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和给排水规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和给排水规划

洪潇涵

(浙江科技学院杭州310023)

1我国社会水资源现状与传统城市给排水规划观念的反思

水资源在自然循环的过程,人类利用地上或地下径流来满足自身的生活与生产需要,这种循环称为社会水循环。社会水循环在大体上可分为给水、排水两个系统。给水和排水犹如生理学意义上的动脉与静脉,缺一不可。若从江河中过度取水,则河流原有的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若用过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更是对自然的一种严重危害

迄今为止,我国的社会水循环在大体上仍是一种比较粗放式的排放方式,尤其在三线城市或一些农村尤为明显。即从水源地取水,用户经过一次使用以后,大部分的废水不经处理或稍作处理直接排放至水体中,在这一社会水循环中,水仅仅得到了一次有效利用,并没有形成我们所希望看到循环制利用。并且一些用在农业的农灌水和农田径流会挟带未能分解的化肥和农药重新会水域中,在一些城市的边缘地带,也存在一些城市居民直接将污水排放至就近河流。这些都构成了自然水循环和社会水循环的一组矛盾。因此,传统的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已经不能满足社会日益的发展需求,必须从城市径流水资源循环再利用这一新的高来重新思考给排水规划这一大发展问题。

2城市水资源持续循环利用的原则

循环经济的定义在国内外尚未有统一的认识,但对于循环经济普遍认同的原则,就是减少量化原则,增加再利用原则,和再度循环原则,是实现循环战略经济思想的三大类基本原则

减少量化原则的核心在于减少资源的投入量,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加强节约用水习惯,最大可能的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减少在生产过程中的能源物质流动,从根本上降低水资源的使用。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再利用各种原则适用于产品加工的各个环节上,工厂的各个生产环节中,以节约水资源为导向,减少各个工地对洁净水资源的需求。实现水资源的多次利用,提高水资源的使用率;再度循环原则是以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为目标,对排放的各种污水进水资源一体化,从而达到污水的循环一体利用,以避免污水向自然环境过度的排放,促进水资源在整个城市的体系中闭循环流动,实现“水资源-水资源开发利用回收-水资源”的循环水资源利用模式

城市水资源在逐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遵循着这三个原则,根据不同的用水单位的用水需求以及对水质的需求,将回收到的水再进行处理利用,从而提高用水效率,大大缓解了水资源短缺对城市发展的制约作用。并且通过这三个基本内涵,在城市水资源的取水,用水环节,继续进行减量化原则,可以使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水量达到最小值,避免消耗大量的无效水资源,以解决水资源供给不足的从而导致的各种问题。在用水环节,应当根据水质的现状况,最大可能的实施水资源的阶梯式利用,降低纯净水资源的最大化使用量,根据再利用原则,来实现淡水资源分层次,多用途以及循环反复使用的目次。降低在生产及日常人们生活中对新鲜用水的依赖性;在排水的大环节,应当结合取水环节综合分析,构建水循环的末端排水体制与前端取水的连通路径,根据再度循环原则,达到污水资源化的目标,减少排放到自然水体中的废水量,促进水资源的良性循环。

3城市水资源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

(一)工业内部用水循环。通过采用循环经济技术,将工业废水经过深度处置后再利用或循环往复利用。从而实现企业内部污水的零度排放。在工业用水中,大部分为冷却用水,对水质的影响并不大,可以用来重复利用,因而具有较大的节水潜力。据计算,循环冷却水系统与直流冷却水系统相比,可节约大约85%以上的水,冷却水循环利用一次可谓长期获益。目前在大部分的发达国家,机械化工等行业的用水可高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二)生活用水循环(中水回用)通过建立城市的中水回用系统,可以将生活用水进行处理,用来冲洗例如体育馆、草地和洒水车所用水,以及恢复城中弄渠道,基建施工等用途,还可以用水居民住户的卫生间用水,这样一来可以大大节约城市用水。在国际间通识的经验表明,城市的中水回用完全可以取代长距离,跨区域调水,使水循环运行的成本大大减少。

(三)雨水收集回用将雨水通过雨污分流等技术处理后分别收集,然后将雨水储存在蓄水池中,用在景观浇灌、洗家用车和清洁道路等等。雨水收集居然多重功能效益。一是可以作为替代的水源,二是可以通过渗透的作用来补给地下水,三是减缓雨水的径流,可以达到抑制和减少城市的内涝作用。发达国家采取雨水收集的手段已经相当的普及,例如日本的名古屋圆形体育馆,每年可积蓄雨水大约3万多立方米。德国的柏林在水井边建立了大型的雨水收集厂,将收集的雨水倒灌到地底下面。雨水收集的弊端可以给城市带来的雨水量达到最小值,保障程度较低,用途收到局限。

(四)海水淡化作用。通过脱盐等技术将海水中大量的多余盐分和多余的矿物质去处从而能够得到淡水,淡化后的海水不仅水质较好。而且随之规模的扩大,价格也可以达到日趋合理。甚至可以达到沿海居民的日常饮用水程度,这是能够增加城市水资源供给总量的可行办法,也是一个缓解沿海地区的淡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

4结论

总之,在我国传统的城市给排水规划理念当中,受到“改造自然”、“人定胜天”等传统片面思想的影响,并没有把人类当作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来考虑问题,片面是的强调了满足人类发展的愿望,导致了甚至破坏了流域和区域之间的生态系统均匀协调。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水资源循环往复利用不仅仅是对于给水、排水工程的综合,更是一个保证城市健康,能够持续的发展的战略性举措。转变后的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是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和合理的利用城市水资源,能够科学地保护城市水环境,发挥最大化的经济的效益。通过对传统城市给排水规划理念逐渐转变的科学探讨,用以指导和保证水资源在城市发展中的有效合理并利用,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文献

[1].刘海书.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TV213.4黑龙江科学技术,2017年9期

[2].王熹,王湛,杨文涛,席雪洁,史龙月,董文月,张倩,周跃男.中国水资源现状及其未来发展方向展望[J].环境工程,2014,32(07):1-5.

[3].刘普中国水资源市场化制度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2):124.

[4].马志飞黄萍.中国水资源利用的时空分布格局探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7(6):280.

[5].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第三版)(李广贺张旭张思聪崔建国董辅祥)

作者简介:姓名:洪潇涵,1996.8男:汉,浙江杭州:本科