类型;健康管理相关机构运营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体检主导型、中药调理型、资源整合型、自我服务型、技术服务型和私人医生型六类。除健康体检的收费标准按临床医院的标准外,其他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收费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家公司自定收费价格标准,高低差别大,市场收费混乱。中国健康管理相关机构现况调查报告结果显示,约半数的机构单次人均服务收费在100-300元之间,只有不到1%(3/468)的机构单次人均收费超过万元。服务对象最普遍的付费方___________式是自付,也有部分费用是单位报销的〔1〕。

3我国健康管理业“以疾病为导向”局面形成的原因分析3.1社会对健康管理职业功能的知晓度不及医疗诊治知晓度高健康管理业在我国实践历史短,新理念的普及需要时间和时机。

加上部分健康管理从业人员甚至部分上级业务领导思想中“以疾病为导向”理念占主导地位,他们不知道、不理解或者忽略了健康管理的职业功能。例如,有的认为健康管理就是提前“体检查病”;有的认为健康管理就是通过健康教育开展“疾病预防”;有的认为健康管理就是配合临床治疗的“疾病管理”;有的认为健康管理就是为患者搭建便捷的就医服务,还有的认为健康管理就是在推销保健品时宣传保健品的治病效果;3.2市场对健康管理需求度不及医疗诊治需求度高大多数人仅仅满足于没有疾病,只有医疗诊治需求,对生命质量的好坏和寿命的长短很少引起重视;总体上出现的是市场客户贫乏,消费群体过小。

3.3群众对健康管理效果信任度不及医疗诊治效果信任度高健康管理效果不像疾病治疗那样立竿见影;健康管理的功效,主要是体现在健康风险的有效控制和程度降低上,所以老百姓普遍不能明确认识到健康管理的效果。加上我国健康管理的实践技术和手段还不先进,真正掌握健康管理理论和操作的指导专家贫乏,引领健康管理产业的龙头企业还没有出现。

3.4健康管理理论研究滞后我国健康管理实践先于理论研究,十余年的实践活动基本是在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下运行的。2009年,才形成健康管理概念与学科体系的中国专家初步共识[3];2010年6月我国健康管理专业的高等学历教育才开始由海南医学院公共事__________业管理专业获得海南省教育厅批准,该校于2011年6月正式开始招收健康管理专业的大学生[4]。这些状况说明我国健康管理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一支有实力的理论研究队伍。

3.5健康管理企业为了尽快获得现金流,不得不牺牲某些核心功能项目因为健康理念先进,在西方发达国家已被证明是一个朝阳行业;中国健康管理的公司老板都看好健康服务巨大的市场,都相信这个市场会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尽管目前健康管理利润非常微薄,很多公司仍在困境中坚守和等待。为了尽快获得现金流,很多健康管理公司只好牺牲健康管理职业功能的某些项目来追求眼下的经济利润。

4努力开发我国健康管理业核心职业功能的思考我国健康管理实践中暴露出不少问题,也积累了不少经验,经历了“生长痛”的成熟健康管理产业即将诞生,为了促进这一新生儿进入正确轨道,特提出几点开发健康管理业核心职业功能的思考和建议。

4.1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自2005年国家颁布健康管理师新职业以来,我国还没有与健康管理行业配套的国家规定和政策。健康管理机构的注册、开办审批和法人审批等都应制定准入标准,并定期检查和考核。应制定健康管理主管部门的职责和管理制度、健康管理师的统一管理和考核制度,国家还应制定健康管理行业相关职业功能服务项目的具体收费标准。

健康管理行业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下才具有权威性。

4.2加强健康管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建设健康管理需要从以规模效应为主导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过渡到以学科建设为主导的内涵式发展模式,才能引领健康管理机构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5]。2009年我国健康管理专家对我国健康管理已达成了共识,即“健康管理是以现代健康观念和新的医学模式以及中医治未病为指导,通过采用现代医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3】,按照这个范畴组建理论研究机构,尽快地出版专著和研究成果,才能引领并指导我国健康管理下一步内涵式发展模式的实践。

建议加大学历教育,开办不同层次的健康管理专业培训;加快健康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由具备健康管理职业功能的相应行业专家组成。

4.3加强健康管理理念的宣传普及重点宣传健康管理的目的,职业功能、特点和功效,尤其是“以健康为导向”的宣传。

4.4探索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

4.4.1以现有健康管理相关机构为平台,逐步将“以疾病为导向”的模式向“以健康为导向”的模式转轨,引导医学体检中心向健康体检中心转型;健康体检中心向健康管理中心转型。有序地开展健康管理所有的职业功能。按健康管理的职业功能和工作程序,整合不同健康管理相关机构特色资源,打造优势互补的连锁机构,形成具有可信度和权威性的健康管理权威品牌。

4.4.2探索研发具有中医养生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与现代健康管理理念相似,借助中医养生几千年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公信度,将中医养生的实用技术融入“健康干预”环节,克服中医养生缺乏系统管理手段的弊端,形成具有中医养生特色的健康管理机构。

4.4.3引导健康管理公司与人寿保险行业联姻让健康管理公司作为人寿保险公司第三方服务机构,为参保人员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使健康保险参保人、健康管理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三方都获益。

4.4.4引导健康管理与企业的生产力管理结合与社区卫生服务结合,与各机关、企业、学校、单位的保健机构、健康俱乐部等机构结合,将工作重点放到使健康增值的轨道上来,使健康管理职业功能落到实处。

如果说前十年我国进行的是打开健康管理行业大门的运营实践,那么未来的十年应该是我国健康管理特有职业功能开发的实践,中国健康管理行业需要政府、学术界、媒体的共同参与,需要健康管理创业者的积极探索和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运营模式一定能彰显出健康管理职业功能的威力,成为真正的朝阳行业。

参考文献[1]黄建始,中国健康管理的实践现状[R],2009.4.11[2]黄建始,王煜,张娴等,中国健康管理相关机构现况调查报告(2007~2008)[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20-38[3]白书忠,武留信,求同与共创新发展[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9,?3(3)[4]刘静,曾渝,健康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1,?7(3)[5]白书忠,韩静,应加强健康管理学科建设[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