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张根平1杨剑文2

1湖南省浏阳市人民医院410300;2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410007

【摘要】目的: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和湖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接受全脑血管造影,实验组接受颈动脉支架置入,统计并对比两组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位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手术后实验组Fg、D-二聚体水平和常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1天D-二聚体及Fg水平最高,术后3天有所降低,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后逐渐降低,术后7天恢复正常。结论:机体凝血纤溶程度可通过Fg和D-二聚体指标有效反应出来,其敏感性较高,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缺血性脑血管病;凝血功能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ofcarotidstentimplantationoncoagulationfunctioninpatientswithischemiccerebrovasculardisease.Methods:ourhospitalandhunanprovincepeople'shospitalbetweenJanuary2016andMay2018,100casesinpatientswithischemiccerebrovasculardiseasetreatedinaccordancewiththetreatmentcanbepidedintotheexperimentalgroupandroutinegroup,conventionalgroupreceivedtotalcerebralangiogram,theexperimentalgroupreceivedcarotidarterystenting,statisticsandcomparisonoftwogroupsofplateletcount(PLT),D-dimer,fibrinogen(Fg),thrombintime(TT),prothrombintime(PT),activatedclottingtime(APTT)liveenzymes.Results:there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sinFgandd-dimerlevelsbetweentheexperimentalgroupandtheconventionalgroupaftersurgery(P<0.05).Intheexperimentalgroup,thed-dimerandFglevelswerehighest1dayaftersurgery,anddecreased3daysaftersurgery,butthedifferencewasnot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Itgraduallydecreasedandreturnedtonormal7daysaftersurgery.Conclusion:thedegreeofcoagulationfibrinolysisinthebodycanbeeffectivelyreflectedbyFgandd-dimerindexes,whichhavehighsensitivityandareofgreatsignificanceinthediagnosisofischemiccerebrovasculardiseases.

[Keywords]carotidstenting,ischemiccerebrovasculardisease;Bloodcoagulationfunction

当前临床中主要采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但术后患者较易出现血管再狭窄和急性血管闭塞等并发症,进而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的应用造成较大限制。相关研究显示造成血管再狭窄和急性血管闭塞的主要诱因包括血管弹性回缩、细胞增生、急性期支架内附壁血栓形成[1]。本研究将对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各时期患者凝血指标变化进行分析,以对反映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敏感指标进行探讨,为临床有效开展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和湖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包括女22例、男28例;年龄范围45~78岁,平均(60.5±5.7)岁;其中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3例,合并糖尿病患者22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34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14例;其中吸烟者30例,饮酒28例。常规组包括女21例、男29例;年龄范围47~78岁,平均(60.9±5.7)岁;其中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1例,合并糖尿病患者23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35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14例;其中吸烟者32例,饮酒26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实验组患者术前早上口服75毫克硫酸氢氯吡格雷,每天1次;晚口服100毫克阿司匹林,每天1次,两种药物连续服用5天。术前半小时进行0.1克苯巴比妥肌肉注射,手术开始后静脉注射4000U肝素,以后每1小时追加2000U肝素。将支架送至病变处,调整好位置后释放。术后进行克赛注射液皮下注射,剂量为0.4毫升,每天2次,连续应用5天。每日早服用75毫克波立维,每天1次;每晚服用100毫克阿司匹林,每天1次,连续服用半年。

1.3采集检测血液

于术前、术后1天、3天、5天、7天清晨空腹状态下,为两组患者抽取3毫升静脉血,并将在BD管内注入0.109mol/L柠檬酸钠,离心后收集血浆。应用PT演算法于全自动凝血仪上检测,在波长880nm下进行纤维蛋白原(Fg)测定;应用比浊法进行血小板计数(plt)测定;在全自动凝血仪中,波长405nm下应用乳胶微粒增强免疫比浊法进行D-二聚体测定,在波长880nm下应用凝固法进行凝血酶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位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24小时凝血指标检测结果对比

术前两组6项凝血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实验组Fg、D-二聚体水平和常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PT、TT、APTT、plt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24小时凝血指标对比()

3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后,需对术后凝血和纤溶改变情况进行严密观察,特别是要了解肢体肌力变化情况、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穿刺侧皮肤颜色,预防出现血栓[2]。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反应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介质就是凝血系统中的血小板,局部微栓子脱落和支架置入对血管壁产生创伤会造成远端缺血,最终激活血小板[3]。动脉内膜创伤后,内皮下胶原以及血小板黏附蛋白暴露,并因此形成血小板血栓,以封堵损伤部位,血管堵塞会因此类血栓而加剧。释放和聚集激活的血小板,能够产生促炎和促栓作用[4]。本研究中,针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在围术期应用足量阿司匹林、玻利维、肝素等,所以置入支架后血小板活化并为加速。Fg有肝细胞合成并分泌,其含量上升和炎症、血栓存在密切关系。同时血管内膜在出现应激时,会提升白介素-2含量,进一步提升Fg水平,并将体内凝血和纤溶系统平衡打破,血液黏稠度和血小板聚集性提升,血栓形成加快[5]。

本研究中,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D-二聚体和Fg指标均异常,并于术后1天达到最大值,这说明D-二聚体和Fg上升非常快,其敏感性很高,能够将体内纤溶状况及时反应出来。临床中常用于评价凝血因子的指标包括PT、TT、APTT。本研究显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以上三个指标变化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只有凝血因子充足消耗,上述三个指标才能够出现异常,因此介入治疗患者凝血功能变化无法通过PT、APTT、TT反应出来。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凝血纤溶系统改变,若凝血活性上升而抗凝活性下降,并因此造成纤溶亢进,那么凝血纤溶系统平衡将无法保持,进而出现血管狭窄或血栓形成。在体现机体凝血纤溶状况方面常规凝血检查指标无法发挥作用,而D-二聚体和Fg等指标能够有效弥补,敏感性较高,可反映机体凝血纤溶程度,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揭永秀.缺血性脑血管病支架置入术后高凝状态的治疗及护理[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6,(6):190-191.

[2]刘磊,宋川,藏巧莉等.缺血性脑血管病支架置入术后高凝状态的处理对策[J].重庆医学,2018,37(18):2040-2040,2043.

[3]程美芸.颈动脉支架置入治疗脑血管疾病20例[J].临床医药实践,2016,11(11):829-830.

[4]吴永斌.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血管内介入及单纯药物治疗的效果对比[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9):354-356.

[5]齐志华,吴冬云.颈动脉支架置入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效果[J].西部医学,2012,24(1):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