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思维的火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点亮思维的火花

马育青

梅州市五华县河东镇第三小学马育青

[摘要]语文是一门极其生动有趣的课程,那里有丰富的宝藏,等待着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者去探寻。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引导得法,就能让学生畅快地游弋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有利于个体成长的各种道德与能力的营养。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点亮思维的火花。

[关键词]兴趣;思维;正确引导;点亮;创设情境。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点亮思维的火花。

过去语文教学中的通病,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一言堂”、“填鸭式”、“满堂灌”等等,严重制约着学生个性的发挥,践踏学生的创造思维。如何让语文课成为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悟、激发灵性的地方,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思量的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桂林美景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情境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将免费带领大家去旅游,然后出示桂林的图片,把它们投影在屏幕上,学生们眼前一亮,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可以这么说,在所有学科中,最难教好的就是语文。因为语文所涉及的知识实在太多太多了。作为语文老师,要想把这一门科教好,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是不行的。你要随时应对来自学生的提问,还要能言善辩,左右开弓。

在教学《海水为什么是蓝的》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说说你们认为海水为什么是蓝的?很多学生都认为答案与书中拉曼随口说的一样,就是反射了天空的颜色。但实际情况是这样吗?我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索质疑的激情,去课文中寻找相关的答案。学过课文后,学生才明白,事情真不是这么简单,科学家通过不断地实验才得出海水呈显蓝色的原因——光散射效应。正如课文最后强调的一样:永远不要放弃你对“已知”的好奇心,也许新的发现就在“已知”的“未知”之中。

在教学《鲁滨孙造船》一课中,我向学生抛出这样一个问题:鲁滨孙在孤岛上还有什么办法求生?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说出自己的办法。有学生说:“在海滩上写出巨大的SOS来求救。”有的说:“燃起篝火,产生火烟,向过往的船只求救。”还有的说:“用岛上的竹子和藤条编织竹筏,乘竹筏离开。”不论是否可行,学生用心思考就非常难得。这样美好的思维火花,谁会忍心浇灭它?

在学习《文天祥》一课时,出现了“洋洋得意”一词。有位细心的女同学马上联想起书中63面曾出现的“得意扬扬”一词。她向我提问:“洋洋得意”和“得意扬扬”哪个词才是正确的?我被学生突如其来的提问镇住了。因为在我的记忆中,从来没有对这两个词进行过研究,我真的不知道这两个词谁对谁错。我不敢贸然回答,决定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布置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查找答案。第二天上课,我让学生汇报查找的结果,他们通过上网和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发现原来两个词都是正确的。我大力表扬这位女生善于思考,敢于提问,并鼓励她今后更加努力地思考问题,细心呵护这朵绽开的思维火花。

在《出色的老师》一课中,作者因为丢失手表,在校园内违反校规张贴了寻物启事。黑人学生将捡到的手表还给了作者,但同时向校方举报作者张贴启事的情况,作者因而被罚款40美元。整个事情黑人学生用迂回的方式使作者深受教育。我顺势教育学生,假如有一天,你碰到同样的情况,你会采用什么方法来寻找丢失的东西?学生能结合实际说。有的说会报警,让警察帮忙找;有的说可以通过学校的广播寻找等等。但也有一位学生说:“老师,我认为我还会采用张贴启事的办法来寻找东西。”我听后,心中很是不悦。因为,这完全不合常规。我再问他:“你为什么会这么说?”他说:“钱被罚了,可以赚回来,但心爱的东西要是丢了,找不到了,就太可惜了。”听他这么说,我将他的意见交由全班同学表决,请认为支持他的看法的同学举手。结果更让我心中不悦,竟然有8人支持他的看法。当时,无论我心中多么不快,我还是要保持清醒,决不能在学生积极思考的头上泼冷水。我郑重其事地告诉他们:“孩子们,在这件事上,如果你们支持刚才发言的同学,那你们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就要真正打个问号了。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是必须人人遵守的。我们绝对不能以违反法律法规或校规校纪来换取自己的方便和利益。人生路上,方向要对。方向不对,将要吃亏。但我依然欣赏这位敢于表达内心想法的同学。”在师生你来我往的唇枪舌战中,我始终坚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重,绝不做吹灭学生思维之火的人。在课堂上,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让静态的教材变为学生鲜活的生活实际来谈看法,来说理由,达到文以载道,教会学生明辨是非,点亮他们思维的火花。

说到这,我记起四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是《树叶都是绿色的吗》,文中写到林巧稚回忆她小时候的老师是如何让她懂得人生哲理的: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会那么简单,你要认识它,就要亲自到实际中去调查了解,不能人云亦云。在教学中,我们会经常发现,我们的孩子缺少的不是聪明才智,缺少的教师的正确引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许多孩子就养成了懒动脑筋,人云亦云的坏习惯。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根本就不去想个所以然。因此,我们教师的一个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思维“活”起来。一石击起千层浪,我们教者就应当是那“一石”,击起所有学生的“千层浪”。

语文是一门极其生动有趣的课程,那里有丰富的宝藏,等待着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者去探寻。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引导得法,就能让学生畅快地游弋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有利于个体成长的各种道德与能力的营养。这些营养,将使学生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