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63例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1

非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63例治疗体会

冯秀菊

冯秀菊(河南省宜阳县韩城镇卫生院河南471642)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5)10-0225-01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农村地区中毒的常见病因。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以口服的多见。非口服的有机磷农药中毒,相对较少。非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者,以皮肤吸收中毒常见,呼吸道吸收中毒的相对少见。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隐匿,病史不定,初期的临床表现各种各样,大部分未表现出有机磷中毒的症状,追问病史病人往往忘记有机磷接触史,因此为诊断与治疗造成一定的困难,个别错过治疗时机甚至丧失生命。我院近20年共收治非口服农药中毒63例,总结体会如下。

病例资料:收治63例病人,分类如下:1年龄:60岁以上5例,59~50岁5例,49~40岁21例,39~30岁20例,29~20岁8例,19~10岁无,9岁以下4例。

2毒物:其中1605中毒5例,敌敌畏中毒19例,甲胺磷中毒3例,乐果中毒6例,氧化乐果中毒13例。敌百虫17例3中毒途径:皮肤吸收中毒57例,呼吸道吸收6例。

4入院时诊断:上感5例,胃肠炎21例,呼吸道疾病9例,脑血管病15例,心脏病10例,昏迷3例。

5治疗结果:治愈58例,死亡5例.体会:非口服有机磷中毒,由于中毒途径特殊,,则难以及时明确诊断。非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起病隐匿,发病初期的症状不典型,患者发病表现出不同的症状,接诊医生初期容易误诊,以致错误治疗。

临床见到的非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入院时有表现为头晕头痛而被诊断为“上感”,有腹痛腹泻而被诊断为胃肠道疾病,有胸闷胸痛呼吸困难而被诊断为肺炎或者心脏病,惊厥昏迷者往往被认为是脑血管病。由于诊断的错误,导致治疗的偏差,治疗不见效果,甚至加重,以致死亡。其次,对非经口有机磷中毒的患者,病史收集困难,病人及家属难以正确回忆病史及药物接触史。医生应仔细追问病史,以确定患者在近期是否有过有机磷接触史,必要时并辅以相关的检查,如测胆碱酯酶,明确诊断,正确治疗。但是有患者一直否认农药接触史,应早期查血胆碱酯酶。例如曾有1个病人,查胆碱酯酶活力确定是有机磷农药中毒,并且给予对症治疗患者已经好转,患者才想起自己前一天穿的衣服是一月前自己在田间打农药时穿过。

另有1经呼吸道中毒患者,追问病史,是在田间劳动时,别人在喷洒农药,以致中毒。第三,非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人员,青壮年多是由于使用有机磷农药过程中,缺乏保护意识,在不适当的时候使用有机磷农药,如在夏天,温度过高时在田间喷洒农药;而对于年龄较大或者年龄偏小的人员,是由于家人或者自己对农药缺乏认识,致使中毒,例如有人将农药喷洒到床单,或者衣服上药虱以致中毒。呼吸道中毒的患者,文献报道,制作农药的人员中毒的较多,农村地区使用农药过程中引起呼吸道中毒者较少,追问我院收治的几例呼吸道中毒患者病史,以前曾有过口服有机磷农药史。

由于非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药物吸收途径特殊,初期发病不典型,因此需要早期做出正确的诊断:1)是否有有机磷农药接触史,2)临床的症状是否有毒蕈碱样表现或者烟碱样表现,3)相关的检查是否支持。如果怀疑患者是有机磷农药中毒,必须详尽询问近期是否与有机磷农药有接触史;包括与患者的有关的食,宿,衣着,接触物等均须全面了解;细致检查有无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特异体征,如瞳孔缩小,肌束震颤,分泌物增加如多汗,流涎,流泪,肺部罗音,皮肤出现红斑或水疱等。对怀疑非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而患者及家属否认农药接触史者,可以给予急诊查胆碱酯酶活力以确诊,或者给予阿托品实验性治疗。对确诊的病人,积极按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方案治疗。

针对死亡的5例病人的诊治体会:1人65岁,1人68岁平时身体较差,患有脑血管后遗症,自己向床褥喷洒敌敌畏稀释液,家人发现患者活动无力,肢体活动不协调,认为是老病复发,在家中输液治疗5天,症状加重入院,入院时表现出有机磷农药中毒症状,查胆碱酯酶活力确诊。1人45岁,身体强壮,发病后以头痛为主,自行服感冒药治疗7天。突然昏迷入院,入院时表现出有机磷中毒症状,经抢救无效死亡,追问病史,患者穿的衣服是前几日在田间喷洒农药时穿的衣服。2个小儿均在3岁以下,父母用敌百虫药液喷洒床褥,小儿与大人同住,大人无事,小儿恶心呕吐,按胃肠炎治疗2天,出现抽搐,流涎双肺可闻及湿罗音,入院后怀疑有机磷中毒,追问病史及急诊查胆碱酯酶活力后确诊。由于非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发病隐匿,患者及家属未意识到农药的危害,缺乏保护意识,老年人与小儿体弱,身体抵抗能力差,壮年人身体强壮,抵抗力强,忽视了有机磷接触史,导致了严重后果。

由于非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病情况特殊,发病症状不典型,发病表现形式各种各样,发病时间长,患者自己忘记有农药接触史,因此为本病的诊断治疗造成一定的困难。

参考文献:[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872-888.[2]沈洪,刘中民.急诊与灾难医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48-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